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二單元教學設計及反思
第一課時 線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16---17 線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并知道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2.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與直線。
3.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教學重點: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教學難點;對直線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方法:通過觀察、討論、合作交流獲取知識。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彩筆、線條、圖釘、小電筒、直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大家來看這是什么?(拿起學生的書,指向書的邊),再看看這個,(再拿起學生的本、格尺,指向桌邊等)。這些都叫什么呀?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線的認識”(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線嗎?(黑板邊、鉛筆盒的邊、門、窗的邊……)很好,看來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線中,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數學中也一樣,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直的線。
二、讓學生感知直線、線段和射線。
1、讓我們看看書上的圖,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三個圖。
2、你能像書上那樣畫出來嗎?學生嘗試著畫。
3、觀察這三個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它們分別叫什么名?
4、這三種線都可以用字母來表示:
教學如何讀。
三、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
1、請學生自己分別畫出三種線,并用字母表示它們。
2、做教材17“試一試”的第一題。進一步體會直線和線段,并知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但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試一試”的第2題。讓學生觀察討論發現: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四、鞏固練習
p17 看一看 量一量 第1、2題。
讓學生先猜測,再動手量一量。
五、小結
今天學到什么?
反思:
本節課通過大量的實物讓學生認識這三種線,再通過書上的情境圖使學生提高認識,抽象出數學知識。雖然比較平淡,但學生掌握的還可以,可是對于直線在生活中沒有找到實例,所以在此處教學時總有種英雄氣短的感覺。
第二課時 平移和平行
一、教學內容
平移和平行(教材18~20頁)
二、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平行線。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畫平行線。
三、重點難點
1、認識平行線,體會平行線的特征。
2、會畫平行線。
四、教具準備
小棒,長方形紙,方格紙,正方體,三角尺與直尺。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線的認識,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線。
引導學生觀察同一個面上的二條線段,通過觀察得出這二條線段不相交,從而得到平行線段。
(二)探究新知
線段有平行的特點,那射線有這個特點嗎?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思考得出平行射線。
那么有平行直線嗎?讓學生去想象,去思考!
我們知道線段是射線的一部分,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經常不說平行線段、平行射線、平行直線,統稱為平行線。
(三)再次感受平行線
1、觀察書上的“看一看”尋找平行線。
做“試一試”(1)、(2)在書上找到平行線,并用筆畫出來。
2、折一折。
請學生將手里的長方形張對折,然后打開看一看,根據這兩條折痕,你能發現什么呢?你還會怎樣折?
3、說一說。
出示教材第19頁“說一說”的三幅圖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線,想一想這些圖案中哪些線互相平行,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4、畫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