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含有乘除法的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
3、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含有乘除法的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含有乘除法的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現在我們一起來做道題。
82-33+37
1、生獨立寫,投影展示。
2、說說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二、出示主題圖:
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1、指名讀題
2、師:“照這樣計算”表示什么?
想想,怎樣列出算式?在小組中說說你的算式的解題思路?
3、電腦出示線段圖
4、學生列式計算并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解題思路
5、全班交流
987÷36 6÷3987
師:說說綜合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總結
師:這幾道題的運算順序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小結得出: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運算,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三、鞏固練習
1、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1225÷4 24÷614
2、 判斷并改錯
136÷3 240÷403
= 132 = 6
= 26 =18
3、學校開展節約用水活動,前4個月共節約用水312噸。照這樣計算,學校一年能節約用水多少噸?
四、課堂小結
怎樣計算只有乘除法的運算?
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又該怎樣計算呢?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四則混合運算》的例2,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混合運算順序,體會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新課程指出:要確立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體系。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通過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進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級運算的運算順序。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第一個環節:復習舊知,提出問題
通過上節課學習的“加減混合運算”,做題回憶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