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的變化規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8、59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發現并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玩游戲?
生:想
師:好,請聽游戲規則:老師說第一句,你們說第二句。看誰的腦子轉得快!
師:1只青蛙 生:4條腿。
師:2只青蛙 生:8條腿。
師:( )只青蛙 生:( )條腿。
…… ……
師:你們腦子轉得快,太棒了!那么在游戲中藏著什么數學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剛才同學們是怎么算出2只青蛙8條腿的?誰能列式?
生: 4×2=8
師:8只青蛙呢?
生:4×8=32
師:20只青蛙呢?
生:4×20=80
師:大家都同意嗎?(同意)好,真能干。提問:誰能說說在這幾道乘法算式中,等號左邊的兩個數叫什么?等號右邊的數又叫什么?(板書:因數因數 積)
(評析: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教學首先從創設“對對子”游戲這一情境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行為產生強大的內張力,并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學習。接著得出的這組算式,是給學困生表現的機會,給他們成功的體驗。)
二、探究活動,發現規律。
師:啟發學生:觀察這組算式什么變了,什么沒變?那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和積是怎么變化的呢?積的變化有沒有規律呢?
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交流。
師:小組討論好了。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的發現?
生:都有一個因數是4,另一個因數和積都不同。
生:都有一個因數是4,另一個因數變了,積變了。
生:一個因數是4,另一個因數變了,越變越大,積越變越大。
師:好樣的,觀察得真仔細!
為了方便研究,我們先給這三個算式標上序號。如果把①式作為標準,②式與①式比,因數和積各是怎樣變化的?
① 4 × 2 = 8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4, (2×4)(8×4)
積也乘4。 ② 4 × 8 = 32
師:③式與①式比,因數和積各是 ( 2×10)(8×10)
怎樣變化的?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 ③ 4× 20 = 80
10,積也乘10
師:通過觀察比較,你能說說你發現的規律了嗎?
生: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
師:(板書)請同學們把這個規律讀一讀。
生:讀規律。
師:積的變化是隨著因數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
師:(課件出示)比一比誰能用規律來算,而且算得又對又快。
① 6×5=
② 6×25=
③ 6×50=
師:誰來說說怎么想的?
生:①式等于30;②式因數6不變,因數5乘5得25,積30也乘5得150;③式因數6不變,因數5乘10得50,積30也乘10得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