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步計算方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從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預案: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提供:“冰雪天地”圖:成人票:24元 兒童票:半價
1、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關于門票的信息?
2、如何購門票,這樣合理嗎?
二、團隊協作,解決問題
1、需要花多少錢?
2、策略討論,分析原因。
三、得出結論,形成概念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鞏固概念,變式提升
1、如果有老師和同學去游玩,需要花多少錢?
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嗎?
五、練習延伸,體驗成功
1、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不計算。
203-134÷228+1208
97-126+43264-125÷5
2、同學們植樹,四年級140人,每人植樹2棵;五年級120人,每人植樹3棵。這兩個年級一共植樹多少棵?
3、果園里有蘋果樹48棵,桃樹的棵數是蘋果樹的2倍,梨樹的棵數比蘋果樹和桃樹的總數多12棵。果園里有梨樹多少棵?
4、三、四年級學生進行體操比賽,其中三年級有240人,四年級有300人。每12人站成一排,四年級比三年級多站幾排?
六、課堂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教材分析:這是第八冊數學第6頁例3及“做一做”,練習一中的第5題~9題的教學內容。四則計算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以什么為主?從教參的教學目標定位來看,應該是既注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教學,又要重視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然而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來看,兩樣都已初步的感受過,但又不是很深入。四則運算的計算順序包括帶括號的計算順序都在平時的練習中曾經碰到過,但不是很多,有的學生甚至對于“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了然于胸。因此我不把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作為重點來教,而把它作為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訓練的一次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