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垂線 教案
教學目標:1、使學生鞏固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線等概念。
2、初步掌握畫垂線的方法。
3、培養學生畫圖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鞏固理解垂直的意義。
①教師演示:
教師用兩條著色不同的毛線表示兩條直線,粘在黑板上,使它們相交。
提問: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2
教師標出∠1、∠2、∠3、∠4。13
②教師轉動其中一毛線,使學生一個角變為直角。4
提問:與剛才比較,角的個數有沒有變化?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其余3個角是什么角?
③小結。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外一條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教師在圖上直接標出垂直符號。
反饋:觀察下面向組圖形,看哪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哪兩直線是互相垂直的?
①②③④
問: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鍵是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鍵是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就叫互相垂直,與兩條直線放置的方向沒有關系。
二、探索。
1、畫垂線
(1)你覺得要畫垂線需要哪個工具呢?(三角尺)為什么用三角板能畫垂線?
(2)教師出示“三角尺”,向學生說明:工人師傅把黑板、課桌面等所以做的這樣美觀,就是用它在零件上畫垂線的,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發明并使用了!
(3)我們可以用三角板畫垂線。這是一條直線,這是直線上一點a點,現在用手中的三角板過a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想一想應該怎樣來畫?
(4)學生試畫垂線。(教師巡視)
(5)問:你是怎樣畫的?
生:利用直角順著來畫。(邊畫邊說)
師:有的同學是這樣來畫的。(演示不用直角邊畫垂線)這樣來畫可以嗎?為什么?
生:不可以,不能保證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
師:因此我們畫垂線時就應該像剛才那位同學的方法來畫。請看黑板。(教師在黑板演示畫垂線的方法)
師: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和已知直線重合,移動三角板使三角板的頂點和a點重合,沿著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畫垂線。這樣來畫就可以保證所畫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6)分組討論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7)分組匯報演示。
①先畫一條直線,并在直線外點上一點;
②再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
③然后沿著已知直線移動三角板,用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緊靠已知點;
④最后沿著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
最后讓我們標注上垂直符號。
(8)學生比較:兩種情況在畫法上哪些地方相同?(先把三角板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另一條直線邊過已知點)
2.教學“距離”.
(1)把66頁圖放大畫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想一想:過直線外的一點到這條直線一共可以畫多少條線段?(無數條)
你還能再試著畫幾條別的線段嗎?在書上畫一畫。
(2)這些線段中,哪條最短?(垂直線段的長度最短)
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目測,也可以用尺測量)
這條垂直的線段有幾條?(只有1條)
說明它很特殊,于是它也有個專用的名字,看書p66下面的自然段,全班齊讀。
(3)小明家在山腳下蓋了一座別墅,有一條小河從旁邊流過,他想挖一條水渠把水引到家里,請你幫他設計一個方案。請大家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小明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小組內共同探究。
剛才我看見同學們出現了下面這幾種不同的方案。(依次出示幾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