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寄過賀卡嗎 ——探索發現,小事不小
4、注重拓展學科豐富的育人價值。
傳統的數學學科教育過分強調了學科自身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忽視人的發展和理性教育。新課程強調:數學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而且是一種文化的熏陶、素質的培養。數學教育應是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相互滲透。本課從了解賀卡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入手,學生收集、處理信息中,初步感受寄賀卡對環境的破壞,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接著通過統計、估算,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寄賀卡不僅破壞了自然,而且浪費了人力物力,最后學生發出倡議,“節約用紙,拯救森林”,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徹底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使學生深切感悟到人類與大自然必須和諧相處,世界才會更美麗。
點評與拓展
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從傳統上摒棄了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相見恨晚的精彩的數學課堂。它把教學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活動分為三部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數學是對生活的提煉和對生活的超越,課堂中通過課前收集賀卡與環保相關資料,調查個人及家庭收到賀卡的總數量引出制作賀卡對環境的污染,能源的巨大消耗。激發學生提出“減少賀卡、拯救森林”的倡議。整個活動中,教師創設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參與、討論、研究、分析,適時點撥、引導,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一改往日課堂中被動機械地模仿、記憶,而是主動去收集、調查、討論、合作、交流,提出自己獨到的想法和個性化的策略,主動參與活動的全過程。思維火花激烈碰撞,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體現了課堂不僅僅是學習的場所,更是育人的基地。
這堂課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1、如何更好地體現生活材料的數學價值?
2、如何把握算法多樣化的“度”?
3、怎樣更好構建情理相融、科學人文并重的數學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