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第一課時定向運動
改編:《特級教案與課時新設計》(湖南教育出版社)
教學內容:書本第17~18頁的例題1及相關練習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平面圖上的東、南、西、北以及起點的位置關系。
2、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并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以及動腦動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位置與方向的觀察、測量、描述、畫圖等過程,體驗從實踐中學習的方法,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習的興趣,體會事物之間的相對聯系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前已經能夠根據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此基礎上認識平面圖上的東、南、西、北以及起點的位置關系。
教學重點:會測量物體在平面上的具體位置。
教學難點: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標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教具準備:例1的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喜歡逛公園嗎?公園里有哪些景物呢?
(引導學生回顧逛公園的經歷,說一說公園里的景觀)
2、出示教材第17頁主題圖,從這張圖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師向學生介紹什么是定向運動,要想在定向運動比賽中獲勝,必須弄清每一個點的位置與方向。)
二、探究新知
(1)關于位置與方向,我們曾經學過哪些知識?
引導學生回顧位置與方向的有關知識,學生匯報時,會說出東南西北各方位。
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回顧理解,位置是相對的,要指出一個物體的位置方向,必須以另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
想一想:要知道情境圖中1號檢查點的位置,應以什么地方為參照物呢?
學生議一議,使學生明白:定向運動從起點開始,首先從起點到1號點,因此要知道1號檢查點的位置,應以起點為參照物。
(2)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在說些什么呢?
①引導學生觀察例1,了解1號檢查點的具體位置:東偏北30度,大約1千米處。
老師投影例1的圖示,并對照圖示講解:1號檢查點在東方偏北30度的角的方向上,離起點距離大約是1千米。
東偏北什么意思?東偏北30度表示什么?
②東與北之間的夾角是多少度?1號檢查點的位置還可以怎樣說?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我們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3)鞏固應用,教材第18頁“做一做”
①先組織學生觀察圖示,弄清題意。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弄清:分別以小明家為起點,圖上線段1段表示100米。
②怎樣知道各個地點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相距多遠呢?(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動手量一量,數一數,并相互交流測量的方法。
③指名匯報測量的結果,師生訂正。
三、練習鞏固,形成技能
基礎練習
練習三第1題
①先引導學生以北京為起點畫出東南西北方向。
②分別連接各城市到北京的線段。
③用量角器測量各城市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并標明度數。
鞏固練習
1、畫一畫
①1號球在白球東偏北30度方向40厘米處。
②7號球鞋在白球北偏西25度方向30厘米處。
③11號球在白球南偏西45度方向20厘米處。
④14號球在白球東偏南60度方向10厘米處。
白球
10厘米
2、練習三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拓展練習
沿軍營向東偏北40度時行約500米,向南行進約200米,再向南偏東行時約300米,最后再向西偏南45度行時約400米到達指定地點。根據教官的描述,你能畫出同學們行走的路線圖嗎?試試看。
軍營
100米
四、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
五、作業:練習冊的內容。
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