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位置與方向
教學內容教材p17頁主題圖、p18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三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平面圖上東、西、南、北及起點(觀測點)的位置關系。②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在確定物體位置時所起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以及動手動腦能力,并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得到提升。
教學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引入新課
1、放假休息的時候大家都愿意去干什么?(學生自由發言)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去一個森林公園玩兒。(課件出示:主題圖)
2、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誰知道什么是定向運動?(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講解“定向運動”的含義)
3、揭示課題:要想在定向運動比賽中獲勝必須弄清每一個點的位置與方向。(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17頁主題圖、p18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1、要知道圖中1號監測點的位置,應以什么為參照物?
2、根據方位坐標說出1號點的具體位置。
3、使用另一種說法表述1號點的位置。
4、根據方位坐標表述2號點的位置。(偏 的方向上,距離大約是 )。
5、說一說確定位置的兩個條件是什么?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17頁主題圖、p18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現共性問題,以掌握學生學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準確地描述物體的位置,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現、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解決。
(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的遺留問題。
(3)1號站的具體位置可以表述為東偏北的方向,大約1千米,還可以表述為北偏東60°,大約1千米。(這兩種說法都不錯,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位。)
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如下結論:
方向和距離是確定位置的兩個條件。(板書)
四、達標訓練(1題必做,2題選做)
1、p18頁“做一做”
2、給小動物安家。
(1)熊貓的家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
(2)猴子大家在西偏南30°的方向上。
(3)小兔的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上。
(4)松鼠的家在北偏東45°的方向上。
課堂小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學生總結不完整的地方,教師要適當補充總結)
五、課堂檢測
(一)出示檢測題(1—2題必做,3題思考題)
1、教材“練習三”1題。
2、教材“練習三”2題。
3、思考題:游樂場要新建兩個游樂項目:一個在觀覽車西偏北40º方向上,約200米處新添一個“登月艙”,另一個“天外來客”在觀覽車南偏東20º方向上,約150米處。在平面圖上標出這兩個新建項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