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匯總(通用2篇)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匯總 篇1
第三單元知識點匯總
8.蒲公英
1、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采用擬人手法告訴我們做事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要實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2、用“囑咐”造句。出門前,媽媽囑咐我過馬路要小心。
3、abcc式詞語:金光閃閃 銀花朵朵
得意洋洋 議論紛紛
4、假如你是太陽公公,怎樣勸告那兩顆想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種子?你們別看那兒金光閃閃、銀花朵朵,很漂亮,但那并不適合你們生長,落到沙漠和湖泊,不僅沒有財富和快樂,而且還會使你們丟掉性命,還是到泥土中去生長吧。
5、假如你是那兩顆不聽話的小種子,在干死或淹死前你會怎樣想?我不該不聽太陽太太的話,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選擇到泥土中去生長的。
9.三袋麥子
1、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憨厚可愛的小豬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吃光;勤儉節約的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聰明能干的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一年后收獲了滿滿一囤麥子。同樣是一袋麥子,個人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
2、本文運用了對比手法,生動刻畫了人物形象。小豬:憨厚可愛 小牛:勤儉節約 小猴:聰明能干
3、小豬、小牛、小猴中你最贊成誰的做法?為什么?小猴的做法更值得提倡,因為他有長遠打算,而且聰明能干。 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吃一半,種一半)
10.哪吒鬧海
1、這是一篇神話故事,選自《封神演義》,講了哪吒為民著想,不畏強暴、敢斗邪惡大鬧東海制服龍王父子,使人民又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故事。
2、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講述故事。哪吒鬧了三次,一鬧搖晃水晶宮,動詞有:跳、取、擺、掀;二鬧打死夜叉,動詞有:閃、躲、取、扔。三鬧斗敗三太子,動詞有:縱身、抖出
5、我還讀過的神話故事有:《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精衛填海》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匯總 篇2
一、生詞
jīnɡ xīn xī wànɡ yī rán fēi wǔ pīn mìnɡ bēn pǎo dǒu dònɡ
(精心)(希望) (依然) (飛舞)(拼命)(奔跑)(抖動)
dà jīnɡ shī sè qiān hū wàn huàn xún zhǎo chuí tóu sànɡ qì
(大驚失 色)(千 呼 萬 喚) (尋找) (垂頭 喪 氣)
mò fánɡ jì xù qīnɡ liánɡ liú yì shàn zi yán rè yóu piào
(磨坊) (繼 續) (清 涼) (留意) (扇子) (炎熱) (郵 票)
liánɡ shuǎnɡ shì zi xiān zǐ bō luó qì wèi xiānɡ tián
(涼 爽) (柿子) (仙子) (菠蘿) (氣味) (香 甜)
liánɡ shi jiā jǐn yóu liànɡ liànɡ yánɡ shù fēnɡ shōu
(糧 食) (加 緊) (油 亮 亮) (楊 樹) (豐 收)
二、詞語
què cūn zhuānɡ chōnɡ jǐnɡ xiē xī yì méi lí zǐ yào shi
(冷卻)(村 莊)(憧 憬) (歇息)(一枚)(梨子)(鑰匙)
chèn zhe lǎ bɑ wú cǎi bīn fēn xián lái yī shɑnɡ
(趁 著)(喇叭)(五 彩繽紛) (銜 來) (衣 裳)
三、多音字組詞
mò(磨坊) fánɡ(磨坊) shān(扇風)
磨 坊 扇
mó(磨刀) fānɡ(牌坊) shàn(扇子)
四、課文理解
《9古詩兩首》
1、默寫兩首古詩。
《夜書所見》:蕭蕭 , 。知有兒童 ,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每逢 。遙知 ,遍插 。
2、詞語解釋
蕭蕭:指風聲。 挑:捉。 籬落:籬笆。 九月九日:重陽節。
山東:華山以東,指王維的家鄉。 獨:單獨。 異鄉:他鄉
逢:遇到,碰到。 倍:加倍。 遙:遙遠。
3、古詩意思
《夜書所見》:蕭蕭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那應該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人一個人客居異鄉,每次遇到重陽佳節就加倍思念家鄉親人。這時候,詩人想遠方的弟兄們一定登上了高處,他們身上都佩帶了茱萸,只是少了詩人一個人。
《10風箏》
1、課文里的“風箏”代表著什么,為什么孩子們要尋找飛走了的風箏?
(因為風箏寄托著孩子們的快樂,寄托著他們的幸福,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2、課文的寫作順序(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3、學了本文,我感受到孩子們的心情變化:(做風箏時的憧憬和希望→放風箏時的快活→找風箏時的傷心和失望)
4、找出課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快樂精心 快活 大驚失色哭了 垂頭喪氣)
5、抄寫一些描寫心情的詞語(興沖沖 樂呵呵 怒氣沖天 傷心 失望……)
《11秋天的雨》
1、背誦全文
2、課文按(總—分—總)的結構寫作,每段都是(先總寫,后分說)。
3、課文從哪三個方面寫秋雨的?(秋雨的色彩、氣味、告訴小動物們冬天快要來了)
4、為什么說秋天的雨“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因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訴小動物們冬天快要來了)
《12聽聽,秋的聲音》
1、我會讀:手臂 振動 歌韻叮嚀掠過歌吟遼闊音樂廳綻開匆匆
2、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秋的聲音?(大樹抖動手臂的聲音、蟋蟀振動翅膀的聲音、大雁暖暖的叮嚀、秋風掠過田野的歌吟,還有每一片葉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顆綻開的谷粒里的聲音)
《語文園地三》
1、習作:要學會用“總分總”和“先總后分”的結構方式來寫作文。例文:《秋天的果園》。
2、我的發現:會寫表示顏色的詞語(課文49頁)
abb格式表示顏色的詞語: 紅通通 白茫茫 白花花 黑乎乎 黑漆漆 綠油油 黃澄澄
3、“的”和“地”的不同:“的”后面跟名詞或者人物,“地”后面跟動作。比如,美麗的花朵,快活地唱歌。
4、背誦和默寫“讀讀背背”
背誦《花鴨和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