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七冊數學教案第五單元:商不變的規律
本節課雖然在設計時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但由于備課時不夠充分,也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
一、引入時的材料不夠充分。
課的開始,我先出示了一道題16÷8= 讓學生口算。接著又呈現了6道除法算式,讓大家口算:(1)48÷24 (2)80÷40 (3)160÷80 (4)96÷48 (5)64÷32 (6)8÷4 從這6道題不難發現,前5道題同16÷8 比較,都是擴大幾倍,而只有第6題是縮小的情況。因此學生在發現縮小幾倍的規律概括的不是很好。既然是發現規律,就應該從多個材料中去找相同的地方。如果多出示一些口算題,這里面多數是商是2的,還有幾道不是得2的,其中商2的口算擴大或縮小的情況盡可能多一些。然后讓學生觀察有什么發現,接著再探究商都是2的這些題的被除數和除數是怎樣變化的,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
二、小組合作安排得不夠恰當。
探究性學習極力倡導學生在新知學習中積極合作、群體參與。這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及參與、合作的意識,又有利于學生形成會學、善學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但是,在教學中,還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作。在本節課上,出示6道商是2的除法算式,然后小組內討論:被除數和除數是怎樣變化的?結果,我發現有個別學生在悄悄說話,還有的小組內的同學各寫各的。這嚴重背離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初衷,從根本上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在問題情境中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主動參與,真正將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從而達到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