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1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實驗小學 陳興杰
[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充滿濃郁現代氣息的傳說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課文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充滿童貞童趣的語言滲透了謙虛、從善如流和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人本理念。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教材的潛在優勢和學生中的人文資源,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與小牧童的話進行對比感悟,在讀一讀、想一想、評一評、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設計特色]
彌補缺失,取舍文本;對比感悟,啟思立新。
[教學目標 ]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智慧樹樂園掛圖、多媒體課件及我國名畫家的作品、學生給畫配話的練習單。
[教學過程 ]
第 一 課 時
一、激趣啟思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讀他們的名字,去掉拼音讀“戴”:咱們班有姓“戴”的嗎?(如果沒有,建議學生回去可以調查一下周圍的人。)
3.了解戴嵩嗎?指名說說,教師出示“我知道”的內容。
4.(板書:畫家 牧童)齊讀:你發現了什么?(“畫家”兩個字寫得大“牧童”兩個字寫得。 猜猜我為什么這樣寫?(因為戴嵩是大人,是畫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
[一大一小書寫課題,意在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探究的欲望,為下文提升文本價值奠定基礎。]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輕聲讀課文,劃出生字,反復地多讀幾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認”的游戲:一個人拿卡片,另一個人讀生字,遇到不會的放在一邊,同桌互相幫助識字,看哪組合作的最好。
3.指名當小老師領讀:帶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詞語、打亂順序讀生字。
4.猜猜找找的游戲:請你根據老師的表現猜一猜,找到相應的生字.
注:字謎──黑土
動作識字──戴 拱 翹 抹
體驗識字── 一個人常常因為做錯事或有缺點而感到不好意思.
5.參加“智慧樂園”: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摘到智慧果嗎?
[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鞏固識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利于提高識字效率。]
6.寫字:抹、擠、拱、批評、決
。1)觀察體會: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你們想讓老師指導寫哪個字?學生自由選擇。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對于寫得好的學生獎勵一面小紅旗,并全班展示寫得好的字。
三、對比感知
1.檢查讀文,師生共同評議,重點糾正字音和難讀的句子。
2.默讀課文,思考:對于戴嵩的畫,大家是怎樣評價的?
(1)出示商人、教書先生和牧童的話,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結合插圖學生想象:其他人會說些什么?相機理解“紛紛稱贊”。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現,引導學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畫技的高超。]
3.大家為什么紛紛稱贊戴嵩的畫?輕聲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1)怎樣讀才能讓人感覺戴嵩是著名的畫家?學生練習讀、指名選擇喜歡的句子讀、教師范讀、分組讀(追問:你為什么這樣讀?)
。2)重點指導這兩句話: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戴嵩的畫畫得好。)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細筆輕描,很快就畫完了。(戴嵩畫得很快。)
(3)師:你們看,漢語中的“一”多神奇!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夸夸它嗎?
[在對比感悟中加深體驗,適時進行語言訓練,利于提高學生感知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總結思考
大家對戴嵩的畫贊不絕口,在這種情況下小牧童卻說他畫錯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第 二 課 時
一、舊知導入
1.上節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嗎?師生對口形猜字,開火車讀生字。
2.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對于戴嵩的畫,大家贊不絕口,可是小牧童卻擠進人群大聲喊,(喊什么?)指名讀、男女分組讀、齊讀.
二、讀文品悟
1.聽到小牧童這樣喊,圍觀的人什么反應?結合插圖想象當時的情形:人們又會說什么?
2.戴嵩是怎么說怎么做的?輕聲讀課文5.6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戴嵩和牧童的對話: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指導讀、范讀、評議讀、表演讀。
4.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全文:教師和學生共同表演,其他學生可以當觀眾,也可以當圍觀的人。
[通過牧童和圍觀人態度的對比,在多種朗讀中感受文本,體會出牧童的實事求是和戴嵩的謙虛。]
5.深入思考
。1)讀到這里,你想說點什么?想對誰說?指名任意說。
。2)課題這樣寫合適嗎?(教師重新寫“牧童”,字的大小和“畫家”一樣大。)
[在學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此時改寫課題水到渠成。]
律動:配樂欣賞中國畫家的作品。(其實在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著名的畫家,下面讓我們在輕松的音樂中休息一下,欣賞欣賞他們的作品.)
[融律動和中國畫的欣賞于一體,拓展了文本資源,使學生感受到了藝術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點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和李苦禪的《鷹》,請學生為他們的畫配上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能寫幾句都行,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寫話訓練在低年級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學生自主選擇內容,削減了寫話的難度,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利于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
四、規范寫字
重點指導“兄、呆、商、購、價錢”
1.學生認讀生字,描摹體會:你發現了什么?
2.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重點指導難寫的字。
3.學生練習書寫,互相評價,教師展示學生作業 。
五、總結建議
畫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網上向牧童挑戰他認為兩牛相斗的時候,尾巴翹起說明牛心情好,這樣更容易斗贏,想了解具體情況嗎?有條件的同學可以上網查查有關的資料。
[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將文本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延伸,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教學是最富個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創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悅的心靈享受。本節課的設計我力求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1.自主探究求發展。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整節課我從交流入手,努力營造和諧平等的對話環境。首先我創設了自然生動的教學情境,以“介紹兩位新朋友”為切入點,打破常規寫課題,激發學生讀文的探究欲望。識字中以游戲和活動為主,注意聯系學生以往的識字經驗和生活經驗,通過開展“你指我認、當小老師領讀、猜猜找找、參加智慧樂園”等活動,充分激發孩子主動參與識字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另外在朗讀環節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引導他們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讓他們在讀、說、評、演中進行充分的角色體驗,用原生態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讀文,進一步體會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敢。
2.對比感悟促深化。
上這節課的初衷緣于讀文時的一種感動,不僅為戴嵩向牧童請教的虛心和從善如流感動,更為牧童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誠勇敢、實事求是的態度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價值取向上我稍稍傾向了后者。
之一:一大一小書寫課題,突出大畫家和小牧童,后來在文本解讀時我和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與文本交流直接對話,又重新書寫課題,讓學生感悟到牧童雖小但精神可佳,教師有在學生的建議下改寫課題。
之二:我結合插圖讓學生大膽想象人們的紛紛稱贊和“呆住了”的空白處,使學生在對比評價中更深體會到牧童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多么難能可貴!
之三:在結課時我又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把更具挑戰性的問題拋給學生,并建議他們可以上網繼續查找相關資料.這樣,把學習的領域拓寬到課外,進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會價值,充分體現語文了學科的人文性。
3.自由寫話揚個性。
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最大特點是識字量大,認寫分開。崔巒先生多次強調:到了二年級應該強化寫的訓練。本節課我用大量時間進行了寫字和寫話訓練。寫字上重點引導學生觀察體會,掌握字的構字規律和間架結構,教師根據學情相機指導,最后通過自評、互評和師評展示學生作業 ,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寫話訓練我主要展示我國著名畫家的作品,尤其讓學生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和李苦禪的鷹,然后結合自己的感受給畫配話。但是低年級寫話訓練要求不高,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能寫幾句就寫幾句,不會寫的字還可以用拼音代替。這樣逐步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成就感,為向中年級過渡打下良好的基礎。
。ㄔ瓌撟髌罚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敢于挑戰,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點:
多種方法識字,寫字,圖文結合有感情朗讀,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我國現代名畫家的作品。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⒄n前互動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說說你喜歡什么動物?現在我們來玩個猜謎語的游戲吧!猜一種動物。(出示課件)
你們知道嗎?在我國現代畫家中,不少人就是以畫動物而聞名的。(出示課件)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李苦禪畫鷹……還有一位畫家,他也特別喜歡小動物,他畫的是什么呢?(出示課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故事。做好上課的準備了嗎?
(二)、直接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畫家和牧童》這一課,伸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齊讀課題?纯蠢蠋煹陌鍟,你發現了什么?
激趣:是!老師為什么要這樣板書?畫家和牧童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請小朋友們打開書翻到95頁。聽清老師的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上自然段。
(三)、初讀課文,游戲識字
1、小朋友們讀書很認真,不過這一節課的生字很多,足足有13個。有沒有信心挑戰?(課件)同桌互相讀一讀詞語,如果同桌有讀不準的,請你教教他。
2、檢測:誰敢接受挑戰?指名一人讀一行詞語(出現錯誤隨時糾正領讀,并領讀全班同學,齊讀。
3、游戲識字:字音讀準了,我們來玩個“給偏旁找朋友”的拼字游戲。聽清游戲規則:偏旁和好朋友藏在信封里,你和同桌合作,看看能拼出哪些生字寶寶?拼完以后組個詞讀一讀。(指名兩個孩子上講臺拼,老師巡視指導下面的孩子。)
拼完以后,檢測臺上孩子拼生字的情況:你們拼出了幾個生字?來,你組個詞領著大家讀一讀。(一個孩子領讀一個,還有三個生字,誰來領著大家讀一讀?)
4、重點識字:購。小朋友們在給偏旁找朋友的過程中,記牢了生字。現在有個生字寶寶想和你們交朋友。
(1)(出示課件)它是誰?師:“購”是個形聲字,左邊的貝字旁表示和錢有關,右邊的“勾”字表示字的讀音。
。2)想想你還在哪里見過購字? (出示課件)這是商場里的廣告,一起讀一讀吧!
師小結:只要留心,我們在生活中也可以認識很多字。
。3)(出示課件)小朋友們再想想:“哪些字的右邊也有勾?老師說,學生猜一猜(課件)有水就是?對,水溝的溝。木字也來湊熱鬧,這個字讀什么?組個詞。左邊有金還是?對,鐵鉤的鉤。左邊有貝能?購買,購物。
小結:形聲字多有趣呀!看偏旁就知道它的意思了。來,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一寫“購“字。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字會認了,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送回課文中,開火車讀一讀課文。看誰能把生字寶寶記得最準最牢?其余小朋友一定要認真聽,如果他有讀錯的地方,一會兒請你幫他指出來。
讀完了課文,現在你中這位大畫家是誰了嗎?(出示課件,并配音樂)老師聲情并茂講故事:傳說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請他作畫,畫什么呢?他沉思了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只見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又輕筆細描,很快就化成了。圍觀的看了,紛紛夸贊!
(五)、細讀課文,學習運用
1、指名讀一讀稱贊戴嵩的兩句話。(出示課件)評價學生的朗讀(關注了感嘆號,抓住了重點詞等)引導學生讀出稱贊的語氣。
2、請大家再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這次加上后面的提示語(齊讀)小朋友們,你們發現這兩個紅色字體的詞語?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像這樣兩個意思一樣或者相近的詞語叫“近義詞“。
3、贊揚的近義詞你還知道哪個?評價:你們積累的詞語真多呀!
4、如果你也在圍觀的人群中,你會怎樣夸贊戴嵩?
5、真是紛紛夸贊!此情此景,我們可以用上這樣的句式來形容:(出示課件)齊讀:戴嵩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那,戴嵩的畫一畫好,就……。誰還能用上一……就……說一句話?
。⒈硌堇首x,隨文識字
過渡:就在大家紛紛稱贊戴嵩的時候,一個不同的聲音出現了。大家自由朗讀5,6自然段。注意人物的語言和說話的語氣。
1、指名兩個孩子,分角色讀一讀戴戴嵩和牧童的對話。(一邊讀老師一邊指導讀出戴嵩和藹的語氣,以及牧童問的語氣。)
2、如果加上動作讀一讀就更生動了!再指名兩個孩子分角色加上動作讀一讀。引導學生:想一想加上什么動作會更有趣?
3、現在我們加上動作一起來演一演吧!老師是戴嵩,你們是小牧童。提醒學生加上有趣的動作。
4、小牧童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怎么對牛這么了解呀?
5、我戴嵩真沒有見過兩牛相斗的情形!真是慚愧。ɡ蠋熥龉笆值膭幼鳎憾嘀x你的指教!
(1)老師做這個是什么動作?用書上的詞語說。(貼上畫家拱手的圖片)介紹拱手:拱手也叫作揖,是從我國古代開始的一種禮節,表示對對方的一種感謝和敬意。來,加上動作齊讀最后一段,讀出戴嵩對牧童的感謝和敬意。
。2)現在你們該明白為什么“拱”字是提手旁了吧?來,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一寫“拱”字。(拱也是形聲字,左邊表義,右邊表聲。)
(七)、總結課文
從我們的朗讀和表演中,你感受到戴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小牧童呢?(貼小牧童的圖片)
師小結:是!小牧童敢向大畫家提出意見,真是了不起!我們可不能小看了他。來,一起把牧童兩個字改大一些。再次齊讀課題。
(八)、梳理規律,指導寫字
學完了小故事,寫好字也是本節課的重要任務。
1、出示生字:(擠,抹,拱,批,評)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寫好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應該注意什么?
2、除了注意左窄右寬,左右兩邊的高矮,還應該注意什么呢?(課件)仔細觀察這個“擠”字的一撇和一提,你發現了什么?
3、這在書法上叫穿插和避讓!捌病贝┎宓搅恕疤帷钡南旅妫釣榱俗屢蛔屗,剛剛出頭。寫字的時候注意到穿插和避讓,我們的字會更緊湊更美觀。(課件)(一起讀一讀寫好字的三看標準)
4、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一寫擠字。示范書寫(提醒學生;用三看的標準提醒老師)
5、書生在田字格書寫兩個擠字。(老師提醒坐姿:身正,肩平,足安)
6、展示評價學生的書寫,用三看的標準來評價,并獎勵小花,對照自己的書寫,不滿意的修改一下。
7,用剛才學習的寫字的方法,書寫其余的幾個有穿插和避讓的生字。(依然提醒學生坐姿:身正,肩平,足安)
。ň牛、總結本課的收獲
學習就要這樣,不僅要嘗試,還要邊學邊用!希望以后的每一次學習你們都能有收獲!
板書設計:
畫家和牧童
購
(畫家拱手的圖片) 拱
擠 (牧童的圖片)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分角色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說說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畫家?牧童呢?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
2、出示生字游戲識字。
3、出示課文的新詞,認讀詞語。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把詞語涂好。
4、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讀自悟。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個著名畫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隨學生回答朗讀感悟有關句子:
⑴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理解“觀賞”,用“一……就……”說話練習。
⑵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換種說法說句子:看畫的人都點頭稱贊的,有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說說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
、谴麽猿了计,決定畫一幅《斗牛圖》。
理解“沉思”“片刻”,教學多音字“斗”
、人粫䞍簼饽磕,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教師用簡筆畫理解“濃墨涂抹、輕筆細描”,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練習。
(5)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
說說“夸贊”的近義詞。
(6)“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贊道。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贊揚道。
抓住“絕妙之作、活、神筆”,讓學生明白戴嵩的畫技超群。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這兩句話。
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小組派代表展示朗讀成果。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抹、擠、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點指導“抹”。
2、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游戲引路,復習鞏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四自然段
二、朗讀感悟最后兩段。
1、看圖說說牧童是在什么情況下指出畫家戴嵩畫錯的。
2、默讀課文,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如:寫“戴嵩”謙虛的句子:
。1)這時,戴嵩吧牧童叫到跟前,和藹地說:“……”
抓住表情、稱呼,可以看出他的虛心。
(2)戴嵩挺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
同樣抓住表情、動作體會戴嵩的虛心。
寫“牧童”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句子:
“畫錯啦,畫錯啦!”……
3、分角色朗讀。
4、人們聽了牧童的話和戴嵩的表現,會說些什么?
5、學了課文,練習自己的體會,說說自己向對誰說什么?
如:我想對牧童說:“……”
三、自由誦讀課文。
四人一組,合作練習,再表演朗讀評議。
四、拓展
我國還有很多有名的畫家,你知道嗎?
五、寫字指導
“商”字要跟“摘”字的右半邊區別,寫字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寫,然后作點評。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簡說
戴嵩身為著名畫家,地位可謂十分尊崇。在不絕于耳的贊美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而戴嵩卻從善如流,既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又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伽俐略敢于挑戰亞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膽識!小小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從,實事求實,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人非圣賢,孰能無錯?文壇巨匠蘇東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談,萬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無法解答"兩小兒辯日"的尷尬,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崇高與偉大。戴嵩身為著名畫家,地位可謂十分尊崇。在不絕于耳的贊美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現的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畫家與牧童間的故事吧!
二、識字寫字
1.初讀課文找出生字。
2.交流識記的生字。
(1)偏旁歸類識字:抹-批-拱 慚-愧
。2)加偏旁識字:區-驅 共-拱
。3)換偏旁識字:溝-購 繩-蠅 漸-慚 瑰-愧
。4)看字形識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聯系生活識字:"價"超市里寫有"天天平價"。"購"鎮上的糧站墻上寫有"收購玉米"幾個字。
3.交流生詞。如:夸贊 稱贊 贊揚 和藹 慚愧觀賞 沉思 濃墨涂抹 輕筆細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2)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3)"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用!
(4)"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5)"畫錯啦,畫錯啦!"……這聲音好像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寫字指導。
。1)"我的發現"。"抹、擠、拱、批"這四個字都有提手旁。寫"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來;寫"擠"字,把提手旁和"整齊"的"齊"合起來;寫"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來;寫"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賽"的"比"合起來。"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邊,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樣。"價"字有三個撇,最后一撇一前兩撇寫法不同。"錢"字和"淺"只是左邊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導。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寬下窄;"兄"的最后一筆要圓潤舒展;"呆"下面部分的豎要寫在豎中線上。錢:左短右長,重點指導金字和斜鉤的寫法。購:"寶貝"的"貝"字和"勾畫"的"勾"字都寫得瘦長一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
寫課題"畫家"二字寫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寫得小一些。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寫課題?學生自由發表看法。教師設疑,引導讀書:這個人人敬佩的大畫家卻對小牧童連連拱手道謝,說:"多謝你的指教。"這是怎么回事呢?快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讀感悟
1.初讀,整體感悟。
。1)自讀。課前自主朗讀課文,勾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用簡短的話寫下你的朗讀體會(可以在課文中批注)。
。2)朗讀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讀和讀書體會。
(3)根據以上交流,再讀全文,想想故事中誰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為什么?
2.看圖,重點朗讀感悟。課文的人物對話描寫得很生動,文中還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圖。要充分利用課本,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腦,發揮學生的聯想,想象來感悟課文,品讀課文。
。1)出示課文插圖,在文中找出圖中不同的人說的話,仔細讀一讀。
。2)圖上的哪個人是大畫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3)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圖中的故事。
。4)對比,感悟人物品質。戴嵩--牧童年齡不一樣: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地位不一樣:一個是畫家,一個是牧童。生活不一樣:一個畫畫,一個放牛。品質不一樣:一個謙虛,一個勇敢、實事求是。
3.領悟內容,誦讀全文。
(1)學了課文,聯系你的體會,你想對誰說什么?如:我想對戴嵩說:真佩服您!您的畫畫得多好。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您又是那樣謙虛,一個大畫家還虛心向一個牧童請教。我想對牧童說: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畫家提意見。你也很會觀察,斗牛的情形你記得清清楚楚。
。2)帶著各自對課文的體會,自由誦讀全文。
三、積累運用
1."一"的本領真大。自然數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們漢語中的"一"的本領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別的詞語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豐富極了,不信,你讀讀下面的句子:
。1)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說明畫家的動作很快。)戴嵩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說明他的畫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請你舉出這樣的例子,也來夸夸我們漢語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國好多有名的畫家。你知道嗎?讀一讀,看一看,欣賞一下名畫家徐悲鴻畫的馬,你會感覺到什么呢?給他的圖配幾句話吧。
四、實踐活動
開一個"人無完人"的故事會。課外懼能說明"任何人都不會是完人,都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的故事,自己讀一讀,并和同學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
2.華羅庚的故事(《自學成材的華羅庚》)小時候的華羅庚,有一次,讀了一本數學書后,問他的老師:"這本書中有站不住腳的地方,我能批評書中的錯誤嗎?"老師說:"當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錯誤。"
3.漫畫。一位雕塑家公開展出他的藝術品--馬,并懸賞給他指出錯誤的人。許多人紛紛前去,都敗興而歸。一位盲人上前去摸,發現這匹馬的頭是向后轉的,可是馬的脖子上卻沒有"皺紋"。他的發現讓雕塑家大吃一驚!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分角色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說說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畫家?牧童呢?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
2、出示生字游戲識字。
3、出示課文的新詞,認讀詞語。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把詞語涂好。
4、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讀自悟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個著名畫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隨學生回答朗讀感悟有關句子:
⑴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理解“觀賞”,用“一……就……”說話練習。
、啤】串嫷娜藳]有不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換種說法說句子:看畫的人都點頭稱贊的,有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說說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
⑶ 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
理解“沉思”“片刻”,教學多音字“斗”
、取∷粫䞍簼饽磕,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教師用簡筆畫理解“濃墨涂抹、輕筆細描”,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練習。
、伞^的人看了,紛紛夸贊。
說說“夸贊”的近義詞。
⑹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贊道。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贊揚道。
抓住“絕妙之作、活、神筆”,讓學生明白戴嵩的畫技超群。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這兩句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 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⑵ 小組派代表展示朗讀成果。
、恰∵x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抹、擠、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點指導“抹”。
2、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游戲引路,復習鞏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四自然段。
二、朗讀感悟最后兩段
1、看圖說說牧童是在什么情況下指出畫家戴嵩畫錯的。
2、默讀課文,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如:寫“戴嵩”謙虛的句子:
⑴ 這時,戴嵩吧牧童叫到跟前,和藹地說:“……”
抓住表情、稱呼,可以看出他的虛心。
⑵ 戴嵩挺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
同樣抓住表情、動作體會戴嵩的虛心。
寫“牧童”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句子:
“畫錯啦,畫錯啦!”……
3、分角色朗讀。
4、人們聽了牧童的話和戴嵩的表現,會說些什么?
5、學了課文,練習自己的體會,說說自己向對誰說什么?
如:我想對牧童說:“……”
三、自由誦讀課文
四人一組,合作練習,再表演朗讀評議。
四、拓展
我國還有很多有名的畫家,你知道嗎?
五、寫字指導
“商”字要跟“摘”字的右半邊區別,寫字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寫,然后作點評。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本文根據楊學良作品改寫,而楊作又根據蘇軾《東坡志林》創作.文本通過記敘牧童指出戴嵩的《斗牛圖》畫錯了而畫家真誠接受的事情,贊揚了牧童敢于批評和畫家虛心接受的優秀品德.
文章的重點之一是畫家繪畫水平的高超.為了突出這個重點,作者不惜筆墨,集中一二三四段,從多種角度反復渲染,這為教師建立第一個教學板塊,訓練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和句子進行體會提供了基礎.
文章的另外一個重點是牧童對畫家的批評以及畫家對待批評的態度,這是第二個教學板塊.這個重點集中在兩種對比之中,一是牧童與其它圍觀者對畫家作品的態度,二是畫家與其他圍觀者對牧童批評畫家作品的態度.
學情分析:
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文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教師可布置學生搜集戴嵩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懸殊差別, 從而為學文做好鋪墊.教學應確立以下原則:以詞語和句子為主要認知對象,以感悟和體驗為主要認知目標,以感情朗讀為主要訓練形式,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表演為主要努力方向.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圖文結合閱讀理解,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
1,板書課題:畫家和牧童
("畫家"寫的大些,"牧童"寫的小些)
(齊讀課題) 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寫課題
(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2,一位詩人人敬仰的大畫家,以為是不知名的小牧童,它們之間還有故事呢
二,初讀:
1,自已小聲讀課文.要求不指讀,不讀錯字,不加字添字.
2,展示:指名一組朗讀.
3,認字:(幻燈出示)(1)小老師領讀;(2)交流識字方法;(3)開火車檢查.
4,認詞:自讀,指名讀,齊讀.
5,重點朗讀:濃墨涂抹,輕筆細描.
三,學習1-2段:
1,通過朗讀大家能說出大畫家的名字嗎 板書:戴嵩
2,你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介紹一下呆宋嗎 (生說,幻燈出示)
誰來變變魔術,把"戴嵩"放到句子前面去
引: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不同的兩句話都在告訴我們帶送是個——著名的畫家.
3,輕省讀1,2段,找一找從那里感受到他是著名的畫家,用——畫出來.
出示: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怎樣讀好她
用"一……就……"說話.
出示"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有不懂得地方嗎
感受到什么
感情朗讀一,二段.
四,學習3-4段:
過度: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大家自己獨獨3-4段吧.
師:商人怎么評價,誰來讀
怎樣算"絕妙之作"呢
就是,這才是稱贊別人呢!(板書:稱贊)請你用曲線畫下來.
教書先生又怎樣說 (指名讀)(板書:贊揚)請你畫下這個詞.
課文中還能找到和這兩個詞意思一樣的另一個次嗎 (夸贊)
書上說"紛紛夸贊",怎么才兩個人夸贊呢 (學生想向過路人,朋友,家人,,,評價戴嵩的畫)
原來這才是紛紛夸贊呀!
五,學習5,6段:
1,就在這時發生什么 (出示課本圖)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2,讀一讀牧童的話.為什么這樣讀 (指名朔)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真象炸雷一樣.
3,再看圖,圖上人們有什么表現 你想到什么
4,戴嵩的做法出人意料,誰來讀
分男女生讀5,6段
讀到這兒你想說什么
師總結:畫家和木桶都很了不起.(板書:了不起)
六,通讀課文,感受品質:
分小組演讀.
七,正像穩中所說得那樣,戴嵩特別喜歡畫牛,他畫的牛特別有名,課后"我知道"給大家做了介紹.
課下同學們可以交流一下名畫家的指示.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7
【課時目標】
1、會認生字:戴 價 購 墨 抹 。
會寫生字:商 抹 決 價 錢 購 。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的著名。
3、積累稱贊畫技高超的詞句。
【重點難點】會認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的著名。
【流程預設】
一、情境導入
課前談話:小朋友,你喜歡畫畫嗎?上課前,咱們先來欣賞一幅非常有名的國畫。
簡介:這是一幅《斗牛圖》,畫的是兩頭牛搏斗的驚險場面。這幅《斗牛圖》被視為絕世佳作,珍藏在中國臺北的故宮博物院里。畫這幅畫的就是唐朝著名大畫家戴嵩。
你聽懂了什么?
(學習:戴 嵩)
。ń翌}讀題)
二、通讀,了解大意
1、課前我們已經讀過課文了,現在請大家再大聲地讀讀課文,看誰把生字寶寶讀準了,把句子讀通順了。
(自由讀)
2、誰愿意把書讀給大家聽?其他小朋友要仔細聽,會聽才會學習。
3、他們哪兒值得你學習?
4、咱們讀了這么多遍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5、引專題:這節課,咱們就先去感受這個畫家的著名。
三、專題研讀:著名
1、請同學們細細品讀課文的第1-4小節,邊讀邊想: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
2、出示:
、拧∷漠嬕弧^賞。
自由讀,(抽)說說理由。(吸引人,讓人很欣賞,給人美的享受)──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啤】串嫷娜藳]有……購買。
抽讀,為什么這么讀?──學著他的樣子來讀一讀。齊讀──誰再來讀?
(我聽到你花了大價錢去購買戴嵩的畫)誰還想花更大的價錢去購買?抽讀──花了大價錢就一定買得到嗎?你是從哪體會到的?──太奇怪了,為什么這些人要這樣爭著去購買?
。ㄕ滟F,受人喜愛,很多人……)
3、把自己的這些感受讀出來!配樂齊讀1~4小節。
4、你還從哪看出戴嵩是很著名的畫家?
5、出示:
一會兒……一會兒……夸贊。
抽讀──點撥:濃墨涂抹、輕筆細描,出示國畫圖理解詞義──現在我們再來讀好句話。(齊讀)──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快、熟練、高超)──你看到了怎樣的斗牛圖(栩栩如生、活靈活現)?──3次引讀。
6、你聽到了誰的夸贊?
、拧≮s緊當當商人和教書先生稱贊稱贊這幅畫吧!
(自由讀)
、啤∧奈恍∨笥严葋矸Q贊?(你是?)──誰還想來稱贊?(你是?)──我們也來學著他的樣子來稱贊稱贊。
7、拓展:小朋友,如果當時你也在看戴嵩畫畫,你會怎么稱贊?
。蕚洌赫酒饋恚覀円瞾砑娂娍滟潯#
8、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再讀1~4自然段,再去感受這位大畫家的著名吧。
四、拓展訓練
有許多畫家以畫動物而聞名,齊白石畫的蝦,徐悲鴻畫的馬,李苦禪畫的鷹,課后大家可以去收集這些畫家的畫欣賞欣賞。
五、復習字詞 規范寫字
1、1~4自然段中的生字寶寶迫不及待地走出課文,帶著新伙伴一起想考考你們呢。
2、你們看,這節課要我們寫的生字寶寶和我們見面了,打招呼:“商 抹 價 決 錢 購”。
3、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4、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重點指導難寫的字:商 抹 購 。
5、學生練習書寫,互相評價,教師展示學生作業。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戴”等13個生字,會寫“兄”等12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戰,又要謙虛謹慎。
4.培養收集資料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積累有關夸贊戴嵩畫技高超的詞語和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插圖展開想像,引導學生懂得要敢于挑戰,也要謙虛謹慎。
課前準備:
1.老師準備生字卡片。
2.老師準備戴嵩的《三牛圖》和《歸牧圖》。
3.學生搜集我國畫動物的畫家的作品。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
(出示《三牛圖》和《歸牧圖》)小朋友,老師讓大家欣賞兩幅名畫,一幅叫“三牛圖”,一幅叫“歸牧圖”?戳诉@兩幅畫,你想說什么呢?(學生交流)
這兩幅名畫是我國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畫家畫的。(板書:戴嵩。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強調“嵩”與“高”讀音的區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講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課文中生字的音,讀通課文中每一句話。
2.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機認讀課文中生字、新詞,結合正音。(朗讀困難處,老師范讀)
3.引導合作朗讀。在小組內把自己讀得最棒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互相評價。把自己讀得還不夠好的段落請同學幫一幫。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讀了課文,你能簡單說說畫家和牧童之間發生的故事嗎?
2.學生交流。(老師適時引導,主要是正音)
3.口頭填空:戴嵩是一個______。(讓學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個的畫家;戴嵩是一個非常虛心的畫家)
四、朗讀感悟,品味語言
1.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請小朋友認認真真地來讀讀課文,課文的哪些語句寫出了戴嵩是一位的畫家,也是一個虛心的畫家呢?請你畫出來。
2.學生獨立讀文,畫出有關語句。
3.四人小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發言。
4.學生交流,朗讀感悟,體會人物的品質。
a.朗讀感悟戴嵩是一個虛心的畫家。
◆學生交流后,老師隨機指導朗讀。
“小兄弟,我很愿意聽到你的批評,請你說說什么地方畫錯啦”?(讀出戴嵩和藹的語氣)
“多謝你的指教!保ㄗx出戴嵩虛心接受批評的語氣,并用動作表演來理解“拱手”這個詞語)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能夠了解大意,能讀準生字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要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方法】引導法、合作交流。
【教具學具】生字卡片。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畫家和牧童”這篇課文,師板書,提問:看板書想一想,這篇課文寫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事情?師設疑:“畫家和牧童本來沒有什么聯系,那么在這篇課文里,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新課
1、同桌之間互相檢查預習情況。要求:看你的同桌課文讀熟了嗎?生字會認了嗎?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字音是否讀準確了。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找生匯報。
4、圖文對照,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不同的人說的話,仔細讀一讀,體會他們的語氣。
。◣熤笇Ю首x人物對話)
5、圖上哪個人是大畫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6、對比感悟人物品質(默讀思考,再合作交流)生匯報,師板書。
小結:我們已經體會出了畫家非常的謙虛,而牧童又非常的勇敢、實事求是,那么我們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看一看哪一組的同學讀的最好。
7、領悟課文,朗讀課文:
、拧W習了課文,聯系你的體會,你想對誰說什么?
⑵ 帶著各自對課文的體會,自由朗讀課文。
三、板書設計
21、畫家和牧童
人物: 畫家戴嵩 牧童
年齡: 大人 小孩
地位: 畫家 牧童
生活: 畫畫 放牛
品質: 謙虛 勇敢、實事求是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10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讀”占鰲頭。因此,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讀的訓練。每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學生通過讀、思、畫、議、悟等幾個環節,將文章讀通、讀懂。最終使學生的言語得到豐富,能力得到發展。例如,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重點句子的品讀,感受戴嵩畫技的高超。在讀中理解“深思片刻、濃墨涂抹、輕筆細描、和藹、慚愧”等詞語的意思,知道“夸贊、稱贊、贊揚”表示的意思相同,是近義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學習中積累了語言。在教學的結束時,我設計了一個拓展,讓學生說說讀了課文,你想對誰說點什么?通過學習,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和感悟。這時,他們盡情潑灑情感。有的說:“我想對戴嵩說,你畫畫得那么好,還那么虛心地向小牧童請教,我要向你學習!庇械恼f:“我想對小牧童說,你真勇敢,敢向大畫家提意見。”還有的說:“我想對圍觀的人說,不要以為大畫家就沒有錯,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多動腦筋想想!贝藭r,學生的思維在靈動,情感在升華,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再如,課末贈言,“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真實的話永遠是最好的!蔽乙龑W生在讀中理解意思。這既是對文本的拓展,也是對語言文字的積累。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批評的事。課文以生動的敘述深深的吸引學生去朗讀、去品味,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畫家的虛心好學和牧童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優秀品質。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真是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重的自主性、積極性。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生活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學中,我決定不給學生講空泛的道理,而是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任務去學習課文、朗讀語句,從而收到思想上的教育! ∠旅,我就粗略地說一說我的設計思路! ≡谏险n前,我把課題板在黑板上,“畫家”寫的稍大,“牧童”寫的較小,接著情學生說一說我為什么要這樣寫課題,同學們可以各抒己見,答案不唯一,這樣做的目的是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為學生理解畫家和牧童身上的優秀品質埋下伏筆。 接下來,在學生通讀課文,了解大意之后,我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戴嵩是個什么樣的人?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著名”“謙虛”! ∪缓笞寣W生再讀課文,找一找哪些語句說明戴嵩是個著名的人,哪些語句說明戴嵩是個謙虛的人?這一塊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滲透了兩個句式的訓練,“一……就……”,“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練習說話。與此同時,我抓住課文中不同人物的語言,作為訓練重點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現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及語言,是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課文,感悟人物品質。 最后,我又出示了一些與人物品質有關的名人名言,與學生共同分享。同時,也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一下與此有關的名言或警句,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課堂上學生的興趣一直很高,各抒己見,學得也很快樂,效果較好。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畫家與牧童》這篇文章短小、易懂,備課時我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為熟讀課文,識字寫字,感受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他的《斗牛圖》畫得特別好。教參上的教學目標也就是這么多。但是,我覺得不夠。這樣上完課文,學生除了多認了幾個字之外,沒有更多的收獲。
在陪浩然學英語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社會力量辦學的語數英課程都很有實效?只要在外面學習的同學的成績就會有很大提高,甚至出現質的飛躍呢?浩然的新概念英語老師上課思路非常簡單:講一個單詞,帶出相應的語法,然后進行句子練習,最后進行測驗。在這一系列環節中學生將語法知識掌握得滾瓜爛熟。語文課可不可以這樣上呢?我在腦海里勾勒這樣一幅畫面:我在上課時先出示一個生字,讓學生擴詞、造句子,進行相應的字詞句練習,讓學生在識字中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想到這里我不由得笑起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我還不具備這樣勇于創新的精神。
雖然我無法復制這種應試教學模式,但是可以借鑒這樣教學的思路,讓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考試成績。于是,備課時,我反復閱讀課文,從中尋找知識點以便課堂對學生進行訓練。通過一個問題“從哪里看出戴嵩是個著名的畫家?”引領全篇,讓學生默讀課文勾畫語句。在交流答案中,重點理解“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完了!辈⒃诶斫饫首x之后用“一……就……”“一會兒……一會兒……”說句子。最后在理解過圍觀的人紛紛贊賞的話之后,請同學們設想: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中的一員,你會怎樣稱贊戴嵩的《斗牛圖》?因為擔心學生詞匯少不會夸,我準備了一些好詞出示給大家,供大家使用。(絕妙之作 上乘之作 神來之筆 神乎其神 出神入化 妙手丹青活靈活現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美好的設想往往幻滅在實踐面前。實際上課中出現很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朗讀訓練不到位。課堂中只重視句子練習,朗讀訓練草草收場。問題之二,預計到學生對于“戴嵩”的“嵩”字易讀錯,“濃墨涂抹”這個詞不好讀,上課中發現“教書先生”的“教”總讀成四聲。對這些學生出現的字詞問題只做糾正,未作分析,估計學生上過課后該錯的還會錯。問題之三,沒有在理解課文中進行如何理解句子的訓練。其余林林總總的小問題還有很多。
反思之后,確定以后的語文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項:
1.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朗讀的指導訓練。詞句練習可以放在書寫生字之后進行,保證理解課文的完整性。
2.要教給學生抓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方法。
3.預計到或臨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困難,要利用有效方法幫助學生解決,而不是單純糾正糾正再糾正。
4.板書設計要體現文章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5.只讀不寫的字要有檢查環節,保證全班每個人都掌握。
6.重點詞語要引導學生理解意思。
7.整個課堂教學還算成功。在備課時我查閱了幾篇教學實錄,翻看了十幾個課件,對教學重點做到心中有數。這個方法以后還要使用。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11
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學觀,更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而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展現中國語言文字的美妙,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漢語的魅力,更因為是每一位語文教學工作者所應達成的教學目標。法國藝術師羅丹曾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如何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美、欣賞美、升華美,成為時下教師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問題。
《畫家和牧童》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通過講述唐代一個牧童大膽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兩個人物的優秀品質:作為一個地位尊崇、畫技高超的著名畫家能在眾人不絕于耳的贊頌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從善如流,虛心的美德令人感動;而小小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了”,純真率直!不盲從、實事求是,勇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同樣令人欽佩。除此之外,其中作者的語文文字的構建,所體現的自然樸實,形象逼真,對于二年級學生初步地感受漢語的奇妙韻味,也是相當出彩!于是經過認真地審閱和思索,我決定以“美”作為此文教學的主題,用“質疑美”作為全文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以質疑“著名畫家畫出的畫是否都是對的,都是美的?”作為初始點;而后質疑課文的文字美、人品美;進而延伸質疑教師教得美,學生學得美?讓質疑引發學生發現美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欣賞美、升華美!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主動地激活審美情趣,培養審美習慣,提高審美能力!達到全身心地去感受語文課所體現的美。我為自己的這一設想而歡欣鼓舞, 并且對此文的教學大膽地作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計美的導入
1、切身實際感受畫美,激活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階段,我給學生欣賞了幾幅屬于他們同學的畫作(有油畫棒畫,也有水粉畫,還有國畫……),讓他們用語言、動作,甚至是一聲嘆息來評價一下同齡人的藝術作品。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通過這一環節,給予學生一定畫畫方面的知識,為欣賞戴嵩的國畫奠定審美基礎;二來利用同學的作品,讓他們更貼近美,拉近學生與藝術之間的距離,從而激活其潛在的審美情趣。
2、也許,當老師將畫作展開,學生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
“哇——”;也會有同學都雀躍不止:
生1:老師,畫得真像呀!
生2:畫得真是栩栩如生呀!
3、老師更可以不失時機地鋪墊文字美的塑造,讓學生潛意識地形成一股創造語文美的沖動:
你的“栩栩如生”用得可真是時候,給畫增添了不少美呢。
生3:他們真是小畫家呀!
師:你的評價簡單、高明!
。ㄘQ起大拇指表揚他)
……
相信彼時,學生審美情趣,早已被激活,老師此后讓他們欣賞戴嵩的《斗牛圖》、《三牛圖》、《歸牧圖》,而后引出課題,更會讓學生對從課文中去挖掘美產生極大興趣。
二、設計美的欣賞
1、賞析課文內容,感悟美的內涵:
感悟語言文字美:過去的教學方式,對于欣賞課文中的文字美,基本有兩種方式:
其一,在初讀課文后,將其定為檢測學生自學成果的一個途徑,拿出幾個重要的詞語或教師認為美的語句,請學生讀讀,而后是解釋意思、造句和理解含義。這樣的單獨列項,只能是機械地操練和理解!它不但扼殺了學生學的主動性,而且讓詞語本身的美也變得索然無味;
第二種方式稍好些,教師的處理也較為靈活,將賞析文字美放在了具體講讀課文的過程中。雖然語言環境中,文字美的賞析的確達到了其預定的效果,但這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卻破壞了整篇課文賞析的美感,整個教學過程的美感。為了避免產生上述兩種不良后果,我承接片斷一,在請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前,設計了以下引導:
師:剛剛小朋友們夸贊畫家們的話都說得很美,課文中也有不少美的語言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我遐想,語音剛落,學生便會一個個睜大眼睛,認真細致地朗讀起了課文,那恨不得能馬上領略到語言文字美的樣子,將會令我暗自歡喜。
2、學生的審美情趣由視覺上的欣賞美轉而化為在文字中感悟美,不但更以強烈地激發他們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而且達到字詞的教學目標的迎刃而解。這不正是新課程改革下教學新理念所倡導的方式嗎?原本也許要長達三、四分鐘的自學過程,相信一、兩分鐘內便有學生高高地舉起他們的小手:
生1:老師,我覺得這句話寫得太美了。“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把大畫家戴嵩畫畫時的樣子寫得可象了。
師:是呀,美的語言把你帶到作畫的戴嵩身邊去了吧?
生2:我覺得“著名”一詞也用得不錯,它寫出了戴嵩畫畫的本齡很高。
師:你可真有體會呀!
生3:還有“絕妙之作”這詞也太美了!我覺得站在戴嵩旁邊的人比我夸得還好。
師:多謙虛的孩子呀!
生4:老師,我還找到了幾個近義詞呢:稱贊、夸贊、贊揚,作者的詞語實在是太豐富了。
生5:“這響聲像炸雷一樣!”這句話寫得可好了。說明當時牧童的聲音可響了!
……
學生的回答不但伴隨著他們自身的審美取向,而且也融合了他們對課文字、詞、句的理解!這樣兩全其美的方法,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3、營造朗讀氛圍美: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稱朗讀為“美讀”,他說:“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告訴我們朗讀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相通。有了前面審美能力的培養,教師其實已經為學生與作者的情感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讓學生通過美美地朗讀,達到對這篇課文更為深透的理解,已是不在話下。更何況,《畫家和牧童》有較多的人物對話,很是適合朗讀。在欣賞完字詞句后,教師便可讓學生選擇諸如自由讀、同桌讀、分角色讀等不同方式進行美讀。這里推薦一種不錯的朗讀方法——雙簧讀:讓一生在臺上扮演“紛紛夸贊”的其中一人,另一生在臺下給其配音,讓“美讀”不但構建出聲音上的虛象,更能塑造視覺上的實象,達到音畫的統一。新穎的形式不但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而且給生帶來了朗讀的美感和快感!
4、美讀甚至還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如學生在分角色朗讀旁觀者紛紛夸贊一段中,教師就可以按排給予適當的引領:
師:旁觀的就只有商人和教書的在夸贊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也許馬上會展開豐富的想象,甚至將美讀進而轉化為內心釋放出來的美說:
生1(模仿一官員):畫得太棒了,畫得太棒了,真是絕世之作呀!
生2(模仿一讀書人):畫得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樣呀!
生3(模仿戴嵩的朋友):你的畫技真是高超呀,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
此時,朗讀所營造的美連帶著想象美,就能將課堂的學習氣氛推向了高潮!
三、品評人物品德美
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構建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更在于對文中精神內涵的剖析,樹立做人的正確方向。此兩者又水乳交融,相輔相成。教師如何能潛移默化地利用語言文字所塑造的人物去影響學生,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就成了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畫家和牧童》一課,人物線條較明朗,而且先前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我做足了準備。因此,在品評人物品德美的時候,我基本沒有的牽引學生痕跡,而是通過生的自由發言、小組討論等形式,讓他們進行自我的內化。
師:在文中的這些人物中,你覺得誰的品德最美?
生1:我覺得小牧童的品德最美,因為他敢于指出大畫家的缺點,非常的勇敢。
生2:小牧童在指出畫家缺點的時候而且也很有禮貌。
師:是呀,一個有禮有理的小牧童。
(大部分的同學都認可這一觀點)
生3:我覺得畫家的品德也很美。他是大畫家,那么多人稱贊他,他還愿意聽小牧童的批評,也很勇敢!
生4:大畫家也很有禮貌,對小牧童很客氣,還拱手答謝,他真是太虛心了。
師:是呀,這兩位一個敢于直言不諱,一個敢于虛心接受,的確是不錯的畫家和牧童。
(大部分的同學也都認可這一觀點)
至此,品評人物品德美的教學活動是否已經達到了它的完整性?我認為不是!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要求達到“怎樣學習”和“學到什么”的統一,如果僅僅停留在文本里,教學目標的落實僅此一半而已,甚至還達不到一半。因此將品評人物品德美的教學活動延伸到課本以外,滲入至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才算得上是對語文教學美的一種擴展。
師:在你的周圍,有像戴嵩和牧童一樣品德的人嗎?
生1:有!我們班的班長,他學習很好,人也很謙虛。
生2:我們班的好些同學看到老師寫錯字了,敢于大膽的指出來。他們像小牧童一樣。
生3:老師,我們班也有個“小畫家”,雖然他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他畫畫的很好,還很用功。我每天下課都看到他在畫畫。在這里,我也希望他對學習也能和畫畫一樣努力。
說的多好呀,此時,對于品德美的理解,學生們是真正的學到心里去了呀!
四、設計美的延伸
1、質疑審美過程,升華美的價值:
質疑美,讓美更趨完整。“矛盾,更能擦燃智慧的火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學生的回答與自己預定設想相悖的現象,有時,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有激烈的矛盾沖突。后怕只會導致教學過程給人畏首畏尾的印象,我們大可以放手一搏,充分給予學生質疑美的權力,也許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本課的教學——品評人物品德的過程中假設出現類似現象:
生1:我認為小牧童的本事比畫家高!他比畫家懂得多!
生2:不,畫家的畫技高超,他只是沒有放過牛,才不知道斗牛的真實情景。
對于這個不同的觀點,我會請學生小組討論后,開展了一場辯論賽,學生們精彩的言語引導我做出了如下的評價:
可以這么說,畫家和牧童各有各的本領!牧童靠他平日的仔細觀察,非常熟知牛的形態和習性;而畫家也通過他日常勤奮畫畫,練就了高超的繪畫本事。可見,大畫家并不知曉天下所有的事,而小牧童當然也不可能畫技高超。相信,所有的同學都能達成共識!質疑讓學生對人物品德美的理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
2、質疑美,升華美的價值: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想跟在座的各位同學和老師說嗎?
也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學生們沉思片刻,緩緩舉起小手。
生1:老師,我很喜歡今天上課的方式,我聽得可牢了。
生2:我覺得今天的這篇課文我學得很好。
生3:老師,你這樣的上課方式我很喜歡,一點都不兇巴巴的。而且一直都讓我們在尋找美。
師:整堂課下來,你就沒有感到不好,不美的地方嗎?
生:如果能再讓我們分角色讀一遍課文就好了,我覺得讀得還不夠。
。ㄙ|疑美,它讓我明白了孩子們在語文課中,更需要什么。)
3、老師可以作適時的總結: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的語言文字正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我們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發現了它很多的美妙之處,希望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小朋友們能用自己的心找開眼睛的窗戶,去發現我們中國人、中國文字更多的美!
新課程改革下的今天,我們教師應該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學得更有效率,學得更美!那么,就請讓學生在一篇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振動“發現美、欣賞美、升華美”的翅膀吧,它會帶我們和學生一起,翱翔在課改所帶來的語文教學美的世界中!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12
【課業設計】
一、寫一寫
二、我會比
決( ) 購( ) 評( 。 錢( 。 商( )
快( ) 勾( ) 蘋( 。 淺( 。 摘( 。
三、讀與寫
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___________一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__________一會兒_________,一會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維拓展】
一、比一比,填一填,讀一讀
戴嵩 牧 童
年齡不一樣,一個是大人,一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不一樣,一個是____,一個是牧童。
生活不一樣,一個畫畫,一個________。
品質不一樣。一個______,一個勇敢,實事求是。
二、小練筆
學了這一課,聯系自己的體會,你想對誰說什么?
如:我想對戴嵩說:您是個大畫家,還接受一個放牛小孩的意見、還謙虛地向牧童請教,我真佩服您。
我想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贈名言
謙虛的人學十當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
驕傲是勝利的敵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說明:《畫家和牧童》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身為著名畫家,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小小的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從,實事求是,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點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準備:掛圖字卡錄音機及磁帶,投影儀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新課
1.“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币粋小小的牧童,竟然對著著名的大畫家戴嵩的畫大喊:“畫錯啦,畫錯啦!”這膽量令人佩服。這畫家和牧童之間發生的故事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齊學習21課《畫家和牧童》。
2.相機出示課題。畫家和牧童(“畫家”寫的大些,“牧童”寫的小些)(齊讀課題)
3.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寫課題?(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4.教師設疑,引導讀書,這個人人敬佩的大畫家卻對小牧童連連拱手道謝,說:“多謝你的指教。”這是怎么回事呢?快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 朗讀感悟
1. 初讀整體感悟。
(1)自已小聲讀課文。要求不指讀,不讀錯字,不加字添字,邊讀邊想,把使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
。2)小組中展示,同桌或小組中互相讀讀,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讀情況。
。3)小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2. 看圖重點朗讀感悟
。1)出字課文插圖在文中找出圖中不同的人說的話仔細讀一讀。
。2)圖上的哪一個人是大畫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圖中的故事。
。4)對比,感悟人物品質。
戴嵩---牧童
年齡不一樣: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
地位不一樣;一個是畫家,一個是牧童。
生活不一樣:一個畫畫,一個放牛。
品質不一樣:一個謙虛,一個勇敢、實事求是。
。5)看圖說說牧童是在什么情況下指出畫家戴嵩畫錯的。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人們的評價。
如果你是戴嵩你會感到怎樣?可他卻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用誠懇和藹的語氣讀戴嵩此時說的話。用對話的速度,天真質樸的語氣讀牧童說的話。
。ń處熆蛇m時范讀,引導評讀、仿讀、賽讀、表演讀等)
。6)四人小組,合作練讀。在分角色讀時,力爭通過表情和動作把敘述部分的內容表現出來。
。7)請組內朗讀好的學生在全班表演朗讀。從表情動作語氣三方面引導評議,檢查學生對“稱贊贊揚和藹慚愧拱手”等詞語的理解情況)
3. 領悟內容誦讀全文。
(1)想象當時的情況,人們聽了會說些什么?
。2)學了課文,聯系你的體會,你想對誰說什么?
。ㄈ纾何蚁雽Υ麽哉f;真佩服您!您的畫畫得多好。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您又是那樣謙虛,一個大畫家還虛心向一個牧童請教。
我想對牧童說: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畫家提意見。你也很會觀察,斗牛的情形你記得清清楚楚。)
(1)帶著各自對課文的體會,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快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同學們不但課文讀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對課文內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老師聽聽嗎?(分段自由選擇讀課文)
。2)同學們,從大家流利的讀課文中老師知道你們把文中的生字都認不下了,還有不認識的嗎?這節課咱們就想辦法解決。
二、生字教學
。1)各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找出來劃住,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學會它們(生字全部學會的同學,可以當小老師,在組里幫助其他同學認字;也可以查字典;問老師;等等)
。2)小組內同學們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可以認卡片;也可以自編謎語,自編游戲。)
。3)投影片出示要求會認得生字詞
戴上價錢購買濃墨涂抹和藹批評翹起來驅趕蒼蠅慚愧拱手
。ㄗ杂勺x讀,不認識的看看書或問問同學;一起讀一讀。)
。4)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兄呆商抹擠拱決價錢購批評
a指名讀讀,說說它們各是什么結構的字。
b同桌討論,你讀了些字發現了什么?
“抹,擠,拱,批”四個字都有提手旁。
“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邊,但不一樣。
“價”字有三個撇,最后一撇寫法不同。
“錢”字和“淺”字只是左邊的偏旁不同。
c示范指導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寬下窄,“兄”的最后一筆要圓潤舒展;“呆”下面部分的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錢”:左短右長,重點指導金字旁和斜鉤的寫法。
“鉤”:“寶貝”的“貝”字和“勻畫”的“勾”字都寫的瘦長一點。
學生在書上描紅,并練習書寫。
同學們,你們能幫這些生字找些朋友嗎?(指名說)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歡的字組個詞,再說一句話。(小組內進行)
說說你有更好的辦法很快的學會這些生字嗎?(指名說)
開一個“人無完人”的故事會:
課外收集能說明“任何人都不會是完人,都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的故事,自己讀讀,并和同學交流交流。
。ㄈ纾嚎鬃拥摹叭诵斜赜形規煛钡墓适;華羅庚的故事等。)
板書設計 : 畫家 和 牧童
濃墨涂抹 和藹 喊
輕筆細描 慚愧
虛心 勇敢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材分析
《畫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唐朝著名畫家戴嵩為好友作畫,當所有的人都在夸贊這幅畫的時候,一個牧童卻勇敢地指出了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課文情節引人入勝,語言充滿童真童趣。這節課是課文的第一課時,結合課標對第一學段的具體要求和本課的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以下幾點上:第一,通過讀書幫助學生理解“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通過體會戴嵩的畫技高超和感受圍觀的人對他的夸贊來體會“著名”的含義;第二,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積累和運用詞語。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尋找近義詞、結合上下文、結合畫面等方法來落實;第三,識字寫字。具體教學過程中采取先觀察再指導后書寫重反饋的教學方法。整節課的環節設計以學生的已有認知為基礎,鼓勵學生質疑、自讀自悟、讀悟結合。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讀準字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正確書寫三個帶有提手旁的生字“抹”、“擠”、“拱”,努力做到字跡工整、美觀。
3.通過讀書體會“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
4.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積累、運用語言。
三、教學準備
學生:讀課文3至5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給文中不認識的字加上拼音。
教師:教學用書,多媒體課件,生詞卡片。
教學環境設計與布置:多媒體、實物投影。
教具:生詞卡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x詞導入
同學們,通過昨天的預習,我們知道了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畫家(出詞卡)請你讀讀他的名字,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畫家和牧童》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ǘ┏踝x識字
1.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紙(課本)。請你在預習的基礎上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詞句在上面做個記號,并且要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書,教師巡視,幫助糾正字音。
2.識字
(1)在剛才讀課文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難讀或是拿不準的字音,告訴大家,我們一起讀一讀。
(2)指名說,結合字卡,領讀。
。3)自己練讀生字,同桌互相檢查生字朗讀情況。
。4)生字大家都認識了嗎?我們來讀一讀。出示詞卡,開火車讀詞語,如果他讀對了,就請你跟著他讀,讀錯了舉起小手幫助他糾正。
。5)大家把生字讀的又對又好,相信你一定能讀好這個句子,(課件出示句子)指名讀,糾正“夾”的讀音。
師:像我這樣把拼音標在它的頭上,就不容易讀錯了。
生:標拼音,齊讀句子。
。6)開火車分段讀課文。
師:難讀的句子也讀好了,相信課文你也能讀好,請一組同學開火車讀課文,一人讀一段,爭取做到一字不錯。
生:一組同學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同學拿好課文紙認真聽。(遇到問題停下來全班解決)
。ㄈ┲笇Ю首x
1.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
師:同學們將課文讀的真準確,相信大家對文中的主人公戴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請你默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告訴我們戴嵩是一位怎樣的畫家。
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說(著名)。
師:(板書:著名)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著名?
生:出名、有名。
師:用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詞語的意思。
生:齊讀第一段。
2.學習戴嵩作畫的句子。
師:說戴嵩著名,相信他畫的畫一定非常好,文中有一個寫他作畫的句子,(課件出)快來讀一讀。
(1)生齊讀這一句。
。2)請你好好地讀一讀這個句子,感受他的畫技高超。
。3)指名讀,說說你的感受。
。4)這個句子中有兩個不好理解的詞語:“濃墨涂抹”、“輕筆細描”,你知道意思嗎?指名說。
師:這兩個詞語是國畫的繪畫技巧,是兩種不同的繪畫方法,我們來欣賞一幅圖片,請你上臺指一指,哪里用了濃墨涂抹的方法,哪里用了輕筆細描的方法?
生上臺指示。
師:現在你明白這兩個詞語的意思了嗎?是呀,有時我們借助生動的畫面就能體會出詞語的意思呢。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個詞語吧。
(5)讀句子
師:戴嵩就是這樣寥寥數筆畫出了一幅《斗牛圖》,快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感受他的畫技高超。
生:齊讀
師:從描寫戴嵩作畫的句子中我們就能感受到他是一位著名的畫家。
。6)回讀第一自然段
師:是呀,戴嵩畫技高超,畫出的畫精美絕倫,所以課文第一段中才說——“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睅е愕捏w會齊讀第一段。
3.學習夸贊的句子
。1)讀
師: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贊的,快讀讀商人和教書先生是怎樣稱贊他的。
、僦该x
師引讀:商人看到戴嵩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出一幅精美絕倫的畫作,他禁不住由衷的贊嘆道:
他的畫技多么高超,僅僅是一會兒時間,就把牛畫得像真的一樣,多了不起呀!教書先生看了發自內心地夸贊。(指名讀)
、谧杂勺x
師:真是神來之筆呀!快來看看這幅傳世之作吧,如果你就是商人和教書先生,你會怎樣由衷地贊美他呢?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自由練習讀一讀。生自由練讀句子。
③指名展示讀
看到如此精美的畫作,你情不自禁地夸贊道——指名讀。
戴嵩畫的又快又好,圍觀的人都忍不住紛紛夸贊,想象一下當時的場面,帶著你的感受讀——指名讀。
他的畫技多么高超啊,就像是用神筆在描繪,畫出的牛都像活了一樣,請你再來發自內心地贊美他吧——指名讀。
④齊讀
(2)比
孩子們,你在剛才讀這三個句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哪幾個詞的意思很相近?
指名說。(夸贊、稱贊、贊揚)
你還知道其他和它們意思相近的詞語嗎?指名說,師板書。齊讀詞語。
小結:作者用詞多么巧妙呀,表達一個意思卻用了三個不同的詞語,避免了重復,而且作者用的詞語多么的恰當呀。我們在今后的說話和寫話中也要向作者學習。
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三個句子,體會體會吧。生齊讀。
。3)說
、偃绻藭r你也是圍觀的人,看到戴嵩精美絕倫的畫作,你會如何來夸贊他呢?想一想,自己試著先說一說。
指名說,相機點評。
、趧偛磐瑢W們說的真好,如果你能試著用上這樣的句子,并且可以學著書中商人和教書先生夸贊的句子來說一說就更好了。
指名說,點評。
、弁瑢W們真會學習!如果你能在剛才所說的句子的基礎上再用上這些詞語,你的語言就會更加形象和生動了。先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師領讀詞語,生跟讀。
想一想,先和同桌說一說,學生思考后指名說句子。評價。
、苄〗Y:真棒!積累的詞語如果能恰當的用在表達中,我們的說話、寫話就會更加生動了。
就是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都在夸贊,就叫做“紛紛夸贊”,在讀書的基礎上,通過聯系上下文,我們就理解了“紛紛”這個詞語的意思。請你帶著此時的感受再來讀一讀這些句子吧。
生齊讀。
戴嵩的畫贏得了大家的贊賞,大家都喜歡他的畫,怪不得有人還要花大價錢購買呢!可見他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畫家呀。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吧,齊讀。
。ㄋ模⿵土暽~
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還記得嗎?我們再來鞏固一下吧。
出示詞語,齊讀。希望你能在記住這些詞語的基礎上,積累并運用到自己的'語言當中去。
。ㄎ澹⿻鴮懼笇
有一個難讀的詞語“濃墨涂抹”(出詞卡,生齊讀),詞語中有一個需要寫的字:“抹”,這是一個帶有提手旁的字,請你認真觀察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寫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指名說。
師板書范寫,強調字型注意事項,生書空。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一個。實投出示,點評,再次練寫,實投展示。
還有兩個帶提手旁的字,大屏幕出示,齊讀,相信你一定能在剛才的基礎上將這兩個字寫的正確又美觀。先認真觀察,再來寫。寫完就用端正的坐姿告訴大家,實投展示。(強調寫字姿勢)
。┬〗Y
這節課通過讀書,我們認識了著名的畫家(出示詞卡)——戴嵩,我們再來齊讀一次課題吧,生齊讀。文中的小牧童是個什么樣的孩子?戴嵩和牧童之間又會發生什么事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五、板書設計:
21 畫家和牧童
著名 夸獎
出名 表揚
有名 贊揚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朗讀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比較發現,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你們瞧,他們來了。(多媒體出示戴嵩和牧童的畫像)誰認識他們呢?
生:畫家、牧童。
(教師邊板書:“畫家”二字寫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寫得小一些)
師:你發現了什么?能猜猜這是怎么回事嗎?
生:老師把“畫家”寫的大,“牧童”寫的小,我猜是因為牧童年齡小,畫家年齡大。
生:我覺得是畫家本領大,會畫畫,牧童只是會放牛,所以就寫的小。
師:一個人人敬佩的大畫家,(師板書:“和”)和一個小小年紀的牧童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21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時,“畫家”、“牧童”的字體一大一小,鼓勵學生觀察發現,并進行猜測,能很好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發閱讀的興趣。]
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師:老師想了解一下,小朋友知道怎么默讀課文嗎?
生:不用手指著讀,不出聲音在心里讀。
師:老師再給你一條建議,請小朋友一邊讀一邊想:大畫家戴嵩是怎么畫這幅斗牛圖的?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滲透默讀方法的教學,為中高年級的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以讀代講,體驗情感
1. 學習第二自然段。
。ń處熆山Y合學生讀的有關大畫家戴嵩畫這幅斗牛圖的語句,出示句子。教師邊有意識的范讀邊點擊鼠標,使“一會兒”、“很快”變紅)
師:小朋友,這句話中“一會兒”說明什么?
生:“一會兒”說明畫家動作很快。
生:“一會兒”還說明畫家技藝高超。
師:“一會兒”在這句話中可以讀得怎樣?
生:讀得稍快一些。
。▽W生自由練讀這句話。)
(指名讀,以評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畫家的高超技藝。)
全班齊讀。
師:“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小朋友,你們接著往下讀一讀吧。(學生自由朗讀三、四自然段。)
[通過對關鍵詞語“一會兒”的品讀、感悟,了解大畫家戴嵩畫畫的技藝高超,為下文故事的發展埋下伏筆。]
2. 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師:誰來讀讀商人說的話?
。ㄖ该x。)
師:商人稱贊戴嵩畫得太像了!是絕妙之作!該怎么讀?你再讀一讀。
師:聽你一讀,大家好像看見了這幅畫,畫得太像了!這樣讀才是稱贊別人!(引導學生標畫“稱贊”)
師:誰來讀讀教書先生的話?
。ㄖ该x。)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出了贊揚的語氣。
師:聽你讀后,大家感覺到這幅畫真的畫活了一樣,畫得太棒了!這樣讀才是贊揚別人!(引導學生標畫“贊揚”)
師:你從畫下來的這兩個詞中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的意思很相近,都有贊揚的意思。
師:讀讀課文,你們還能找出和它們意思相近的詞嗎?
生:夸贊。
師:這三人詞都是夸贊戴嵩畫得好!全班齊讀課文中這些夸贊戴嵩的話。
[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不但進行了近義詞的練習,還通過感情朗讀理解了三個近義詞:稱贊、贊揚、夸贊,進行了詞語的積累。]
師:課文上說“紛紛夸贊”,都有哪些人在夸贊呢?
生:有戴嵩的朋友。
生:有戴嵩的家人。
生:還有很多過路的人。
……
師:想想你可能是其中的誰?當你看到戴嵩的絕世之作時,會怎么夸贊呢?
生:我是過路的人,我會說:好,好,真是好畫呀!
生:我是戴嵩的家人,我會說:瞧我們家老爺的畫,真是絕世之作呀!
生:我是戴嵩的朋友,我會說:這么好的畫,我要花大價錢把它買下來。
……
師:現在請一個同學做商人,一個同學做教書先生來夸夸戴嵩。其他的同學都是圍觀的人,等他們夸完,我們接上去,想怎么夸就怎么夸,可以說給周圍的同學聽。準備好了嗎?現在開始展示紛紛夸贊的畫面吧。
師:原來這么多人都在夸贊戴嵩,才叫“紛紛夸贊”啊。看來這個畫家還真了不起,這斗牛圖畫的還真像。ń處煱鍟毫瞬黄穑
[對關鍵詞語“紛紛夸贊”的理解不是進行簡單的口頭傳授,而是設置一定的情境:想想你可能是其中的誰?當你看到戴嵩的絕世之作時,會怎么夸贊呢?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親身體驗,感知詞語的意思。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3. 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師:可是就在這時,(出示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個小牧童擠進來了,大聲喊:“畫錯啦!畫錯啦!”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想象力真豐富!
師:是呀,就在人們紛紛夸贊的時候,一個牧童擠進來喊著“畫錯啦!”,這聲音就好象炸雷一樣,這說明什么?
生:說明聲音很大。
生:還說明大家聽到這樣的聲音感到很吃驚。
師:誰愿意學著牧童的樣子喊一喊?
師: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人們都在那兒夸贊他,你這樣一喊,我們都驚呆了,真像炸雷一樣!
師:再看看圖,人們有什么表現?你看到了什么?
生:人們都呆住了。
師: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這個孩子真大膽,竟然敢向大畫家提意見。
生:這個小牧童,小小年紀你懂得什么。
師:這時,戴嵩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ㄍ婪纸巧氉x戴嵩和牧童的對話,可邊讀邊配上動作)
。ㄖ该纸巧x對話。)
師:你想對大畫家戴嵩說什么?
生:您真謙虛,一個大畫家還虛心向一個牧童請教。
生:您以后可要仔細觀察,不要再畫錯了。
師:這時,你想對牧童說什么?
生:你可真細心,連兩牛相斗的情形都觀察得這么清楚。
生:你可真大膽,敢向大畫家提意見。
師:一個著名的大畫家,卻這么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多么令人敬佩啊!(教師板書:虛心)他真是個了不起的大畫家。別看牧童年齡小,卻敢在大畫家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見,又那么善于觀察,多值得我們學習。。ń處煱鍟焊姨嵋庖姡⿵倪@兒我們也可以看出他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小牧童!
[通過對畫家和牧童語言的品讀,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突出本課的重點。課堂問題設計精巧:你想對戴嵩說什么?你想對牧童說什么?代替了舊課堂中的直接發問:他們有哪些優秀品質?]
師:我們快來看看戴嵩的《斗牛圖》,看看是不是像牧童說的那樣,畫錯了。
。▽W生邊看邊發表意見。)
師:戴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哪怕是一個小牧童的意見也是如此,再加上他刻苦練習,終于成為了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畫家。
4、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出示第一自然段)誰來夸夸他?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那么多人欣賞呀,誰再來讀讀?
。ㄖ该x。)
師:我們一起夸夸他吧。
(齊讀。)
[教師大膽打破按段教學的傳統模式,在學生通過品讀課文,充分認識了古代著名的大畫家戴嵩之后,再來讀讀文中第一自然段對戴嵩的簡介,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師:現在你覺得課題這樣寫還合適嗎?為什么?
生:應該把“牧童”寫得大,“畫家”寫得小。因為牧童雖然是個孩子,也沒讀過多少書,卻很善于觀察,還敢當著那么多的人指出大畫家的錯誤,非常了不起。
生:我覺得應該把“牧童”和“畫家”寫得一樣大。因為他們都很了不起,一個很勇敢,一個很虛心。
師:現在有兩種意見,我該聽誰的呢?
生:老師,還是應該寫一樣大,因為他們真的很了不起,都值得我們學習。
師:謝謝你的建議,你們同意嗎?
生:(齊說)同意。
。ń處煾膶憽澳镣,字的大小和“畫家”一樣大。)
師:今天我們這節課認識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畫家和牧童,他們的勇敢、虛心都值得我們學習。戴嵩特別喜歡畫牛,我國現代還有很多畫家像他一樣以畫動物而聞名,我們一塊來看看吧。
。ㄅ錁沸蕾p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苦禪的《鷹》)
師:同學們下課后,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搜集資料,看看還有哪些像他們這樣了不起的人,在他們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是一個體現了民主、平等的課堂。當出現兩種不同的意見時,沒有老師的硬性評判,只有同學們認真品讀后的真實感受,真實想法:他們都很了不起,應該寫一樣大。]
板書設計:
21、畫家 和 牧童
虛心 敢提意見
了不起
教學點評:
1、教師能夠通過多種方法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從而讓學生逐漸喜歡閱讀。與眾不同的課題的板書,一開始就制造了懸念,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結尾處的改寫真正聽取學生的意見,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悟。還能根據學生對課文的初步理解,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趣味盎然地進行閱讀。
2、本堂課能較好地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教師能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整堂課的語文味很濃。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兩處:通過入情入境的感情朗讀理解近義詞“稱贊”、“贊揚”、“夸贊”;通過再現情境理解“紛紛夸贊”。
3、課堂教學中,體現了以讀為主的教學特色,符合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朗讀形式多樣,教師沒有特意強調朗讀的技巧,而是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去讀,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同時還注意了閱讀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默讀。
4、充分關注了學生的閱讀個性,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