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特征。
教學難點能利用三角尺畫直線的垂線及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學具準備
一副三角尺、小棒、正方形紙、長方體盒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導入課題:兩條直線除了平行,還可以是相交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相交與垂直。
二、組織活動,獲取新知
1、看一看(出示剪刀和衛生標志)
(1)讓學生用直線來表示這兩個圖案。
(2)讓學生說一說:這兩個圖案有什么不同?
(3)教師明確告訴學生: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
2、折一折
(1)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折一折,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請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把兩條折線畫出來,便于區分。
(2)作品展示
(3)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三角尺中的直角)
(4)為什么用三角尺中的直角來驗證兩條直線是否垂直?
(5)同桌互相驗證對方的折痕是否垂直。
3、說一說
(1)讓學生說一說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線,并讓學生出來指一指。
(2)如果要驗證兩條線是否互相垂直,可以用什么工具?
(3)(出示課本p22的圖)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4)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指出正方體或長方體紙盒上的哪些邊是互相垂直的。
4、畫一畫
(1)用三角尺畫垂線
a、教師演示畫線的過程,并講解方法
(先畫一條直線,再用三腳尺的一條直角邊和直線對齊,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另一條直線)
b、電腦再演示一次畫線的過程
c、學生練習畫垂線,教師巡視指導。
(2)過a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a、學生自主探索垂線的畫法
b、展示學生的成果
c、讓個別學生上臺演示并解說垂線的畫法。
5、玩一玩:“我說你擺”的游戲
(1)出示游戲規則
(2)同桌兩人一起玩游戲
6、做練習
三、小結
同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原本這節課設計是以活動的形式進行的,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感悟學習知識。使學生在自己的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從教學來看,效果不太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太高,學習興趣不是很濃。
在出現了垂線之后,就操作課件來說明垂直的概念,這里學生還是比較容易懂的,再通過說一說教室有哪些是垂線,折一折正方形紙,摸一摸正方體,進一步認識什么是垂直。在學了概念之后,接下來的就是學習畫垂線,先讓學生自己看書來學著畫,然后老師再總結,示范。掌握了最基本的畫線之后,就學習過a點畫直線l的垂線,這是比較難的內容,。
我自己覺得不足的地方有:
1 對于課堂時間的控制不好,環節比較多。
2 對于知識點的講解不夠深入,學生只是簡單的認識,簡單的會畫,效果不太好。
3 太依賴與自己設計教學程序,導致整節課時間很緊,很趕,很急。
4 對于調節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沒有掌握好。
5 自己說的比較多,沒有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對于這節課出現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