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買文具》說課材料
今天我上課的課題是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下面把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及處理教學內容時采用的教學策略簡單的說一說(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冊書及單元的地位: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第五單元除法第一課時。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表內除法的豎式計算、有余數除法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相關內容,基本掌握了除數計算的試商方法。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其基本方法與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數值可能較大。在試商時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這里安排豎式計算是為了分散難點,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為后續的學習除數是任意的兩位數及三位數打下伏筆。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分兩個層次:一、教學兩位數除以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二、教學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商也是一位數,歸納計算方法。在解決第一個層次上教材安排一個教學情景,解決80 元可以買幾個書包?給處理不同層次的計算方法:減法、乘法、擺一擺、豎式對于這幾種方法。我是這樣理解的:第一種減法其實就是除法的含義;乘法是為了后面的試商作準備;擺人民幣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算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以及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①在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的過程中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②在歸納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上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在陳述算理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用數學語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 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體會做數學。
②在具體的情景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情感與態度:
①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向學生滲透“未知”轉化“已知”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間是有“聯系的”,是可“變化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②通過買文具送給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學生分享到關愛他人快樂,與別人共享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覺得本節課是本單元后面要學習除數是任意兩位數的基礎。 因此,理解算法掌握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本課的另一個重點是“除數是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在從教法學法上談:
(四)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和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為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把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尊重差異,交流互動。如在討論80/20為什么等于4時,因為學生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不同,這樣的差異為數學提供了資源, 我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對不同方法的交流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在思維上發生交往,促使參與數學活動的每個人都有所思。
2把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如在理解算理上,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孩子們擺一擺,說一說去感受體驗理解算理。而不是老師直接的告訴怎樣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孩子們自己嘗試著總結計算方法,這樣有助于發展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