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課標四年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p.70,例1。
教學目標
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使學生了解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四種圖形的關系。
3、認識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學習畫高。
4、學習并認識梯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5、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
1、再復習四邊形的基礎上引入新課。
2、理清四邊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習把四邊形分類。
3、練習現實生活,充實教材內容。
4、加強作圖的訓練和指導,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作圖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2、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重難點
1、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認識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學習畫高。
教學準備
課件,活動的平行四邊形,七巧板等。
教學設計
一、復習回顧。
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一些幾何圖形,說一說都有哪些?
二、學習新課。
(一)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課件出示各種四邊形。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
2.讓學生說出在上面的圖形重哪些是你知道的圖形。
3.判斷第三和第四個圖形的每組對邊是否平行。
4.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
5.討論: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嗎?分小組討論,然后交流結果。
課件出示關系圖。
(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1)教師演示。
拿一個活動長方形,用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導學生觀察兩組對邊有什么變化?拉成了什么圖形?什么沒有變?
學生明確:兩組對邊長沒有變,變成了平行四邊形,四個直角變成了銳角或鈍角。
(2)動手操作。學生自己動手,把準備好的長方形框拉成平行四邊形,并測量兩組對邊是否還平行。
(3)歸納平行四邊形特性。根據剛才的實驗、測量,引導學生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形。
(4)對比。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容易變形。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不同,容易變形,也就是因為具有不穩定性。
這種不穩定形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舉出實例來嗎?(如推拉門,放縮尺等)
(三)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教師邊用課件演示邊說明: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2)找出平行四邊形中相應的底和高。
引導學生觀察與討論使學生明確:從a點畫高,它的底是cd;從c點畫高,它的底是ab。
(3)畫平行四邊形的高。
教師說明:平行四邊形高的畫法與三角形畫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通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從一條邊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畫高,但通常是從一個角的頂點向它的對邊畫高。這里高要畫在平行四邊形內,不要求把高畫在底邊的延長線上。
(4)鞏固練習。
a.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
b.觀察下圖中,有幾條高?它們相對應的底
各是哪條線段?
c.指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并畫出相應的高。
(四)認識梯形個部分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