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一》(精選16篇)
《習作一》 篇1
作者:沈高明 發表時間:2004-4-28 閱讀次數:488
出處:如皋市白蒲小學 作者:宋 敘
一、教學要求
1.知道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行了。
2.指導學生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滿意了,再謄到作文簿上。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請同學們看一段簡短的錄像。(一個小同學去買牙膏,售貨員阿姨熱情地接待)
2.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二)研讀例文
1.這是多小的一件事情啊,事情雖小卻可以從中看出阿姨待顧客如親人。這個同學就把這件事寫下來了,請大家看語文書17頁上的一段話,題目是___________。
2.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位同學寫得怎樣,談談理由。你有本領比他寫得更好嗎?
過渡:大家瞧,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類似的小事情,只要你留心觀察,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是一篇作文了。你們愿意試一試嗎?
(三)嘗試寫作
1.進入三年級后,同學們開始學著用鋼筆寫字,有的同學很高興、很興奮,有的同學卻在發愁,覺得用鋼筆寫字太麻煩。大家的感受不一樣,誰能把這句話補充完整。“用鋼筆寫字真____________。”
2.真是五花八門呀,你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是什么事情使你對用鋼筆寫字產生如此的感受呢?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再寫下來。(讓學生寫15—20分鐘)
3.寫好了嗎?把筆放下,把自己寫的內容讀一讀,看通不通,覺得不妥的地方自己動筆改一改,可以邊讀邊改,也可以先讀一遍再改。
4.在四人小組內,讀給別人聽,讓大家提意見,根據別人的意見再改一改。
5.誰愿意把自己的文章讀給大家聽。 (在聽的過程中老師及時給予評價)
(四)再讀例文,完成習作
1.語文書上還有一篇作文呢,一起來讀一讀。
2.多有趣啊,自己腦海里所想像的東西也能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瞧,這就是作文,你們覺得難嗎?
3.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第19頁的兩段話。
4.通過讀語文書的提示,你覺得我們可以寫什么?
5.你準備寫什么?
6.寫作時要注意什么?(先打草稿,再修改,最后謄寫)
《習作一》 篇2
習作一是讓孩子們自己創造一個節日
這個題目看起來好些,實際上很難。
教學這一習作,仍然是以激起習作興趣為指導思想的。指導習作技巧也是不可少的的。
開課,以剛剛度過的教師節為點,展開說說自己知道的節日話題。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講節日的來源和節日的主要活動說清楚。著重抓住三年級曾經寫過的端午節來說。這一環節使學生明了了節日都是有起源的,都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也明白了,節日的設立都是出于人們美好的愿望的。
接著,我告訴學生有這么一個機會,讓你們自己設立節日,這個節日設立的好。我們就一起過這樣一個節。請學生說說你想設立一個什么節?為什么?準備開展那些活動?
在學生敘述的過程中,我加強了設定節日原由的指導,強調思考:是通過什么事或者什么現象引發你設定這個節日的?在寫事的時候,我們要講事情說清楚、講具體。針對學生講述的過“安靜節”的原由,拓展了他的內容,
生:我們家在馬路旁邊住,很吵人。所以我想設立一個安靜節。
師:你說噪音影響你,主要是什么噪音呢?
生:汽車開來開去,或者按喇叭,或者剎車
師:這些噪音的聲音具體是什么樣的,你能具體的說說嗎?
生:“嗚嗚”的車來車往,“嘀嘀叭叭”的按喇叭,“滋----”的一聲剎車。
師:看來你的生活的確不安寧,你被噪音吵鬧的事情有嗎?
生:有一天晚上,我睡得正香,突然聽到“滋---”的一聲,尖利的剎車聲把我吵醒了。
師:你有個詞用的很好-“尖利”。如果將“吵醒”改為“從夢中驚醒”是不是更符合當時的情況呢?
生:是的,它將我從睡夢中驚醒了。
師:吵醒后你的心情呢?你的行為呢?
生:我的心中仿佛著了火似的難受,恨不得和那些車子吵架。
師:注意,不是車子,是司機,想和那些開車司機吵架
生:我氣乎乎的關掉了窗子。
師:關窗子的聲音呢?
生:我氣呼呼的“啪”的一聲把窗戶關掉。
師:你能告訴我,你為什么不在睡覺前就關窗戶呢?
生:開著窗戶可以有新鮮空氣進來,還可以有風吹,很涼快。
師:關掉了呢?
生:我再也沒有新鮮空氣,不能吹到涼爽的風了。
師:就是因為噪音,你和新鮮空氣、涼爽的風說baybay了。
師:將你剛才說的連起來再說一遍行嗎?
生:……
師:將事情寫清楚、具體,要將你的行為,心理活動、以及周圍的環境寫清楚。
接著,我又加強了節日活動的指導。我請學生,想象節日那一天真的到來了,你在做什么?別人在做什么?小組交流補充。
問題一:
學生生活積累不夠,有的節日他們想設立,可是言之無據。例如“節水節”“愛鳥節”
學生節日活動設計比較有局限性,或落于俗套,雷同于已經設定的節日;或缺乏將操作性;或者活動單調,沒有創意。
于是針對《安靜節》,我又進行了指導。
生:安靜節那天,我們都不大聲說話。
師:安靜節,周圍都是一片安靜,你可以聽到什么聲音?
生:??
師:能聽到輕風吹過樹梢的聲音嗎,你聽“瀟 瀟--”。還能聽見什么聲音?
生1:聽見蜜蜂嗡嗡的扇著翅膀飛過的聲音
生2:聽見小溪嘩嘩的流淌的聲音
生3:聽見小貓喵喵的叫
生4:聽見向日葵在呵呵的笑
師:是呀,靜的能聽見花開的聲音。你如果能展開想象,那一天你還能聽到更多你平時被噪音包圍時聽不到的聲音。
同學們你們如果展開想象,節日那天的每個鏡頭都會在你的腦子中出現
除蟲節
李子淵
假如有一天讓我來設立一個節日,我會設立一個除蟲節。
為什么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因為曾經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滕州去看親戚,路過農村時,我們看到幾個農村伯伯一副很傷心的樣子,我們便走了過去。我好奇的問道:“伯伯,你們為什么這樣傷心呢?”伯伯說:“害蟲把我們種的莊稼”都破壞掉了,可能我們今年的努力就要白費了,你們能不能幫我出個好注意呢?“我們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不出好辦法。
回到家里,我打開電視,新聞正報道蝗蟲大量破壞了幾十畝地。聽到這個消息,我和爸爸媽媽都非常難過。
要是允許我來建立一個節日,我一定會建立一個除蟲節,替農民伯伯減去憂愁。每到這一天,城市的人們都集中到農村,拿好除蟲工作,來到田野里,齊心協力除掉害蟲,不讓害蟲再“侵略“莊稼。不過我要提醒大家,可不要弄巧成拙,殺了益蟲啊!
這就是我設立的除蟲節,你覺得這個節日有意義嗎?
《習作一》 篇3
《口語交際•習作一》導學案
【學習目標】1.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2.學會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根據交流的情況,選擇一項進行習作。
4.通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融入自己的感受,說一說,寫一寫。走進音響世界,選擇生活中的幾種音響或聽音響的錄音,發揮想象進行說話或習作。回顧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2、認真研究學案,獨立思考,限時30分鐘完成;規范書寫,運用好雙色筆;小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內容導航】
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融入自己的感受,說一說,寫一寫。走進音響世界,選擇生活中的幾種音響或聽音響的錄音,發揮想象進行說話或習作。回顧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自主準備】
(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課前布置學生進行觀察,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種自然現象。明確觀察的任務,要求學生觀察時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觀察的過程變成親近自然的過程,變成欣賞和陶醉的過程。如,觀察一棵樹,建議學生:
看一看。選擇一天中不同的時間認真仔細地看,隨著光線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聞聞樹皮、樹葉,你聞到了什么氣息?想到了什么?
摸一摸。摸摸樹葉的紋理,摸一摸樹枝的分叉,你感受到了什么?
還可以靜靜地在樹下坐一坐,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細致地去感受這棵樹的特點,感受樹的周圍以及生活在樹上的小鳥、知了等小生命的氣息
(二)走進音響世界
事先錄好各種聲音,如,自行車鈴聲──“哎唷哎唷”的叫聲──敲門聲──倒茶聲──談話聲──再會聲……思考: 你聽到了哪些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想到了什么?前后聯系起來,發揮想象,來說一說。學生口頭講述后,教師有重點地進行講評,再讓學生進行習作。
事先也可錄好沒有一定順序的聲音,如,自來水的滴水聲、開足水龍頭發出的嘩嘩聲、口哨聲、玻璃瓶摔碎的聲音、歌聲、風聲、敲門聲……在眾多的聲音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幾種,編成故事。
(三)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回憶暑期生活,思考自己在假期生活中有哪些收獲,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么?
【合作探究】
(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課堂上,引導學生就觀察到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進行交流,要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并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二)走進音響世界
你聽到了哪些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想到了什么?前后聯系起來,發揮想象,來說一說。學生口頭講述后,教師有重點地進行講評,再讓學生進行習作。
在眾多的聲音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幾種,編成故事。
充分展開想象,如,把滴水聲想象成“丁冬作響的泉水聲”,把自來水嘩嘩聲想象為“小孩歡快的笑聲”,把摔碎的玻璃聲想象為“勇斗小偷”產生的情節……
(三)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1.小組交流,可以說說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比較有意義,自己有哪些感想或收獲。
2.分組匯報,匯報后師生共同評價。評價要點:是否將暑期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說清楚,表述的時候是否有重點等。
3.當堂進行習作,教師適時指導。
習作指導:
第一步:審題。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員。
第二步:選材。我是一棵小草。
第三步:問題導引。(1)、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2)、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會有什么樣的經歷呢?
(3)、作為一棵小草,我的理想是什么呢?
第四步:思路導引。
開頭 我是一棵小草
我是一棵小草 中間 詳寫作為一棵小草的快樂。
結尾 為人類做貢獻。
《習作一》 篇4
請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你可以把自己當成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也可以當成一種自然現象;想想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或變化的,想想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課前進行觀察,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種自然現象。明確觀察的任務,要求學生觀察時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觀察的過程變成親近自然的過程,變成欣賞和陶醉的過程。
如,觀察一棵樹,建議:
看一看。選擇一天中不同的時間認真仔細地看,隨著光線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聞聞樹皮、樹葉,你聞到了什么氣息?想到了什么?
摸一摸。摸摸樹葉的紋理,摸一摸樹枝的分叉,你感受到了什么?
還可以靜靜地在樹下坐一坐,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細致地去感受這棵樹的特點,感受樹的周圍以及生活在樹上的小鳥、知了等小生命的氣息。
課堂上,就觀察到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進行交流,要充分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并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小建議:關于動物或植物本身的特點,建議除了現實觀察外,還要大量查閱資料,盡量全面了解其外形、構成、生活習性、生存狀態等,為想象的合情合理奠定基礎。
然后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動物或植物,進行換位思考:引發出獨特的體驗和見解。
如果你是一棵樹,在生活中你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如果你是一個小動物,在生活中,你會發現什么?(周圍的人、事、物的新體驗)想到什么?如小狗眼中看主人,小鳥眼中看村莊的變化等等。
自然景物想象要點:讓景物自己來說話,自己介紹自己的特點,自己贊美自己的特點。在文章中,作者就是所寫的景物。比如我們在寫作時要想象的景物是云,那么在文章中,你就是一朵云;如果我們在想象時要寫的文章是一座山,那么你就是一座山;如果我們在想象時要寫作的景物是一條河,那么,你就是一條河……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像是一個童話故事一樣,顯得十分生動有趣。景物自述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時可以寫河流的自述,可以寫雨點的自述,可以寫風的自述,可以寫雪花的自述。
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某自然景物,你應該具體描述某一自然景物眼中的世界。你要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采用第一人稱的口氣,讓你所想象的自然景物來說話。比如你把自己想象成小水珠、白云、風、霧、露珠等等,可從它的形態、顏色、靜態或動態、變化過程等方面來展開聯想和想象,重點應該介紹它的變化過程,功能特點等等。在具體寫作的時候,可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生動的故事情節,寫出有趣的生活細節,可以寫它們的對話、行動、活動等等,使所描述的物品或景物具有人的一切特征。當然,如果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介紹一些自然科學的知識,使文章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知識性,那就更好了。
范文引路:
我是一株小草
我是一株默默無聞,無人知道的小草。我沒有"貴夫人''般的牡丹那樣高貴;也沒有"天使''般的桂花那樣芬芳;更沒有身穿"紅衣''的玫瑰那樣鮮艷,我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但是,我卻有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春天,雷公大叔拿出珍藏己久的大鼓,"咚咚咚''的敲打聲把我喚醒,我從地下探出頭來,我穿的綠衣像為大地鋪上的一層薄紗。
夏天,太陽烘烤著大地,一些春天里昂頭挺胸的花兒都被曬的挺不起腰來,只有我和我的兄弟們還是昂著頭,挺著胸,不像太陽屈服.當暴風雨襲來時,我們雖然被暴風雨打得東倒西歪,但是我們的根還是深深的扎在泥土里。
秋天,我脫掉了原先的綠衣,換上了一件金黃的外套,一陣秋風吹過,落葉飄飄灑灑的落了下來,我用我的身子,盡力擋住風沙,盡量減少泥土的流失。
冬天,我穿上了厚厚的冬衣,躲到泥土里面,準備美美的睡上一覺,靜靜的等著春天的到來,靜靜的等著第一聲春雷的響起,靜靜的等著第一場春雨滋潤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就是我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頑強的精神!
我是一棵小草
我是一棵小草,身上沒有花花綠綠的衣服,頭上也沒有色彩鮮艷的帽子。當春姑娘悄悄來臨的時候,她把碧綠的裙子給了我,讓我在這神話般的環境中享受著春天的溫暖。
我是一棵小草,當太陽公公剛剛從東方露面的時候,我身上掛著一顆顆晶瑩的珍珠。這時候,勤勞的小蜜蜂嗡嗡地唱著歌,飛到我身邊,說:“你好啊,小草!”停了一會兒,美麗的小蝴蝶翩翩地跳著舞,也飛到我身邊,說:“小草啊!你好。”
我是一棵小草,當大雨將要來臨的時候,我閉著眼睛,耐心地等待著大雨給我洗一個痛快的澡。大雨過后,我的身上一塵不染,多么輕松,多么舒服啊!這時候,一群頑皮的小孩兒走來了,他們在我身上亂踩,但是我一點兒也不在意。只聽見有個小孩子說:“走在這小草上不格腳,多美啊!”聽了這句話,我心里樂滋滋的,高興得直想笑。
一天,一位農民伯伯趕著一群羊,那群羊看見了我,就搶著吃起來。我先是覺得身上很疼,心想,這下可完了。可是又一想,做一棵小草,就是讓牛羊吃的嘛,為什么還怕疼呢?就這樣我被吃掉了。過了一些天,我突然覺得身子又高了一些,我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又長起來了,而且比原來還高。這時候,我才知道,只要我的根還在,就還能活下去。忽然,我又看見農民伯伯趕著的羊群,那些羊的身子似乎比原來肥壯了許多。
我是一棵小草,幾陣秋風,樹葉慢慢地落了,我也漸漸地枯黃了,一位老奶奶把我和我的同伴收集在一起,曬在院子里。過了一些天,老奶奶就把我裝進籮筐,倒在灶房里。我知道我的最后時刻快要到了,我默默地等待著……
我是一棵小草,可是,我多么幸福啊!犧牲了自己,卻給別人帶來了好處。能力大眾服務,為人們做出貢獻,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大自然散發著美麗與可愛的氣息!大自然是許多年青好友向往的地方,那里的景色特別怡人。煥發著魅力的大自然里有著青翠的小樹,有著清澈見底的小溪,有著飛流的瀑布,還有著悠悠的白云,湛藍的天空,令人神往!然而我卻陶醉在這片大自然的向往中。我把本人想像成了大自然中的一員,我開始想入非非~~我是大自然中的一棵樹。我枝葉茂盛,青翠欲滴。我希望能將大地媽媽全部的營養水分都吸足,使本人變得更加強大,使枝葉更茂密,讓更多的鳥兒在我的身上安家,用它那洪亮的歌聲為我唱歌聽,解除了我一天的疲勞。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塊鵝卵石。我堅硬無比,橢圓形又有著黑區區的身體的我愛樂于助人。我被工人們用來做出了美麗的圖案,鋪在各個小區里,裝點著各個小區的角落里,使每一個平凡的小區更美觀,變得更具有特色!我還被工人拿來鋪路,當那些工作忙碌了一天的人們,走在我身上的時,我就行幫他們按摩腳底,讓他們放輕松,消除勞累。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顆小草,我綠的讓人羨慕,翠得讓人疼愛。正因為我綠我翠,所以現在我成了人人關注的話題-----社會倡導的、人人需要的、倍加愛惜的綠色環保。
正當我想入非非的時,這淘氣的紅鳩鳥,就用它那嘹亮的歌聲把我喚醒了。這就是大自然的美,每當旭日冉冉升起時,我都會陶醉在這靜謐的和諧的大自然中。
我是一顆鵝卵石
我是一顆鵝卵石,我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我來自一座高山。山上滿是綠色,茵茵綠草軟綿綿的,像綠毯蓋在我身上。山上還有花,五顏六色,各式各樣,一陣風吹過,我的身上就沾滿了花香。
有一天,忽然狂風大作,雷雨交加,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旁邊的草弟弟、花妹妹都緊緊地貼在我身上,以求暫時的安慰。我聽到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頓時感到一陣眩暈……
當我醒來時,我感到仿佛有一只溫柔的手在撫摸著我,我睜開雙眼,看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周圍不再有草,頭上的天空也變得模糊不清。我還以為本人在做夢,便迷迷糊糊地自言自語:“這是啥地方?”“這里是山腳下的一條小河。”一只游過來的小魚聽到了,對我說:“剛才那一陣暴風雨聲勢浩大,許多東西都被大風‘搬了家’。喏,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個。歡迎你來到我們這兒,以后我們就是好友了!祝你生活愉快!”我聽了小魚的這一番話才明白,我被風爺爺從山上帶到了小河里,我要開始我的新的生活。
在小河里,天天有小魚小蝦陪伴我,與我嬉戲,陪我玩耍;每當下雨時,雨滴都在為我們演奏著一曲曲優美動聽的音樂,演奏完后,雨過天晴,在太陽的照射下,天邊的彩虹若隱若現,她用小河當她的鏡子,梳妝打扮;每當夜幕降臨,我要休息的時,軟軟的水草給我當被子蓋在身上,讓我美美地睡到天亮。
如今,我己由山上的一塊有棱有角的粗糙的石頭變成了一塊光滑、晶瑩剔透的鵝卵石,是大自然改變了我。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我深愛著大自然,即使我是一塊不起眼的鵝卵石......
《習作一》 篇5
學習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促進學生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在這次“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組內討論,人人參與
1.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2.學生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可采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3.互聽互評,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4.推薦代表參加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辦法,使發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讀書故事,再引導學生交流別人的讀書經歷.
2.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開展辯論.啟迪思維
1.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也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展開一次辯論.
2.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3.師總結: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我們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大家的發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投影出示習作內容:
讀書故事;
采訪記錄;
記一次辯論活動.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謄寫作文,制作小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滿意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收集到的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以“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習作一》 篇6
【教學要求】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引導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并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教學重點】
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
【教學難點】
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教學策略】
1、教法:自學輔導法
2、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回顧“詞語盤點”
1.學生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記憶競賽、抄寫競賽,引導學生積累本組所學詞語.
二、交流平臺
1.圍繞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組內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獲和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口頭交流這段時間課外閱讀的收獲、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所了解的新的讀書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成果加以展示.
三、日積月累
1.激情導人.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為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a.學生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b.嘗試理解:學生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誦名言.
4.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學生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至樂無如讀書.--鄭成功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用書不難,能記為難.--張潮
5.鼓勵學生課后將自己喜歡的讀書名言制作成書簽.
《習作一》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善于表達,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
教學過程:
一、回憶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情況。讓學生代表匯報活動情況,引發學生交流的欲望。
二、閱讀17頁口語交際內容提示,說說你通過閱讀明白了什么?想一想你喜歡選擇什么內容來和同學交流?
三、按同學選擇內容分為三個組找好位置,并確定好交流方法。
四、指導辯論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確定好辯論雙方的角色,幫助明白各自的任務。
五、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要求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對辯論小組評選出最佳辯手和獲勝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習作。
教學過程:
一、閱讀習作要求,讓每一個學生弄明白本次習作的要求。
二、確定自己寫作的內容范圍。
三、帶領學生再次重溫學過的課文,體會故事怎樣才能表達清楚,怎樣才能吸引讀者,強調真實,有重點,有條理,精彩的地方要善于描寫,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采訪筆記要注意格式,注意語言的真實,要寫出自己的心得。記一次辯論,要寫清楚辯論的經過,精彩的地方寫具體,寫出辯論雙方的語言、神態、動作等,自己參加過的同學要寫出自己在辯論時的表現,心理活動等。還應該寫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四、學生交流選材、寫作內容等。
五、學生自己動筆形成初稿,教師隨機指點,個別輔導。
六、學生交流閱讀習作,相互提出鼓勵、幫助和修改意見。
七、講評范文。
八、學生再次修改,謄寫。
《習作一》 篇8
習作一教學的話題是“人類為什么要設計節日”。這是一個我們在閱讀教材時,應該讀到的話題。而真正運用好這個話題,學生感受到這個話題的人文性才能夠激發他們產生靈感。在教學中,我個人認為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1、沒有已有節日的資源占有,很難產生靈感
本次習作的引導文第一段“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節日;春節、植樹節、護士節、中秋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情感與愿望。”這短短的文字,其實直接影響著學生靈感的產生。這段怎么教?這段什么時間教?是我們進行這次習作教學的關鍵。
我個人認為,這一段應該從孩子入學之后,就要開始教,就要引導學生對此做研究。引導他們查找資料,世界上這么的節日具體是怎么設計出來的?這可是一本本厚厚的書。也就是說,如果把整個世界的各類型節日放在一起,可是一部人生性特別強的一份大餐。我想學生經過近兩個星期的閱讀積累后,再寫這次習作肯定就簡單了。而沒有這一內容的閱讀,很容易使習作流于形式,很容易把這次教得結束了。孩子的這一創造也很難保留終生。
也就是說,這一次節日的設計,不是一次簡單的隨意性的行動,而是應該保存在孩子的記憶里,讓孩子明白自己所設,要經過努力達到。因為世界上許多節日的設置不是一設計就行的,要有更多的人對此產生共鳴。所以,這次習作寫好后,為誰設計的節日,誰就是這次節日的真正讀者,而好的節日設計也要讓孩子主動與他人交流,讓更多的人明白。所以,在教學中這個環節也是不可少的。
習作教學是一項工程,僅僅從這一次習作中就能夠看出。如果我們把第一段的引導文放棄了,或者說非常隨便的處理一下,這次習作想真正走進學生那是很難的。用心去設計,把習作世界的戰線拉長一點,是我們在過去習作教學中忽視的。
沒有資源肯定是寫不好,沒有更多的資源積累,學生想有創造性的想法,并寫好,也是很難的。
2、回顧自己已經過了哪些節日?清楚自己為什么過這些節日嗎?
每個孩子讀到了四年級,應該說過過許多節,春節、中秋節、兒童節、圣誕節、母親節、父親節、生日……他們過得是否明白?我想這可是個重要問題。我們在進行這次習作前,這個問題是不是應該關注一下,是不是應該讓孩子重新想一想?如果不明白,看看通過什么方式可以彌補?我想如果他們將自己沒有重視的問題,今天重視起來,研究了,主動去探求了,意義就深遠了,對于本次習作來說,肯定作用重大。
3、有沒有屬于自己家的節日?
也許同學們會說過過生日,其實這就是自己家的節日。另外還有一些紀念日、祭日等。這里面其實是有文章的,孩子必定是孩子,往往對這些事并不怎么去探究。我想,在寫這篇文章前可以讓孩子回家與其父母等對話交流一次。如果他們愿意將自己的對話與交流記錄下來,這樣的文章肯定是有意義。
4、按照自己的心愿設計一個節日,給予學生充分的時空
也就是設計節日可以為自己,也可以為親人,也可以為幫助過自己的人,也可為動物、植物,也可以為讓自己感動的人、事、物,可以為古人,也可為未來的人,可以整個世界的每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設計,我們要給予學生一個非常開放的空間,孩子才能設計好。也就是這次設計,可以讓孩子從內心中明白,這是一次學會關心、學會感恩的一次訓練。
設計節日是一個有話可說的話題,這個話題能夠讓孩子懂得做事要有理有據,要能夠說明人。
《習作一》 篇9
口語交際一
我們的“手拉手”活動
教學目標
1、策劃一次和遠方小學生的“手拉手”活動,商量、討論活動的方案。
2、能有條理、較為具體地說出自己的活動方案。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手拉手”活動的一些資料。
教學過程
一、展開討論,明確目的
1、看課件:中國其他城市的小學生的一些情況。(發達地區的和偏遠山區)
2、你希望自己有一個在遠方的同齡朋友嗎?那如何才能聯系上呢?
3、學生小組討論:用哪些方式才能與素不相識的遠方小學生建立聯系?
可以通過遠方的一個朋友介紹認識;
可以通過爸爸媽媽來聯系;
可以通過媒體來認識;
可以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建立聯系
二、合作討論,匯集精華
1、聯系上以后,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呢?同學合作討論,策劃活動方案。
2、老師到各組聽取方案,參與討論、合作。
3、全班交流活動方案:
A、首先寫信,建立聯系。
B、比較熟悉后,發出邀請,一同參與活動
C、若對方生活困難,我們就對他給予生活上的資助
三、選擇方案,付之行動
1、同學們逐一討論剛才提出的方案,選擇最可行的活動。
2、走好第一步:確定對象,用書信建立聯系。
(杭州市濱江區長河小學 馮琛莉)
習作一
給手拉手的小伙伴寫信
教學目標
1、能通過書信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并把“手拉手”活動開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對活動的打算做具體清楚的描述,同時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已經討論過活動的方案了,今天就開始行動,第一步——寫信,建立聯系。
二、討論內容,激發寫作靈感
1、小組討論:信的內容包括哪幾方面?
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情況(學習、生活,生活的小環境、大環境)
把自己班級策劃的方案詳細地進行介紹。
提出自己認為比較可行的建議。
希望以后能如何進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對方的哪些情況。
三、動筆寫作,開啟心扉
1、寫信方式:
(1)小組合作寫信,分工合作,一人寫一個部分。
(2)自己獨立完成。
2、開始寫信。
3、交流寫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內容:自我介紹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還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補充材料,才能讓對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們的大家庭。
第二課時
一、繼續寫作,在交流中充實內容
1、交流第二塊內容:活動的方案
學生各抒己見,邊討論邊修改,把自己的內容改得更加豐滿。
2、 注意信封的寫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寫收信人所在的郵政編碼,上方寫收信人的地址,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寫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寫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郵政編碼。
(2)注意檢查信的書寫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組合作寫信的同學,把自己所寫的一個部分與其他幾位同學合起來,再讀一讀,一同修改:是否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文章內容是否飽滿。
2、課堂交流。
把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部分文章與大家一同分享。
小組合作寫的文章就把自己組認為比較有新意的語句讀給大家聽。
《習作一》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中心明確。
4.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養成修改習作的習慣。
教學準備:
搜集小時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關物品。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話題。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同學們,大家都會唱《童年》這首歌吧!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會飛的夢,那冬陽下的駱駝隊,那一聲“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師讓同學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
二、明確范圍,簡要指導。
1.指名讀“作文內容”,思考這次作文給我們提了哪幾點要求。
2.拿出事先準備的老照片,圍繞老照片或珍藏的有關引起童年回憶的物品的前前后后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師簡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發現,要有反思……)
②要根據我們農村的特點而展開。要說實話、真話、心里話,可以是釣龍蝦,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幫父母干農活……
三、范文引路,討論寫法。
1.讀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師出示討論題目(先分組討論,然后各組長匯報,師生共同評議、補充)。
(1)文章給人的感覺真實嗎?有意思嗎?有趣嗎?
(2)范文中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里活動的描寫怎樣?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鑒和學習?
(3)“好笑”、“有意思”中蘊涵什么呢?你有體現你個性的有趣的事嗎?如果有請馬上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1.教師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慣例,再次讓學生明確寫作的范圍,并要求在25分鐘內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修改自己的習作。
《習作一》 篇11
本次“口語交際·習作”的編排分別從三個角度為學生提供了建議: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融入自己的感受,說一說,寫一寫。走進音響世界,選擇生活中的幾種音響或聽音響的錄音,發揮想象進行說話或習作。回顧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一)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課前布置學生進行觀察,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種自然現象。明確觀察的任務,要求學生觀察時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觀察的過程變成親近自然的過程,變成欣賞和陶醉的過程。如,觀察一棵樹,建議學生:
看一看。選擇一天中不同的時間認真仔細地看,隨著光線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聞聞樹皮、樹葉,你聞到了什么氣息?想到了什么?
摸一摸。摸摸樹葉的紋理,摸一摸樹枝的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還可以靜靜地在樹下坐一坐,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細致地去感受這棵樹的特點,感受樹的周圍以及生活在樹上的小鳥、知了等小生命的氣息。
課堂上,引導學生就觀察到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進行交流,要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并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二)走進音響世界
教師事先錄好各種聲音,如,自行車鈴聲──“哎唷哎唷”的叫聲──敲門聲──倒茶聲──談話聲──再會聲……指導時,教師播放錄音兩三遍,然后問:
你聽到了哪些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想到了什么?前后聯系起來,發揮想象,來說一說。學生口頭講述后,教師有重點地進行講評,再讓學生進行習作。
教師事先也可錄好沒有一定順序的聲音,如,自來水的滴水聲、開足水龍頭發出的嘩嘩聲、口哨聲、玻璃瓶摔碎的聲音、歌聲、風聲、敲門聲……在眾多的聲音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幾種,編成故事。
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如,把滴水聲想象成“丁冬作響的泉水聲”,把自來水嘩嘩聲想象為“小孩歡快的笑聲”,把摔碎的玻璃聲想象為“勇斗小偷”產生的情節……
(三)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1.回憶暑期生活,思考自己在假期生活中有哪些收獲。
2.小組交流,可以說說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比較有意義,自己有哪些感想或收獲。
3.分組匯報,匯報后師生共同評價。評價要點:是否將暑期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說清楚,表述的時候是否有重點等。
4.當堂進行習作,教師適時指導。
5.教師批改作文后,組織交流評議。
另外,暑假中,教師一般都布置暑期作文,因此,教學時,教師可以有目的地選取若干篇習作讓學生自己來朗讀交流,如,游覽風景名勝的,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的。然后由教師、其他同學共同評價作文中是否將游覽、活動中的感受和體會表達清楚。在講評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再次寫作,從而將暑假中的點滴感受都珍藏起來。
《習作一》 篇12
學習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促進學生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在這次"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組內討論,人人參與
1.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2.學生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可采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3.互聽互評,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4.推薦代表參加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辦法,使發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讀書故事,再引導學生交流別人的讀書經歷.
2.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開展辯論.啟迪思維
1.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也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展開一次辯論.
2.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3.師總結: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我們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大家的發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
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投影出示習作內容:
讀書故事;
采訪記錄;
記一次辯論活動.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謄寫作文,制作小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滿意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收集到的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以"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習作一》 篇13
【課前準備】
1、錄有蟲叫、鳥鳴等自然界聲響的磁帶;繪有動植物生活場景的圖片。
2、或看書或咨詢,收集一些自然界的有趣的現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溫讀文章,牽情入課
1、學生瀏覽課文,回想單元學習主題。
2、課文為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一個個側面。關于大自然,你肯定還知道很多,你想跟大家介紹什么?
指名兩三個同學作比較詳細的介紹。
⑴ 四人組同學互相交流,并選出最值得推薦的準備在全班交流。
⑵ 各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
二、移情自然,極盡想象
1、語言描述:
火海之中集體大逃亡的螞蟻,一只樹虎被樹膠粘住后,其余樹虎輪流喂食;東北狼為了保全狼崽的生命而寧愿自己暴露在獵人槍口下……
課件出示相關情景:墻角的爬山虎、薔薇花,柴房里的織網蜘蛛,風中的小草;浩瀚的大海,無垠的沙漠……
假如,你就是它們或它們當中的一員,在你的身上會發生哪些有趣的、動人的、令人驚奇的故事呢?請放飛你想象的翅膀,作、天馬行空的神游吧。
2、同學們閉上眼睛,趴在桌子上作三分鐘的神游。(可以邊想邊自言自語。)
3、睜開眼睛自言自語:說一說剛才在自然王國中所游歷的經過。
三、同桌互述,分享奇趣
1、教師作要求闡述:把你在自然王國里所看到的景象、經歷的事情以及獨有的感受講給同桌聽。
2、同桌相互敘述,分享故事和樂趣:
有能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向同桌提出所講故事的某些不足,可以幫助同桌修改故事。
四、全班交流,分享評價
1、協作小組推薦本組成員中講的最好的同學來敘述游歷自然王國的經歷。
2、其余同學認真傾聽,相互評價:
評價圍繞以下問題展開:他的故事最令你感興趣的什么地方?哪一點你最欣賞,最值得你學習?是不是運用了聯想與想象,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第二、三課時
一、選擇片段,嘗試習作
1、同學們,你們現在就是神奇的自然王國中一員了,你們就是那可愛又頑強的螞蟻,那孤獨又友善的老蜘蛛,那從地上到天上又到地上走一遭的小水滴。來,拿起你們的筆,把你們經歷中最精彩的片斷寫下來。
2、學生嘗試創寫片斷,教師巡視,尋覓優秀的作品,發現值得提醒的問題。
先寫好的同學自己通讀一遍,發現問題并自我糾正。同桌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二、佳作賞讀,交流評價
1、老師發現,在同學們的筆下,那花鳥蟲魚,那風雪雨霜都成了鮮活的生命。現在請幾位同學把他們的作品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用心聽,想一想他們為什么能寫得這樣好。
2、請作者一一上講臺朗讀他們的片斷。
3、師生共同評議。教師適時引導評價。
三、著手修改,比照賞析
1、相信剛才的欣賞與評價,對大家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請同學們拿起筆,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2、教師進行巡視與指導,發現經過修改后有很大改善的典型。
3、請“修改典型”(第一個環節上來交流的同學除外)上臺朗讀自己前后不同的語句或片斷并簡要解釋這樣修改的原因。
4、教師口頭敘述剛才巡視發現的有嚴重缺陷的病文(為了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選擇教師口頭敘述的方式來開展評價)。請同學們來談談看法,提出修改良策。
四、小組合作,互評互改
1、在四人小組內互相通讀自己的作文,相互提出優點、缺點及修改意見。
2、各自修改。
3、互相將修改前后的語句或片斷讀一讀,肯定修改的可取之處。
《習作一》 篇14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難忘的‘第一次’”。讓學生講講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養小動物,第一次去野營,第一次登臺表演,第一次獲獎,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去外地旅游……進行這一話題的口語訓練,一是讓學生從令人難忘的第一次的事情中受到啟示,感悟人生道理,二是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想想自己所經歷的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從中篩選出難以忘懷、對自己有啟示的事情。進行口語交際時,可以先采用小組交流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相互詢問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并說說自己得到的啟示和感悟到的人生道理。
然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可采用競賽、評選的方式進行。各小組推選出代表,說說自己的“第一次”,說完以后“答記者問”。在整個交際過程中,體現在情境中交流和雙向互動。教師注意從口語表達、交際態度以及思想感情等方面加以指導,達到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本次習作,安排了三個方面的內容,要求學生從中選擇其中一個內容進行習作。
第一個內容是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難忘的“第一次”》為題寫一篇習作;第二是選擇你有所感觸的事物寫一寫;第三是看漫畫《假文盲》,寫感想,題目自己定。習作可采用如下環節進行:
一、明確要求
本次習作的要求是寫清楚事情的經過或事物的特點,寫出從中獲得的啟示或感悟;觀察漫畫,把作者的意圖和自己的想法寫下來,題目自定。
二、寫前準備
根據本次習作要求,可讓學生自選習作內容,確定習作對象,認真回憶,仔細觀察,做到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三、寫前交流
全班可圍繞下列問題進行討論:你選擇了什么習作內容?你準備從幾個方面來寫清楚事情的經過或寫出事物的特點?你準備采用怎樣的方法表達你所獲得的啟示、感悟和想法?如果寫《難忘的“第一次”》,學生可以思考:“第一次”經歷了哪些過程?可以按什么順序把“第一次”的經歷寫清楚?運用什么表達方法寫出自己獲得的啟示?
四、習作指導
先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組課文的寫作特點,可以自己最喜歡的一篇課文為例,談談作者是怎樣把事情的經歷寫清楚的,或把事物的特點寫鮮明的,運用了怎樣的方法表達了自己的感悟?如,《桃花心木》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闡明了“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人生哲理;《頂碗少年》運用了首尾照應的寫法,作者通過難忘頂碗少年,難忘頂碗少年的演出,突出了他從這場演出中受到的啟示。
習作指導后,學生可以現場練寫。
五、互相評改
寫完以后,同學之間互相評改,通過評改,讓所寫事情的經過更清楚,特點更突出,獲得的啟示更深刻。評改時,可先分小組相互評改,教師巡回相機指導,重點引導“寫清楚事情的經歷”“寫出事物的特點”“運用恰當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悟”等方面。然后各小組推選優秀的習作在全班展示,相互學習,共享習作的喜悅。
《習作一》 篇15
課 題
口語交際·習作一
課 時
1
教
學
目
標1.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2.學會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3.根據交流的情況,選擇一項進行習作。4.通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重
點學會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具
題板
難
點
學會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揭題導入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課文,課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我們生活在這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們也時時在觀察大自然的美景,傾聽大自然的各種音響,在觀察和傾聽的過程中浮想聯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自讀提示,明確要求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一”各板塊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分別是什么。2.師生共同確定每一項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說清楚。走進音響世界:說說自己聽到的各種各樣奇特的大自然的聲音。回顧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說說自己暑假游覽的風景名勝及自己的感受,特別說說在游覽欣賞過程中的聯想和想象。分塊討論,組內交流1.學生自選某一方面內容,按要求進行準備。2.同桌或分類進行組內交流。示范帶動,交流評價1.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交流。2.選擇同一項內容的同學合作向全班匯報。為增強趣味性,選擇第一項的同學可戴頭飾合作交流。3.評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后的感受。自讀“口語交際·習作一”各板塊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分塊討論,組內交流同桌或分類進行組內交流。
板
書
設
計
口語交際·習作一
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說清楚。走進音響世界:說說自己聽到的各種各樣奇特的大自然的聲音。回顧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說說自己暑假游覽的風景名勝及自己的感受,特別說說在游覽欣賞過程中的聯想和想象。
學 生 達 標 情 況
班 級
上 課 人 數
達 標 人 數
達 標 率
矯 正 后
達 標率
5.1
36
34
97%
100%
教
后
記
缺點:分塊討論,組內交流,部分同學交流不出實際的東西。優點: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課 題
口語交際·習作一
課 時
2
教
學
目
標1.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2.學會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3.根據交流的情況,選擇一項進行習作。4.通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重
點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具
題板
難
點
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交流談話,激趣導入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交談興很濃,仿佛自己走進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學們也有了寫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獨特感受寫下來。這節課我們就來加工整理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選擇其中的一項,展開聯想和想象,然后寫下來,一定能成為一篇佳作。選材命題,明確要求(1)選擇話題,確定材料。選擇“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走進音響世界、回顧暑假生活”三個話題中的一個,確定寫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寫的內容,這次主要以瀏覽風景名勝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為主。(2)大膽構思,精巧命題。簡單交流本組課文的題目,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師生共同討論出一些題目:我是一棵樹小樹與鳥的對話雪的自述大自然的聲音蟋蟀在唱歌聽雨游……(3)習作要求。(投影出示)學習本組課文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寫景的文章,注意選取獨特的視角,放飛想象的翅膀。記事的文章,注意有順序地把事情的經過記敘詳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記敘清楚,語句通順,感情真切。試寫初稿,進行修改(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2)學生完成初稿,進行自我修改。(3)組內互讀互改。朗讀賞析,交流評議(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位同學,教師作適當調整,分三大類由學生朗讀,引導學生進行賞析。(2)學生交流評議。(3)教師點評。特別要肯定習作中體現出的“獨特感受”,恰當地運用聯想和想象。再次修改,謄抄習作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清楚認真地抄寫在作文本上。選擇話題,確定材料大膽構思,精巧命題學習本組課文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試寫初稿,進行修改朗讀賞析,交流評議再次修改,謄抄習作
板
書
設
計
口語交際·習作一
寫景的文章,注意選取獨特的視角,放飛想象的翅膀。記事的文章,注意有順序地把事情的經過記敘詳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記敘清楚,語句通順,感情真切。
學 生 達 標 情 況
班 級
上 課 人 數
達 標 人 數
達 標 率
矯 正 后
達 標率
5.1
36
35
95%
100%
教
后
記
優點:選擇話題,確定材料。試寫初稿,進行修改同學們做的較好。
缺點:謄抄習作時個別同學較潦草。
《習作一》 篇16
學習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2.學會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根據交流的情況,選擇一項進行習作。
4.通過交流與討論,發現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音響的錄音。
學生:1.觀察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或者是一種自然現象。
2.準備自己游覽風景名勝后的照片與及相關文字資料。
3.交流第一項內容的同學可以制作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揭題導入
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課文,課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我們生活在這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們也時時在觀察大自然的美景,傾聽大自然的各種音響,在觀察和傾聽的過程中浮想聯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
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一”各個內容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分別是什么。
2.師生共同確定每一項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
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說清楚。
走進音響世界:說說自己聽到的各種各樣奇特的大自然的聲音。
回顧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說說自己暑假游覽的風景名勝及自己的感受,特別說說在游覽欣賞過中的聯想和想象。
分塊討論,組內交流
1.學生自選某一方面內容,按要求進行準備。
2.同桌或分類進行組內交流。
示范帶動,交流評價
1.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交流。
2.選擇同一項內容的同學合作向全班匯報。為增強趣味性,選擇第一項的同學可戴頭飾合作交流。
3.評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后的感受。
第二、三、四課時 習作
(二、三課時)
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交談興很濃,仿佛自己走進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學們也有了寫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獨特感受寫下來。
這節課我們就來加工整理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選擇其中的一項,展開聯想和想象,然后寫下來,一定能成為一篇佳作。
選材命題,明確要求
(1)選擇話題,確定材料。
選擇“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走進音響世界、回顧暑假生活”三個話題中的一個,確定寫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寫的內容,這次主要以瀏覽風景名勝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為主。
(2)大膽構思,精巧命題。
簡單交流本組課文的題目,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師生共同討論出一些題目:
暑假游覽 青蛙王子的歌聲 我是一棵樹 鳥兒與小樹的對話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聲音 聽雨 ……
(3)習作要求。(投影出示)
學習本組課文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寫景的文章,注意選取獨特的視角,放飛想象的翅膀。
記事的文章,注意有順序地把事情的經過記敘詳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記敘清楚,語句通順,感情真切。
試寫初稿,教師指導
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交流評議,進行修改
(1)學生完成初稿,進行自我修改。
(2)自主約定,同學兩人互讀互改。
(3)教師從學生中選擇一兩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教師點評,特別要肯定習作中體現出的“獨特感受”,恰當地運用聯想和想象,指導修改
再次修改,謄抄習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清楚認真地抄寫在作文本上。
(四課時)
提出任務,明確要求
教師提出本節課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再次弄清習作要求以及本次批改的內容和要求。
優劣搭配,分發習作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優生和學困生的習作進行交互搭配,既優生改學困生的習作,學困生改(學習)優生的習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批改。
交流賞析,指導評議
(1)批改人之間相互交換批改情況,討論習作中發現的問題。
(2)學生推薦或教師選擇一兩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引導學生賞析。
(3)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