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實錄
主講:郝學兵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陳袁灘楊灘小學) 評析:田淑珍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教研員) 候建軍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陳袁灘小學教研員) 設計理念 :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應該充滿挑戰與探索,創造與成功。在本課教學中主要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更有利于在關注學習過程的同時,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自信心,增強上進心。在教學中努力構建“構建模型(學會制表)→利用模型(學會看表)→拓展模型(學會用表)”的教學模式旨在引導學生主動、充分參與,積極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沿著“舊知識的固定點——新知識的鏈接點——新知識的生長點”有序展開,不斷迸發創新的火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品質,追求創新的人格,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用智慧積木搭建“數學樂園”! 教學內容 :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P65—67 教學要求 : 1、使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2、使學生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會通過列表的過程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會通過列表的過程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教學過程 : 一、營造氛圍、感受并體驗“策略”,生成模型 1、創設情景,體驗策略 國慶節的時候,小我們班的三位同學小華、小明、小軍,三位小朋友去文具店,購買打折學習用品(出示課件圖片) 師:在這幅圖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知道的條件(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用去18元,小華買了5本筆記本) 師:板書 小明 3本 18元 小華 5本 師:知道了這些信息能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呢? 生1:小華用去多少元? 生2:小明買1支筆記本多少元? 生3:小明和小華一共用去多少元? 生4:小華比小明多用多少元?) ┄┄┄┄┄ [ 評析 :通過學生的認真的觀察并通過學生的思維分析,使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以次來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師:我們就來解決“小華用去多少元?”這個問題,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并板書 小明 3本 18元 小華 5本 ?元 生:用18÷3=6元算出一本的價格,再用5x6=30元就可以算出5本的價錢了。 師:現在我們要解決“小華用去多少元”這個問題,但是,有些同學的思路不怎么清晰,你能用我們先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先用其他方法進行整理嗎? 生;(通過課前學生預習交流的方法)可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按不同人物將信息進行整理。 反饋學生的整理方法。(注意選擇簡潔一些的方法) 生1:小明 □□□ 18元 小華 □□□□□ ?元 生2:小明:3本 18元
小華:5本 ?元
生3:畫線段圖(板書略) 師:肯定(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方法),并給大家介紹另一種整理信息的方法(策略)——列表整理 板書: 小明 3本 18元 小華 5本 ?元 [ 評析 :教師注意強調的是在板書時先畫豎線表示一一對應,在畫橫線表示相互對應。以次來解決本節課的難點學生知道如何列表,如何填表,也就是體驗這種“策略”] 強調:我們把小明的信息在第一行,讓人一看就知道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花了18元;在第二行中,我們填上小華的信息,買了5本筆記本,花了多少元不知道,所以用“?”表示。(相互對應) 師:追問你覺得列表整理信息(這種策略)有什么好處? 生1:清楚、簡潔 生2:使人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出數量之間的關系,很容易就能解答問題。 生3: ┄┄┄┄┄ [ 評析 :觀察表格感知,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教師在教學的重點之一是讓學生學會收集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并按一定的結構填寫在表格里。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在學生初步設想整理信息方法的基礎上,知道學生將題目中的信息對應地填寫在表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