北師大版第七冊數學教案第二單元:旋轉與角
一教學內容旋轉與角教材底22、23頁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過教學,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角之間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三重點難點
1.正確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發現五種角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知道五種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四教具準備實物投影,活動角,一副三角尺。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在生活中有個一個我們常用的圖形,那就是“角”。你還記得什么是角嗎?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舉列說說身邊的角。
小結:由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轉一轉
教師:請同學門拿出活動角,固定其中一條邊,旋轉另一條邊,觀察旋轉過程中形成各種角,并與其他同學交流。
同桌之間互相研究。
教師可以參與其中幾組中進行指導幫助。
研究結束后,可以讓學生說出研究的成果及問題。
教師也可以進行提問:請用活動角擺出一個銳角。(學生動手)
追問:你怎樣嚴整這是銳角呢?學生可以用三角尺驗證)
銳角和直角有什么關系?(銳角小于直角)
請學生再擺一個直角,接著用三角尺驗證。
啟發:你能再擺出一個比直角大的角嗎?
學生會出現幾種情況
圖一①圖二②圖三③
教師說:擺成的第一種角我們學過,叫什么角?(鈍角)
質疑:第二種擺法和第三種擺法擺成的角都比直角大嗎?
他們又叫什么角呢?
經過動手驗證,學生比較容易看出②比直角大,但③不容易理解。這時,教師可以請這樣擺的同學邊擺邊說明。
最后得出結論:②叫做平角, ③叫做周角,他們都比直角大。
如果有學生擺出了這樣的角:
圖50頁
教師也給予肯定,它的名字叫優角,但不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角。
揭示課題:通過旋轉活動角,可以得到好多種角,其中平角和周角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重點。
2.說一說生活的平角和周角。
教師:在生活中有沒有和周角存在呢?誰舉例說一說。
學生思考后,自由發言。
例如:打開的扇面等。(實物:扇子)
教師出事教材第23頁上面的兩幅圖,然后提問:這兩幅圖同學們熟悉嗎?對,它們是娛樂的器材。你們知道這兩種器材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嗎?
應該是旋轉的運動方式,他們分別是圍繞哪一點旋轉的?
(是圍繞中中心點進行旋轉的)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教材第23頁第一題。
學生說完教材中的由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以后,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想一想,還有哪些時候,時針和分針組成的是直角?銳角?鈍角?
時針和分針可能會組成周角嗎?
學生先要安排好占位置,然后在畫。比一比,看誰畫得正確、美觀。
(四)思維訓練
1.三時整的時候,分針和時針組成了一個直角,那么3時零1分時,時針和分針組成成了一個直角,那么3時零1分時,時針和分針組成了什么角?
2.拼一拼。
請學生用三角尺(一副)拼出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五)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認識了哪兩種角?(平角和直角)
誰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平角和周角?
小結:平角(轉半圈)像一條直線,周角(轉一圈)像一條射線。
板書設計
旋轉與角(平角和周角的認識)
平角:轉半圈,像一條直線;
周角:轉一圈,像一條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