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與評析
如果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能有機地借助直觀的圖示,將更有利于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四、聯系鞏固,深化提高
師:同學們真能干!我們獲得了這四把寶貴的金鑰匙,現在我們就用這四把金鑰匙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請同學們用這四把金鑰匙的知識,完成練習上的第一大題。
1.填表:先在數量下面畫上橫線,再填表,想一想為什么這樣填,最后同桌交流。
(生獨力完成練習,師巡視輔導,然后評價修正)
2.猜身高。
師:你們真能干!(投影顯示姚明打球和站立的幾張照片)同學們認識他是誰嗎?
生:姚明!
師:你們知不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投影顯示姚明與一個普通身高的人的合影)要求用小數說說。
生1:我覺得姚明身高是2.2米。
生2:他的身高是2.12厘米。
生3:應該是2.12米。
師:對,如果是2.12厘米的話就是2厘米多一點,就該到小人國去了!
生4:可能是2.29米。
生5:可能是2.26米。
師:嗯,你真了解姚明,他的身高確實是2.26米。2.26米有多高呢?(拿起一把米尺)比幾把米尺還要多一點?
生:比兩把還要多。(師在墻上量出2.26米的高度)
生:哇!這么高!
師:所以大家都叫他“小巨人”!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高嗎?
生6:我的身高是1.39米。
……
師:用小數猜猜章老師有多少高?
生7:我猜是1.71米。
生8:我猜是1.80米。
……
師:章老師的身高是1.76米。
3.猜價格。
師:下面,我們來一次價格競猜!(投影顯示一個可愛的小瓷娃娃,并把實物放在講臺上)用小數猜猜這個可愛的瓷娃娃的價格,章老師想把這個瓷娃娃送給猜得最準的同學。每位同學可以猜兩個小數,并請你把猜得的兩個小數寫在本子上。
生1:我猜是8.5元。
生2:我猜是8.9元。
生3:我猜是7.65元。
……
師投影顯示正確價格:7.60元。
[評析:用小數猜姚明的身高、猜教師身高、說自己的身高、猜小瓷娃娃的價格,既是鞏固小數的意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數感。但在同一節課中,多次運用同一種練習形式,學生容易產生思維疲勞,降低對學習活動的興趣。不如將練習3改作對姚明身高這個復名數用小數表示的深入思考,練習就能更加體現層次性,對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更加有利。]
4.了解古代小數。
師:同學們想知道中外古代的小數是怎樣的嗎?先來看一看我國古代的一個小數,誰能猜猜它表示多少?
生1:3.5。
生2:3.25。
生3:3.05。
……
師(投影顯示):它表示3.25。再來看看外國古代的小數是怎樣寫的。(投影顯示:3⊙2 ①5②)
生(詫異地議論紛紛):啊?是這樣的啊?
……
師:數學是在不斷地發展的,如小數的記數,中外的數學家通過不斷的改進,最終才形成了現在這種最簡捷的方法。
5.組數比賽。
師:下面我們進行一次比賽,看誰能夠寫得最多。
(投影顯示題目:用3、0、9這三個數字和小數點組成小數,看誰寫得多!)
生寫小數,然后交流展示。
[評析:在學習小數的內容中,教師注重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適時地補充古代小數的記錄方法,豐富了學生對數學發展的整體認識,對后續學習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五、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學得真好!說說你今天的收獲。(生答略)章老師要留一個小作業給大家,請同學們回家后去搜集三個小數,并寫清楚是從哪里搜集到的。
[評析: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過小數的認識后,要求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三個小數,能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總評
1.準確把握教學起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學生每天學的內容對他們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識,有些會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作基礎。小數的認識,從邏輯結構來看是全新的,但從學生的生活現實來看,已有一些粗淺的了解。章老師對本內容的教學,其教學起點把握準確,不是按部就班地先學小數的意義再學讀寫,最后練習,而是先從學生有一定基礎的讀寫開始,再重點突破小數的意義。在理解小數意義時,借助于分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主建構,感悟小數與十進分數的聯系。
2.內容呈現別具匠心。
整節課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豐富多彩,如在猜價格中引入課題、在游戲中鞏固學習內容、在閱讀中了解小數的發展史……尤其是學習小數意義時,采用“四把金鑰匙”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整堂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旺盛,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3.學習活動聯系生活。
教師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數學,貼近學生的實際開展學習活動。從新課引入到新課的展開,再到練習鞏固與課外實踐作業,無不結合生活實際,從學生自己“看到過”、“用到過”、“聽到過”、“查到過”的經歷中,喚起學生對生活經驗的回憶,使學生初步感悟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課堂氛圍民主平等。
教學中,教師倡導教學民主,始終把學生擺在與教師平等的位置上,促使課堂學習活動熱烈展開。整節課沒有教師的說教,只有師生間的探討和學生間的交流、討論、爭辯;沒有教師的尖刻批評,只有教師激勵性的評價。教師語言風趣幽默,及時捕捉學生學習的錯誤,機智地加以引導。學生在這樣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新知,在愉悅的氛圍中提升了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