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紀實與反思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測量、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已知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2.能力目標:通過討論爭辯、操作、推理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使學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邏輯思辨方法和先猜想后驗證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學生分析:
在上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角的分類及度量問題。在本課之前,學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分類。這些都為進一步研究三角形內角和作了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為本課內容的教學作了鋪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的關系,是進一步學習、研究幾何問題的基礎。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兩個三角形爭論,大的對小的說,我的內角和比你大。)
(學生小聲議論著,爭論著。)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助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解決這個問題啊?
生:可以把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比一比。
生:它們不是一個角在比較,可怎么比呀?
生:我們先畫出一個大三角形,再畫一個小三角形。分別量一量這兩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這樣就知道誰的內角和大,誰的內角和小啦。
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研究 “三角形的內角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出示,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想探索大、小三角形的內角和到底誰大?】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師讓學生分別畫出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學生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并做著記錄,并統一填表格。(表格略。)
生匯報測量的結果:內角和約等于180°。
師啟發學生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得出準確的結論,也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可能出現問題:用測量的方法得到的結果不是剛好180°。使學生明白是因為測量存在誤差的緣故。】
2.用拼角法驗證。
師:剛才同學們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約等于180°,那么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生:我們手里有一些三角形,可以動手拼一拼。
生:還可以剪一剪。
師:那同學們就開始吧!
(學生動手進行拼、剪、折等方法,檢驗三角形內角和的度數。)
生:銳角三角形的內角可以拼成一個平角。因為平角是180°,所以銳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180°。
生:我把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拼成了一個平角,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也是180°。
生: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
(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因為全面研究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這三類三角形的內角和,所以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這一結論。通過這些過程使學生明白:探究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途徑,并且方法之間可以互為驗證,達到結論的統一,從而使學生明白獲得探究問題的方法比獲得結論更為重要。】
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1.出示題目:在三角形中,已知∠1=78°,∠2=44°,求∠3=的度數。
2.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猜一猜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圖略,分別是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學生猜后,教師抽去遮蓋的紙,進行驗證。
通過以上的練習使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的應用有個初步認識,并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3.師:(出示一個大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師:(出示一個很小的三角形 )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師:(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兩份。指均分后的一個小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答180°。)
師:哪個對?為什么?
生:180°對,因為它還是一個三角形。
師:每個小三角形的度數是180°,那么這樣的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這時學生的答案又出現了180°和360°兩種。)師:究竟誰對呢?(學生臉上露出疑問。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探究后,學生開始舉手回答。)
生:180°。因為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三角形了,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總是180°。
生:我發現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兩條邊上的兩個角沒有了,比原來兩個三角形少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內角和還是180°,不是360°。
師:你真聰明。(課件演示。)
四、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學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新知識,現在能來幫助大、小三角形進行評判了吧?(生答能。)
師: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這節課你掌握了哪些知識?學會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
五、探究性作業
求下面幾個多邊形的內角和。(圖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