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教學案例
知識目標:1、了解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
2.理解旋轉的三要素(點、方向、角度);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并靈活運用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能力目標:通過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悟數學的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課前:
1、猜謎語
師:聽說同學們非常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出一個(唱):會說沒有嘴,沒走沒有腿,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生異口同聲:鐘表。
師出示時鐘:鐘表與我們朝夕相伴,想一想,它的指針是怎么旋轉的?伸出手比劃比劃。
抽一生上臺播動指針,其余學生用手比劃。
師:像這樣順著指針旋轉方向就叫順時針。反之叫做逆時針。
2、游戲——我說你轉
師:下面,我們來玩個“我說你轉”的游戲。右手順時針旋轉;左手逆時針旋轉;兩手都順時針旋轉;兩手都逆時針旋轉;左手順時針旋轉,同時右手逆時針旋轉。
教學過程:
一、圖形魔術,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知道嗎,圖形王國奇妙無比,現在,咱們就去看看,好嗎?哇,我們真幸運,圖形王國正在表演魔術呢。我有個小小的要求:邊看魔術邊想這些圖形是用什么方法變出漂亮的圖案的?
播放課件:依次出示4個基本圖形經過旋轉得到新圖案
生1:這些圖形都是用旋轉的方法變出圖案的。
生2:有的圖形是順時針旋轉,也有的是逆時針旋轉的。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這些漂亮的圖案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基本圖形旋轉變來的。你們想不想試試,也用一個簡單的基本圖形旋轉變出一個漂亮的圖案?
生:想(情緒高漲)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圖形的旋轉》。板書課題:圖形的旋轉。
二、旋轉指針,引出度數
師:課前,我們已經知道旋轉有兩種方向:順時針和逆時針。
師出示時鐘并播動指針:分針從12轉到3,怎么旋轉的?
師播分針順時針、逆時針各旋轉4次,鞏固旋轉方向,引出度數。
三、旋轉小棒,引出旋轉點
1、轉小棒引出旋轉點師:指針的旋轉有方向、有度數,小棒能不能也這樣旋轉?
師出示方格紙和小棒:方格紙上有一根小棒,誰能將這根小棒順時針旋轉90度?
師:同樣是順時針旋轉了90度,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呢?
師:哪一點不動就是繞哪一點旋轉,繞不同的點旋轉,結果就不一樣。看來小小的旋轉點不可輕視。(指板書)我們在描述圖形的旋轉時必須說清楚這三點。(點、方向、度數)
2、旋轉小棒,鞏固三要素
請學生當小指揮官,旋轉小棒。
四、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用學具畫圖案
師:小棒大家旋轉得很好。那么,例題中的圖案用不用老師教大家畫?(示圖)請大家用學具畫出例題的圖案,并思考三個問題。
(1)這個圖案的基本形狀是什么?(2)圖形每次旋轉了多少度?(3)是繞哪個點旋轉的?
生5:方格紙上橫線和豎線都是垂直的,交*的角都是90度。旋轉一次正好是一個直角。
師:這位同學多善于思考啊!大家聽清楚了嗎?
師:哦,我明白了,你是以這條邊為標準來旋轉的。這條邊從這個位置旋轉到了這個位置,是繞o點順時針旋轉了90度,所以整個圖形就繞o點順時針旋轉了90度。這個方法真好。剛才這個同學是順時針旋轉90度,誰有不同方法?生6:圖案的基本圖形是三角形,我每次都是繞o點逆時針旋轉90度,也是共旋轉了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