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表格式教案(精選2篇)
金子 表格式教案 篇1
三年級語文 總課時編號:課 題22 金子備 課 時 間2005-11-24主 備 教 師閆 麗復 備 教 師 主 備 欄 復 備 欄 22 金子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3.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成功或財富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教學重點:理解由生字詞組成的詞語。教學難點:從中悟出要想獲得成功或財富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教學準備:投影、錄音 生字卡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初讀感知,朗讀課文,學習字詞。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掌握本課生字,借助朗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準備:錄音 投影 生字卡教學過程:一、 故事導入: 1、上課之前,我想和小朋友一起來聽個故事,好嗎?[錄音機(音樂):《金子》的故事] 交流:在這個故事中你聽到了什么?(板書:金子)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語文書上的一篇課文,題目就是《金子》,一起把課題讀一遍。2、想不想親自讀讀這個故事?把書打開,翻到118頁。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本1、請小朋友自己把課文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可以先用鉛筆圈出來,在讀讀后面的生字表,直到把課文讀通為止。(學生讀書,教師注意觀察學生讀書習慣) 2、我在讀書過程中,發現有一些詞語是這篇課文中比較難讀的,看看大家能不能一下子把它讀準:[出示:河畔 彼得.弗雷特 挖掘 坑坑洼洼 傾盆大雨 若有所悟 蜂擁而至 肥沃] 先讀給自己聽,再讀給同桌聽,然后來大聲地讀給大家聽3、交流:你對哪些詞有把握,你就讀哪一個,好嗎?(指讀幾人)請任意一組開火車讀;全班連起來讀一遍下面我還想考考大家:去掉拼音,我任意點,看誰的反應快。4、咱們把詞語都讀準了,我相信也能把課文讀準,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欣賞這篇課文。因為課文比較長,可能來不及聽每位小朋友從頭讀到尾,那就請你選擇你最想讀的一個或幾個小節來讀給大家聽,大家先準備一下,自己先讀給自己聽。三、探究生字1.自由觀察字體結構,掌握寫字方法。2. 交流寫字、記字方法。仿寫。 課 題22 金子備 課 時 間2005-11-24主 備 教 師閆 麗復 備 教 師 主 備 欄 復 備 欄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精讀感悟 體會課文。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朗讀課文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的道理教學準備:錄音 投影 生字卡教學過程:一、導入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23課:金子。請齊讀課題。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彼得的“夢想”是什么嗎?
3、生回答。板書:金子
過渡:那么他的夢想實現了嗎?他是怎樣去實現他的夢想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二、感悟課文
1、學習第七自然段
(1)大家讀得真認真,相信你們已經有答案了。彼得的夢想實現了嗎?
(2)交流。問: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讀第七自然段)
(3)很好。請大家自由朗讀彼得的話,體會一下他說這 話時是怎樣的心情。(生自由讀)(4)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你認為他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很驕傲、很自豪)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不無驕傲、“!”)你能再讀一讀這句話嗎?(5)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彼得的驕傲與自豪,誰能像他一樣來讀好這句話?
(6)讀得真棒!讓我們一起來體會彼得的心聲,齊讀。
過渡: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他是如此的驕傲與自豪,那么他是如何實現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的1~3自然段。
2、學習1~3自然段
(1)讀了這一部分,你知道了些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師生共同交流。 請同學們齊讀這一段的第一句話,你能用上“因為……所以……”再來 說說這句話嗎?想象一下“蜂擁而至”是怎樣的場面?結果怎樣?
彼得找到金子了嗎?
是他不夠努力嗎?(不是)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不甘心、默默、埋頭苦干、幾個月、翻遍)
你覺得彼得是一個怎樣的人?(勤勞、有決心……)
可結果還是——一無所獲,只能——掃興離去(引導學生說這兩個成語)(2)小結:盡管彼得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淘金如同一樣,更多的時候要靠運氣,顯然,彼得和絕大多數人一樣,運氣不是那么好,只能失望的離去。(3)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彼得付出的辛勞和隨之而來的 失望,齊讀第二自然段。3、學習課文4~6自然段(1) 你讀懂了些什么?師生共同交流:這是一場怎樣的雨?(傾盆大雨)課文是怎樣來寫雨很大的?(三天三夜)換作你是彼得,面對這樣一場大雨,你會想些什么?(更沮喪)
土地和以前怎么不一樣了?齊讀:坑坑洼洼的地方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看到這生機勃勃的小草,你又會怎么想呢?(生自由發言)
過渡:彼得是怎樣想的呢?齊讀第五自然段。(2)師:一場惱人的大雨不但沒有讓彼得放棄,他反而“悟”到了些什么。
①哪位小彼得來悟一悟?(讀)
②還有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戰,也來讀一讀?
③同學們,從他們的朗讀中你們聽(悟)出了什么呀?(生自由發言)
④讓我們一起來感悟一下此時彼得的心情,齊讀。
過渡:是啊,信心和希望讓彼得留了下來,這回彼得成功了嗎?齊讀第六自然段。(3)讀了這一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全部精力、鮮花盛開)
(4)彼得用他更多的汗水實現了夢想,難怪他不無驕傲地說:“……”(生接)
(5)讀到這兒,小朋友們你們覺得“真金”是什么呀?(生自由發言)
三 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呀?準備如何去實現它呀?
交流。師予以鼓勵。
四、作業
課后收集有關勵志成功的名言。 附 板書設計:22 金子淘金者 彼得
蜂擁而至 不甘落后 一無所獲 埋頭苦干 失望離去 獲得真金 (勤勞可以致富,汗水能換真金。)
金子 表格式教案 篇2
課題22、金子備課日期12月14日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3、學習本課后,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教學重難點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難點:理解詞語的含義和句子的含義。教學準備小黑板 字典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2、自學生字新詞,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3、讀懂彼得的話,理解課蘊涵的深刻哲理。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揭題導入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三、學習生字 1、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閱讀課文:金子2、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1、自己來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2、 檢查自學情況:(1)逐段指名讀(2)出示生字及詞語:“畔、淘、副、弗、茸、嬌、夢”的生詞及“挖掘、駐扎、謀生、惟一”等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作個記號,讀完后同桌相互商量商量,可查字典,也可以結合上下文來理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1、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淘金 絕大多數 3、齊讀。(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彼得·弗雷特 埋頭苦干 3、齊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附近 挖掘 坑坑洼洼 沖刷 綠茸茸3、齊讀。(四)學習第五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若有所悟 美麗嬌艷 裝扮 3、齊讀。(五)學習第六自然段1、指名讀,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實現 夢想 唯一 真金 3、齊讀。 1、出示詞語:2、出示生字。3、你怎樣記這些生字?4、師范寫。 1、齊讀課題:金子 2、談談讀后的想法。 1、自由讀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2)認讀生字詞。教師相機指導讀正確。 3、自己再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作個記號,讀完后同桌相互商量商量,可查字典,也可以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如還有不明白的可以提出來。 1、指名朗讀課文2、在朗讀過程中給重點詞語正音。3、齊讀。 1、指名朗讀課文2、在朗讀過程中給重點詞語正音。3、齊讀。 1、指名朗讀課文3、 在朗讀過程中給重點詞語正音。 3、齊讀。 1、指名朗讀課文3、 在朗讀過程中給重點詞語正音。 3、齊讀。 1、指名朗讀課文2、在朗讀過程中給重點詞語正音。 3、齊讀。 1、學生讀詞語。2、學生讀生字。3、學生說記憶方法4、學生描紅。 讀課題,啟發交流。 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通過幾個重點問題來進一來理解課文。 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作業設計: 1、完成習字冊,抄寫詞語。2、讀課文五遍。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3、 暢談夢想,祝愿夢想成真。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和句子的含義,同時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 三、總結課文。 四、暢談夢想,愿夢想成真。 1、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一起讀。板: 金子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什么? 3、過渡:那么,淘金者的夢想到底有沒有實現呢?繼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1、自由讀找找從哪個詞知道人多的? 2、聯系生活想象一下許多蜜蜂一擁而上是怎樣的景象?你在哪見過?換一個詞來說3、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場面,齊讀第一句 4、 這么多人來結果怎樣?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1、我們一起讀讀。2、只有彼得還不甘心,還對這塊土地存有希望,還有夢想,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嗎? (2)面對著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本來帶著什么樣的夢想來到這里的?現在的心情呢?誰能將這種心情讀出來? 3、六個月后,他連買面包的錢都沒有了。于是,他準備離開這兒到別處去謀生。對彼得的想法,你有不同意見嗎?你想對彼得說些什么呢? 過渡:彼得為了尋找到金子,在薩文河畔苦苦掙扎了六個月,結果卻一無所獲,希望破滅了,夢想還是那么遙遠。難道就這樣離去嗎? (三)學習四——七自然段1、輕聲讀讀4-7自然段,想:他的夢想有沒有實現? 2、交流,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1)輕聲讀這句話。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讀著讀著,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4)小結: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老師想了想,其實你們的問題都可歸納為這樣一個問題: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讓我們從書中去尋找答案吧!4、首先請同學們認真讀§4自然段 板:真金(1)出示§4,輕聲讀讀§4,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指導讀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演示小草長出來的畫,師描述: 同學們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這些生機勃勃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呢? 5、過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來看看§5。 (1)哪位小彼得來讀讀? (2)賽讀: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戰,再來讀一讀? (3)從彼得的想法中,你聽出了什么? (4)小彼得們,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再來想一想。 (5)過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來。6、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誰來讀讀這句話? (2)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見了什么?(3)過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換來了什么? (4)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5)瞧,鮮花盛開了。(出示鮮花圖) 親愛的小彼得們,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鮮花,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6)學到這兒,你認為“真金”是什么? 過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板:夢想 7、所以他不無驕傲地說:“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1、彼得最后有沒有找到金子?2、他說地真正的金子是什么? 3、一起來讀讀作后一段話,是什么意思?它告訴了你什么?4、學了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發?你明白了什么?5、如果彼得在下雨前就離開薩文河畔,他將會怎樣? 1、其實,不僅彼得有夢想,老師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歲,在100歲的生日時你們都來祝我生日快樂。 2、那你們的夢想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1、齊讀課題 2、指名回答 1、學生自由讀找出“一擁而上”。2、可以用“人流如潮”來代替。3、學生齊讀第一句話。 4、人們在河床上挖坑淘金,結果一無所獲。 1、齊讀第二段。2、在附近買了一塊地,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1)他根本找不到金子。為什么找不到金子? (2)本來帶著淘金的夢想來到這里的,現在非常失望。指名讀,齊讀。 3、我們想對彼得說不能輕易放棄。 1、輕聲讀讀4-7自然段,思考問題。2、從第七段看出來的。 (1)輕聲讀這句話。 (2)指名讀給大家聽?(3)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是怎樣找到真金的? (1)輕聲讀讀§4,思考問題。 (2)讀好第一句,特別是讀出“傾盆大雨”的意思。 (4)土地非常肥沃。 (5)如果利用這塊土地來種植,肯定會有收獲。 (1)感情朗讀,感悟彼得的想法。(2)指名讀(3)彼得有所領悟了。 (4)配樂讀五段。 (1)指名讀讀這句話。 (2)土地上長滿了美麗的鮮花。 (3)指名讀讀這句話。 (4)種花也可以致富。彼得留了下來,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 (體會:全部精力) (5)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 7、再讀彼得的話。 1、一起回答2、個別交流,了解“真正的金子”是必須靠辛勤勞動才能獲得。3、各抒己見,體會深刻含義及蘊涵的道理。4、指名交流,談談學后的感想。5、課外延伸,個別交流。 學生交流。 通過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組織學生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其中道理: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想象,加深了體驗和感悟,同時也培養了想象的能力 以讀代講,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不僅自然領悟了彼得的想法,而且在優美的音樂中陶醉了,更為下文的“付出全部精力”作了鋪墊。 挖掘隱藏于教材中的潛信息,讓學生聯系實際進行充分的想象,體會彼得所付出的努力,并引導學生與文中的彼得進行對話,。 讓學生更進一步懂得要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作業設計: 1、完成練習冊。2、同學們的夢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夢想告訴更多的人嗎?那就請你用手中的筆把你的夢想寫下來,好嗎?3、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22、金子 希望——埋頭苦干——失望雨后小草——若有所悟——種花全部精力——實現夢想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