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角的度量
教學內容:第37-38頁的例題以及“做一做”第1~3題。教學目標:
1、 學生在自己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統一角的計量單位的需要,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度角的表象,讓學生初步知道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3、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運用量角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測量的情況,區分內、外刻度,正確讀出每個角相應的度數。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與實驗操作相結合
課前準備:量角器
一:創設情境
①讓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畫角,復習角的各部分的名稱,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頂點,邊;并說說邊的特點。
②小組合作,讓學生畫出幾個開口方向不同的角,比較四個角,找出最大的角和最小的角,老師提問:我們怎么知道最大的角比最小的角大多少呢?
學生:使用量角器
二、認識量角器
1.讓學生自主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
師:請拿出準備的量角器,觀察到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的同學。
(學生可能會發現兩圈刻度、180份、半圓形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規范學生的說法。)
2.學生集中匯報自己的發現。
3.通過“找”“標”,進一步認識量角器。
師:量角器很特別,不好弄明白吧?量角器上有4個要點,分別是中心點、內圈、外圈刻度線、零刻度線。找出來給同桌看。
三、建立1度角、90度角的表象
在量角器上用松針擺角:1度、30度、60度、90度、120度。
在桌面上用松針擺50度左右的角。
四、學習量角
1.讓學生獨立嘗試后小組討論:怎樣測量角的度數。
(學生有的可能會自主學會,有的可能不會。教師便抓住學生此時的需求及時組織學生集中講解。)
2.匯報小結:一放二重合,看準再讀數;或心對點,線對邊,讀數看另一邊,但要注意內外圈。
3. 鞏固量角方法。
(1)獨立完成例1。
(2)估計兩塊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數,再量一量。
(3)估、測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在每一時刻所成的角的大小。
5、小結:怎么用量角器量一個直角的大小的?
①中心~頂點(重合);
②零刻度~一邊(重合);
③另一邊~刻度(讀數)。
五、練習。
1、先估一估大小,再量出下面各個角的度數。
2、 2、如果以下面的射線為角的一條邊,你覺得30°、60°、90°、120°、150°、175°的角的另一邊大概落在哪里?
3、量一量,再想一想四個角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