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54頁的內容及練習八部分習題。教學目標
①讓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內涵。
②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個數量的關系。
③提高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④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在交流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行程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個數量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自制課件一套,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從學生生活實際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十一”黃金周你們有去旅游嗎?(有)去哪里了?誰想告訴老師?
生:……
生:我和爸爸、媽媽坐特快列車去上海玩。
(從旅游將學生引入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景,這也是讓數學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
師:那你可知道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生:……
問:“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 160千米 。”這句話表示什么呢?
二、引導探究,自主學習
1、學生認真看書,暢言其發現。
⑴學生從書中發現“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 160千米 。”這句話表示特快列車的速度。
⑵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其他速度。
⑶“單位時間”的介紹。
(4)“路程”的含義。
(5)速度的表示法。
每小時行使160千米,可以寫成:160千米/時。
課件呈現下列內容:
燕子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千米。可寫作——————
鴕鳥是跑得最快的鳥,每小時可跑60千米。可寫作——————。
蜂鳥每小時可飛行50千米。可寫作—————————————。
三、教學例3
1、小黑板出示:
⑴一輛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2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2) 李 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鐘可行多少米?
2、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
3、學生反饋情況,教師說明要求。
4、速度、時間路程的關系。
(1)教師引導學生獨自找出三者的關系。
(2)學生積極表述自己的發現。
從學生的發現中得出:速度×時間=路程。
③板書課題。
④知識升華:同樣的行程問題學生利用關系式解決。
三、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勇闖冒險島,答對的同學給自己獎勵一個笑臉,看誰的笑臉多!
第一關:比一比誰最認真!
(1)獵豹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10千米,可寫作————。
(2)蝴蝶飛行的速度可達每分鐘500米,可寫作—————。
(3)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40米,可寫作——————。
第二關:小小法官。
⑴“小強1分鐘打字108個。”這句話表示小強打字的速度。 ( )
⑵紅紅平均每分鐘折12架飛機,可以寫作:12/分。 ( )
⑶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用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求得。 ( )
⑷小強5分鐘跑了 600米 ,小強平均每分鐘跑多少米?
600×5=3000(米)
答:小強平均每分鐘跑 3000米 。 ( )
第三關:拓展題:
爸爸騎摩托車帶小倩到粵暉園玩,摩托車速度是500米/分,
從家出發經過2小時到達,小倩家到粵暉園有多遠?
四、學生分享收獲總結評價
在這節課里同學們的收獲應該不少吧,誰想同學們分享一下?在這節課誰表現得好,你想表揚誰?你自己呢?老師呢?今天哪個組表現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