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學問教學設計
文成縣實驗小學 趙麗芳
備注:本課例轉自溫州市“城鄉共話素質教育新課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并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
2.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總是的方法和意識;
2.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意識;
2.初步學會表達解決總是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簡單的排列組合的方法。
教學難點:有序的思考問題。
教學任務分析:
“實踐與綜合應用”是數學課程內容標準中的四個領域之一。在第一學段中,要特別加強實踐活動,“搭配中的學問”是本冊書的四個專題活動之一。通過這一專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本節課的教學重在訓練學生有序思考能力,這種能力對學生今后學習數學乃至其他學科,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學生對新奇的具體的事物感興趣,愛動、好問,注意力不夠穩定,而不善于記憶抽象的內容等。同時對身邊的數學有濃厚的興趣,樂于探究生活中的數學;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初步具備了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維活躍,能多角度思考問題,富有創新精神。因此我在數學廣角這一主題中安排了 五個板塊進行教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況,提出搭配中的問題
談話:今天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有這樣難得的機會和大家在一起學習,希望在這節課中我們能夠成為好朋友!今天我們初次見面,我給你們先講個“田忌賽馬”的故事,想聽嗎?(教師講故事,大屏幕播放連環畫)
(學生聚精會神地邊聽故事邊看畫面。)
談話:故事講完了,你知道孫臏是如何幫助田忌反敗為勝的嗎?田忌賽馬是用到了數學中的什么學問,學習了今天的知識,你就能揭開這其中的奧秘,也能成為聰明的軍事家孫臏。今天我們要學什么呢?我們要學習“搭配”,那“搭配”有哪些奧秘呢?帶著我們想了解的問題去數學樂園旅行一次,去探索搭配中的學問吧!
二、引導參與,探究搭配的方法和學問
1、有順序的搭配。
講述:數學樂園里有自選商場,讓我們看看有什么?課件展示 2件上裝和3件下裝,如果你只能選一件上裝和一件下裝,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穿法?
讓學生猜想可以搭配幾種不同的穿法?
那猜想了就讓我們想辦法來驗證吧。你可以用提供的材料來擺擺,也可以自己畫一畫,再想辦法把它記錄下來,也可以算一算。(課件出示:擺一擺、畫一畫、算一算)
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方法)按學生不同層次來展示。
擺 先讓學生擺重復的、遺漏的
再讓學生說有沒更好的方法---擺有順序的。
比較得出先選定上裝搭配下裝或先選定下裝搭配上裝,只要有順序的來搭配就能不重復、不遺漏。
畫 學生可以用各種符號表示各服裝,再連線。
如:①--③ ①--④ ①--⑤ ②--③ ②--④ ②--⑤
想 2+2+2=6 2×3 3+3=6 3×2
讓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小結:有順序的連線和思考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算出搭配的種類,這樣保證既明了又不會重復、不遺漏。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許多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可以運用有序的思考方法來解決。
2、配一配。
講述:自選商場除了衣服還有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2種飲料、4種食品)
提問:如果讓你選擇一種飲料和一種食品,共能搭配出幾種不同的飲食?誰能很快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利用剛才所學的方法計算出8種不同搭配的飲食。)
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但都是有順序的思考。
講述:不同的飲食就有不同的營養,雖然有的飲料和食品是同學們喜歡的,但不能全根據自己的喜好隨便搭配,因為這其中的營養素并不一定適合自己,因此,我們要學會科學地搭配飲食。
提升:如果增加一種飲料,還是讓你選一種飲料和食品,共能搭配幾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三、課堂實踐,破解密碼
講述:選好了衣服和食品,我們來到了數學樂園門口,(點擊數學樂園)可想進入樂園,必須先破譯門鎖上的密碼,這密碼是由9、3、7三個數組成的一個三位數,這三個數共能組成多少種不同的密碼?
動筆之前請先思考你準備怎樣有序排列的?
問:你共排出了幾種不同的三位數?你們和他排得一樣嗎?
(學生對數學有序地進行排列。然后說說自己是如何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