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與角》教學設計(初稿)
教學目標:1、借助具體情景和實物,認識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會在點子圖上畫出平角和周角。
4、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表、活動角、圓形卡片
學具準備:每生準備一個自制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重溫角的有關知識
(一)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蕩秋千嗎,它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樂趣。讓我們觀察蕩秋千的過程,你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師出示電腦課件,蕩秋千的過程)
(1)學生復習、發現了銳角、直角、鈍角。
(2)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分類來鞏固銳角、直角、鈍角的認識。(3)多媒體出示角的形成過程: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二)轉一轉,說一說
教師:你能用活動角旋轉,得到一個銳角、直角、鈍角嗎?(學生活動)
教師:在旋轉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1、認識平角
(1)學生演示教具發現新知,請同學們拿出做好的活動角,固定其中的一條邊,轉動另一條邊,觀察旋轉過程中所形成的各角,有什么發現,與同學交流。
(2)讓學生在投影上展示角的變化情況,
(3)通過旋轉,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時,讓學生討論是不是角?(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教師歸納總結:通過旋轉,當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時,又得到一種角,這種角的名字叫平角。
(2)請學生說一說平角的特征。
(3)學生用學具旋轉形成平角。
(4)指導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角,注意畫角的方法過程,強調不要將平角畫成一條直線,再在直線上點上一點。
(5)說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平角。學生交流(如,兩臂側平舉、向后轉、倒立等)
2、認識周角
(1)學生在認識平角的基礎上接著演示教具。
(2) 學生討論,又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知的滋生點)將角的一邊固定,旋轉另一邊得到周角。讓學生討論是不是角?
(2)周角與0度的角有什么區別。(看它們的形成過程)
(3)教師總結: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是周角。
學生用學具旋轉形成周角。相互說一說周角的特征。
教師指導學生畫周角。
(2)認識生活中的周角。(師出示鐘表)
3、發現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一)折一折、說一說
1、拿出圓形紙片,對折兩次,你發現了什么?再展開一下,又發現:平角和直角的關系,接著再展開成原來的樣子,又發現了什么?
2、在折的過程中誰發現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同桌交流。
3、學生自主填卡,1平角=( )直角 、 1周角=( )平角、1周角=( )直角
三、課堂活動
1、跟我做。運用你的身體來表示所出示的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用手或腳來表示)
2、看誰幫我排好隊,(將銳角、直角、平角、鈍角、周角,按一定順序排好,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
3、課本25頁練一練1、2兩題
四、閱讀:你知道嗎?
(在生活中,除了鐘表外,還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計量表,它們的指針的旋轉也會構成不同的角度。在組織學生觀察時,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旋轉的中心,并說說指針在不同位置與在零點時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稱。
五、全課總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