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罚婷溃。ňx12篇)
《趕海》,真美! 篇1
作者:宗陽春 轉貼自:廬陽教育論壇 點擊數:109
《趕海》,真美!
宗陽春 江蘇省江都市謝橋中心小學
我自下半年開始使用蘇教版的教材,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有這么一種感覺:蘇教版的文章很美!尤其在教學《趕!愤@篇課文上我感受頗深。
在教學《趕!愤@篇課文時,因為讓學生預習了,所以,上課不長時間,學生很容易就把這課的生字掌握了。我們很快就進入對課文的分析。講著講著,突然有一名學生站起來說他想背一段文字給大家聽聽。這篇文章課后不要求背誦,班級竟然有人主動地背了,我為此感到很高興。于是,我們全班同學都認真地聽他誦讀課文優美的文字。之后,我再一調查,班級42名學生,有34名同學都背了一兩小節,有3名同學已經把全篇背得差不多了。這篇課文也是挺長的,對此,學生并沒有畏懼,相反地主動去背誦課文,這點我真沒想到。學生給我這么個驚喜,更加燃燒我上課的激情!【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letgol.com】
我們討論的重點放到2、3小節。在這兩小節中作者對所見所聞寫了不少,對心中的感受所花筆墨不多,我猜測,大概是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吧。于是,我們首先分析第2小節的“鬧”字,我們換了好幾個字進行比較、感受,看能不能代替“鬧”字。有人說換“嚷”,有人說換“拖”,有人說換“拉”,有人說換“吵”……學生眾說紛紜,可是跟原句仔細一比較,都覺得不如“鬧”好,“鬧”字包含有一些動作,“鬧”字更表現出作者的調皮,“鬧”字跟一般的“鬧”的意思不一樣,這是可愛的“鬧”……說得多好!
在第3小節中,單個的表現情感的字也有好幾個。“嘿”“咦”“哦”還有連在句子中的如“哩”“哎喲”等,這些字的大量運用讓人不感受趕海的“趣”都不行。經過班級幾個小隊賽讀之后,我們又理解這些字的意思,一起分析:為什么讀這些字要變輕聲?洋溢著智慧的討論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趕海的“趣”了。有一學生把手舉得高高的,我請他回答問題,他大聲地說了句:“老師,我覺得這是我們學過的最美的課文。”聽了他說的話,我不禁細想了一下,是呀,我教學幾年,遇到這么美的文章還真是首次。隨著對蘇教版教材的進一步認識,我才發覺,像這么美的文章在教材中還有很多。真的要感謝作者,他用了這么好的字詞,引得學生再找不到另外的字詞來與他相比;真的要感謝編者,選了這么好的文章,讓學生在此處進行推敲,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多美的文章!
接著,我們又討論“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狈磸驼b讀了此句,興奮的學生感受到了追趕浪花的那種快樂。我問了一句:“他能追上浪花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問題的提出又一次讓學生展開了激烈地討論。結果當然是追不上,可是浪花到海里去了,他們能追到海里去嗎?那“我”為什么要去追呢?是呀,為什么要去追呢?我發覺這個問題難了,學生能感悟得出來嗎?沒想到的是立即有五、六個學生舉手了。我此時也十分興奮,這是學生討論的激情帶給我的影響。我微笑著聽著他們討論,其中“我追不到浪花,可是從中卻感到很快樂。”“我追不到浪花,去追到了一種滿足”這兩個答案是最讓我最滿意的。我真的沒想到學生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是對追趕浪花過程的一種體驗。任何事其實我們不一定很注重結果的,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過程,小鳥在天空飛過,未留任何痕跡,可是它飛過,它體驗過飛行的快樂。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在此時已體會到了這一道理,真了不起!我除了對他們佩服之外,擁有的還是佩服。文字中蘊藏著哲理,生活中蘊藏著哲理。多美的文章!
都說好的文章都有著外在的美和內在的情感。這篇文章外在的美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及由此而帶來的趣味性的場景。那內在的情感又是什么呢?難道僅僅是對大海的喜愛嗎?活潑的羅利磊同學如是說:“我覺得這篇課文不但表達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還有對母親的贊美!彼幕卮鹗刮衣牭迷尞惲耍斑@怎么理解?”我又追問。原來他把大海比作母親,海中的島嶼比作子女,海浪沖擊到石頭上那是媽媽對孩子的撫摸,浪花就是笑容……聽著他的解釋,我不覺得笑了起來。我們暫不談這樣的說法對與不對,但憑學生的這種想法我就得給他豎上個大拇指。“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有這樣美的句子作開頭,作結尾,學生能不聯系生活進行想像嗎?常說要理解生活,要享受生活,這算不算是理解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種好的形式呢?
教完這篇文章,我實在掩飾不住內心地激動想說上幾句:感謝作者,寫出了如此的美文;感謝蘇教版的編者,用上了如此的美文。真美!
提供依戀晴
轉載自廬陽教育論壇
《趕!,真美! 篇2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82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letgol.com】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初步領會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的動態畫面。
2、說說對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2、板書:海,用?陬^組詞。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與海有關的,題目叫趕海,板書:趕海
4、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
1、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你準備怎么學習呢?
2、出示要求:
(1)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新詞。
(3)標好自然段序號。
3、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師相機正音。
暑假 舅舅 努努 嘴兒 束手就擒 夾住 癢癢的
大蝦 一捏 俘虜 偏西 滿載而歸
螃蟹 嘿 不甘 東逃西竄 哎喲
大螯 咦 吹 拂 哼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句子最難讀,讀給同學們聽聽。相機出示難讀的句子.
4、同學們已經讀通了課文,剛才你們提了許多問題,現在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自己解決。
5、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讀讀。(配上音樂)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說說你認為哪個生字比較難寫。
2、指導學生記住難寫的字。
3、指導學生描紅,注意坐姿。
四、作業。
五、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教后感:
一、激情入境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著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課題“趕!,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以讀感知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復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閱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大綱》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淀,并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
三、重視字詞教學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識字、寫字還十分重要。這堂課,我充分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豐富識字教學,并留有時間讓學生當堂寫字,對于寫字姿勢正確的同學給予表揚,不正確的及時糾正,這樣做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整堂課我就是從以上幾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
《趕!,真美! 篇3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課文的反復朗讀,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1. 激趣
師:配樂敘述:"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童年時趕海的趣事.(板書:趣)
生:觀看大海潮漲潮落的錄像片.
師:(教師點擊出示趕海的圖片,邊敘述):同學們,趕海可有趣啦!你瞧,開始退潮了.海水嘩嘩往下退,金色的沙灘上留下了無數海洋里的寶貝.有海魚啦,海蟹啦,海蝦啦┄┄還等什么,就讓我們迎著腥咸的海風,背起小背簍,趕
2. 找趣
師:請同學們輕輕把書打開,默讀課文2,3自然段,動筆劃出你認為課文中寫得有趣的地方.
生:邊默讀邊劃出有關句子.
3 讀趣
師:同學們,你們剛剛學得可真認真呀!下面,就請大家放聲朗讀你剛剛劃出的有趣的地方,只要看你們的表情就知道你們是否讀出感情.
生:練習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師:什么地方有趣
生:回答
師:趕海這么有趣,難怪要我鬧著舅舅帶我去趕海.
師:同學們平時要爸爸媽媽滿足自己的要求是怎么鬧的呀 誰來表演 現在老師來演舅舅,同學們來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誰鬧得最厲害,我就帶誰去.
師生:合演"鬧"著趕海的情景..
師:大家鬧得可真夠厲害的,我這個舅舅真拿他沒轍,只能帶他去趕海了.我們一起把第一句話讀一讀,特別注意這個"鬧"字.
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師:這一小節中,你還劃出了哪些覺得有趣的句子,誰來讀給大家聽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
師:老師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來了,浪花舍不得離開,去了又回來,真可愛呀!你們還劃出其他句子了嗎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生有聲有色地朗讀):"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
師:從他的朗讀中,你們聽出作者當時心情怎樣
生:我聽出了:小作者飛跑著追趕浪花,十分興奮.
師:你說得真好!誰愿意也來讀一讀
師小結:是呀!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板書:追浪花)是多么有趣呀! 這時,你在這群孩子中的話,你覺得有趣嗎 (有趣)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
(生齊讀后面三句話)
師過渡: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在干什么
生:回答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在這一自然段中劃出了許多自己覺得有趣的地方,有的同學甚至把整段都劃下來了.下面,就請你美美地去讀讀你劃出來的句子.
生:練讀.
師:老師發現:剛才同學們讀得可專注啦!有的同學讀得搖頭晃腦,臉上還帶著豐富的表情呢!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的讀書成果 你覺得哪里有趣,就讀哪里.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你的"摸呀摸呀"讀得真不錯.(板書:摸海星)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摸呀摸呀,讀得很慢,很小心,你為什么這樣讀呀
生:因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師:你體會得真好!你再讀一遍,讓大家跟你學一學.
生范讀: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師:這么小心地摸,有沒有摸到螃蟹呢 誰來讀讀下半句話.(指讀)
師: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應該很高興的呀!你怎么還不夠高興呀 老師教你一個辦法,笑著讀,你試試
生:笑著朗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進步真大!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興奮勁全讀出來了.特別是"嘿"這個字,讀得又輕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興呀! 有誰想和他比賽讀嗎 (生賽讀)
師:我們都把小手拿出來,一起來摸摸這只小海星.
生:齊讀.
師:除此以外,你還覺得哪里有趣,誰來讀一讀.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覺得寫得很有趣,我來把它讀一讀:"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的"哎喲"一聲讀得特別有味道!你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呀
生:因為被螃蟹用大螯夾住了手,很疼.所以我這樣讀.
師:有沒有誰想和他較量一下
生1:朗讀
生2:朗讀
師:較量真夠激烈的.你們都是贏家,高興吧!
師:你還覺得哪里有趣,來讀給大家聽好嗎
生:我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不知在尋找著什么.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向我努努嘴兒,不作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
師:好一只不甘束手就擒的小螃蟹!為什么小伙伴只向我努努嘴兒
生:害怕螃蟹逃走.
師:誰來做做努努嘴兒的動作.
生:上臺做努努嘴兒的動作.
師:我們一起讀這句話,好嗎 (師生一起讀)(板書:捉螃蟹)
師:你還覺得哪里有趣,愿意來讀一讀嗎
生: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 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
師: 你讀得很認真,都讀對了.老師建議你讀"咦"和"哦"這兩個字時,可以臉上帶上表情讀, 這樣就能讀得更好!老師也想來讀一讀,給機會嗎 (教師范讀)你們學著老師的樣,練一練,同桌可以互相提提意見.
生:練讀
師:哪里也是有趣的,請誰再來讀一讀
生: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生:我有一個點子,他讀的時候,可以把手拿出來,邊讀邊做搖擺著兩條長須的動作,就一定能夠讀好.
師:你采納一下他的建議,讀讀看.(生讀)
師:哇!真夠威武的!好像你就是一員武將!這個點子真不錯,你真要好好謝謝他.進步這么大,就獎勵你繼續往下讀.
師你可真棒 "只一捏"這三個字,讀得太好了.誰來做一個捏的動作
生:上臺做捏的動作.
師:我捏大蝦可真有趣!下面,讓我們起立,一起來捏一捏這只大蝦.
師生:齊讀.(板書:捏大蝦)
師總結:是呀!趕海是多么有趣呀!摸螃蟹,捏大蝦,就算給螃蟹用大螯夾住了手,也覺得高興.難怪我要鬧著舅舅帶我去趕海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再來到海邊領略一下趕海的樂趣!
生:齊讀.
師: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提問:大海為什么是喧鬧的 為什么漸漸恢復了平靜
師: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并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
四.延趣.
師總結: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共同享受了小作者趕海的樂趣,共同享受了學習語文的樂趣.我們每一位同學的童年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老師相信大家肯定有各自說不完的開心事.下面,誰愿意把你的開心事與大家分享
生: 交流各自的童年趣事.
師:是呀,我們的生活是五彩斑斕的,這些童年趣事將成為我們心底里最甜蜜的回憶.下課以后,大家模仿《趕!愤@篇課文,把你的童年趣事寫下來,它一定會成為你童年最珍貴的一份收藏.
板書設計 :
追浪花
摸海星
趣
捉螃蟹
捏大蝦
《趕海》,真美! 篇4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
1、 繼續學習第11課——《趕!
2、 《趕!愤@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 趕海非常有趣,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暑假的一天,舅舅終于同意帶我去趕海了,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第二板塊:精讀第三自然段
。ㄒ唬 學習第一句。
1、 退潮后的沙灘上可熱鬧了,快去瞧一瞧吧,大家都在干什么呢?
、 出示: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
、 指名讀
、 這句話連續用了幾個動詞,你能一下找到嗎?
、 出示三個動詞
、 這三個動詞有什么不一樣?老師把這些動詞換一下,你們看行嗎?
出示:換好的句子
、 小結:大家看,不同的對象就要用不同的動詞,這樣才能做到用詞準確。
⑦ 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話。
⑧ 過渡:趕海有真有趣,不過,還有更有趣的事藏在省略號里呢,讓我們邊看圖邊想象,把它們找出來,接下說下去。
出示:這時,沙灘上已經有……
。ǘ 學習三個場面
整體感知
1、 任務驅動。
趕海很有趣,那給作者印象最深的是那幾件事情呢?打開課本,默讀第三自然段接下去的部分,想一想。
2、 出示句子
3、 交流:誰來說說這段向我們介紹了幾件有趣的事?
4、 板書: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5、 怎樣才能把那種趣讀出來呢?
6、 出示捏大蝦的句子
、 指名讀
、 點評語氣詞(咦、哦)
、 如果把語氣詞去掉,再讀讀你有什么感受?
、 看來語氣詞能增加語言表達的情趣,不能去掉。
、 齊讀
、 這段話中有一句寫出了大蝦的樣子,是那一句?指名讀
、 讀完了,你覺得這只大蝦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欣賞圖片
⑨ 齊讀
、 多么神氣的大蝦,不過它再神氣,也逃不過我的掌心。我輕輕——只——這武將就——再也——
這一段如果能帶上表情讀就更好了,誰能嗎?
7、出示捉螃蟹的句子
、僦该x
、诶斫狻芭靸骸、“束手就擒”
、圩x這一段的時候,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這樣吧,我們同桌兩個人,一人讀,一人表演,待會兒老師請幾組同桌來展示表演。(提示:如何演好螃蟹的東逃西竄)
④●評價
●還有一些小建議嗎?
介紹被螃蟹的`大鰲夾住后的小知識。
7、 出示抓海星的句子
、冽R讀
8、 趕海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讓我們再次跟隨小作者去回味、體驗,來一起讀讀第三小節。
第三板塊:遷移運用
1、 你去趕過海嗎?做過那些有趣的事情?沒有去過的小朋友,你去過田野,去過大自然嗎?做過那些有趣的事情呢?
2、 這樣吧,讓我們也學著課文中的樣子也來寫一寫,最好也能用上一些語氣詞。
第四板塊: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偏西了。
2、 出示句子:
3、 齊讀句子
4、 夕陽靜靜地斜鋪在海面上,美麗的沙灘越發顯得寧靜。再讀這段話,讓大海的寧靜美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5、 再次齊讀。
第五板塊:了解寫作方法和作用
1、 沙灘漸漸平靜了,可是我們的心兒卻久久不能平靜,盛滿了快樂和滿足。迎著咸咸的海風。我們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歌。
2、 播放《大海啊故鄉》
3、 為什么這首歌會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讀讀課文的開頭,再讀讀結尾,你有什么發現?
4、 這就叫“首尾呼應”,這樣寫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5、 出示選項
6、 生活給了我們很多樂趣,我們也應該向小作者那樣珍惜生活、熱愛生活。
第六板塊:作業布置
《趕!,真美! 篇5
《趕!芬徽n是蘇教版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敘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應著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幫助學生領會思想感情,訓練學生的語感。其中捉蟹、擺蝦是課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生動。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采用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復誦讀等教學方法,具體設置如下程序教學:
一、引出趣,切入重點。
回憶:趕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怎樣的事?引導學生帶著迫切的心情去海邊趕海。通過描寫浪花的句子去品讀追浪花的場景,快讀全文,找出具體寫趕海趣事的自然段。
二、緊扣趣,輻射全篇。
1、仔細讀第3節,找出趕海的有趣場景,分別加上小標題,理清脈絡。
2、自由讀第3節,思考,哪個場景最有趣?從哪些地方看出這個場景的有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瀆感悟能力。
3、導讀重點場景,捉螃蟹部分先讓學生試讀,通句子比較。
從摸呀摸呀,嘿!中體會到抓小蟹給我帶來的樂趣。抓住兩個原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幼感畫面。通過第一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的專注神情與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鮮明對照,通過第二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螃蟹作最后掙扎令人忽俊不禁的情形導讀捏大蝦時學生品味比喻句的精當,通過朗讀想象大蝦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樣子,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只一捏便俘虜了武將的那種得勝時的喜悅心情。
4、自讀感悟這兩個場景的趣。
5、多媒體出示趕海畫面,學生想象趕海還有那些趣事,引出文中有的有的句式。
6、學生自由讀4、5節。結合前文,插圖,理解滿載而歸和戰利品的意思。
三、再品趣,整體回歸。
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我提著戰利品,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夕陽的余揮,踩著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四、圍繞趣,課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語氣,戰利品、武將借代詞,束手就情、東逃西竄、滿載而歸等成語。這些詞語的恰當運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盡管全文場景描寫沒出現一個趣字。但我們讀后卻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讓我們學習這種寫法,寫一寫自己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活動。
《趕海》,真美! 篇6
《趕海》是一篇婉轉動人、帶有濃濃童趣、童真的課文。全文的內容也緊緊圍繞“趣”字來展開,重點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蝦”等場景來展開的。語句讀來妙趣橫生,情景交融,留有回味的地方很多。
一、做得比較好的方面:
1、在執教這篇課文時,我一直立足于本課的“趣”,設計了多個環節引導學生們去讀趣、找趣、品趣、說趣、演趣。因此,本節課的優點是課堂氣氛和諧,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學生敢說、敢讀、敢演,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2、把學生帶入情境。一開始上課,我首先播放了《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歡快的旋律縈繞在課堂里,立即讓學生們的思緒插上了翅膀,她們想到了美麗的大海,想到了在海邊捉貝殼的情形,急著趕快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3、抓住趕!叭ぁ弊郑佻F趕海的快樂。文中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蝦幾件事,我便采用讓學生讀讀、想想、演演、再讀讀的方式去再現課文的情境。如有個孩子在完“摸”的動作后,“摸海星”這段時,讀得特別慢,我笑著問他:為什么這樣讀?并通過對比讀,更能體會那一聲摸到海星后“嘿”的驚喜了!在理解“抓螃蟹”、“捉大蝦”重點部分時,除了讀之外,還加上了生動的表演,其實孩子們在表演中已理解了文本,通過不同的表演讓孩子們體會文中“威風的大蝦再也神氣不起來了!”的句子,學生們在興致勃勃中對動詞“捏”的準確使用更心領神會了。當然我所指名表演的是班上比較有表演天分的學生,他的一聲“哎喲”以及不停地甩手等,為課堂增添了好的氣氛,在“捏大蝦”我讓他伸手頭頂扮大蝦,并說說大蝦的想法,好多學生暢所欲言,精彩的語句給課堂帶來了歡樂的氣氛。
4、以讀感知。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復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
因此,我利用多種形式、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讀,讓學生在美美地讀中品味《趕海》的情趣。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淀,有利于以后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需要改進的方面:
1、語文課上要有瑯瑯讀書聲。這里說的“充分地讀”,并非是無目的、無要求的泛讀,我們提倡的朗讀是一個要求逐漸提高,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是指有理解、有體驗、有感受、能傳情達意,包含著讀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對文本的思索與體驗的朗讀。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根據對文本的理解大膽朗讀。
2、我再一次體會到了教學機智,感受到了教師備課、精心設計各種有新意的教學思路的重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生的“學”“悟”服務,讓學生更有興趣、更輕松地學習,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讀寫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這節課學習“追浪花”和“捉螃蟹”時,沒有徹底放手讓學生品讀和感悟,多少有點牽著學生鼻子走過場的痕跡,令人遺憾。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深鉆教材,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趕!,真美! 篇7
教材分析:
本單元僅選擇了一個簡單的側面,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本課通過對一個小姑娘“趕海”的描寫,表現了趕海小姑娘歡快的心情和一顆純真的童心。歌詞形象生動,有撿海螺、抓對蝦的具體描寫,也有如松軟的海灘、金黃的沙、漁歌蓋上了一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寫,充滿了詩情畫意。
歌曲音樂形象鮮明,旋律流暢,結構工整,為單二部曲式。第一樂段,四個樂句,每個樂句四小節,節奏緊湊,雖然每個樂句的旋律、節奏都不相同,又富于變化,但一氣呵成,顯得非常流暢。第二樂段有三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較為舒展,節奏與第一樂段緊湊的節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樂句為第一樂句的模進,節奏基本相同。第三樂句是一個擴展的樂句,六個小節,變化再現了第一樂段第二樂句的材料,使歌曲前后呼應,融為一體。最后一模仿螺號的'長音結束。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其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有了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有所增強,所以在音樂學習中會更加的有所期望。而四年級同時也是童聲發展的黃金時期,要求教師在正確引導與科學訓練下,能唱出非常優美的聲音來。
課前預設
本課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多讓學生仔細聆聽歌曲,讓學生通過聽自己去感受音樂所傳達的內容和情感的表達。要注意結合圖片、音樂、視頻等方式,打開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多讓學生自己嘗試演唱和表演,大膽的找出自身的不足,從而得到解決,對表現能力、想象理解能力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從而促進學生課堂表現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演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并創造性地創編舞蹈動作,為同學們表演。
2、通過演唱及欣賞歌曲,感知音樂的要素,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緒,聯想音樂所表達的意境。
3、通過欣賞,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演唱歌曲體會“趕!钡那榫,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用不同的情感來感受大海的內容。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創編舞蹈為大家演出。有創造性地運用歌曲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海螺、貝殼、鵝卵石、小竹筐等
教法和學法
1、情景導入法:播放兩幅畫面來進行對比,以此來導入這一主題。
2、旋律摸唱法:引出難點之后,先讓學生跟教師朗讀歌詞,再通過教師準確的范唱解決,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的音準和節奏。
3、自由創編,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指導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能夠根據歌曲的音準和節奏去演唱,解決較難樂句,分析試唱,化難為易,從而完整表現歌曲。
4、群體合作法:全體師生表演,參加音樂舞會/讓學生上來自由表演的情景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自由發揮想象。
教學過程
一、教學過程:
1、導入。
你們去過海濱,到過大海嗎?誰來說說對大海的印象?
提起大海,同學們的腦海里就出現了蔚藍的海水、洶涌澎湃的海浪、金色的沙灘、神奇的海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大海,好嗎?(播放課件,邊欣賞圖畫,邊聆聽《趕海的小姑娘》)
2、出示題目。
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歌,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提要求,認真聆聽。注意坐姿。
3、認真聽歌詞的內容,看看你都聽到了些什么?
有撿海螺、抓對蝦的具體描寫,也有松軟的海灘、金黃的沙、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寫。
4、教師范唱
5、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6、讓學生認歌譜
7、跟著鋼琴伴奏,隨老師一起輕聲唱歌曲
8、處理歌曲的重點、難點
9、解決完重難點后,完整的唱一遍歌曲
10、感情處理
歌曲通過對一個姑娘“趕海”的描寫,表現了趕海小姑娘歡快的
心情和一顆純真的童心。
11、齊唱歌曲
12、結束課堂教學。
四、總結全課,結束教學。
通過本節課時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歌曲的演唱能夠用生動活潑的情感來表達歌曲所表現的內容。通過創編表演,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歌曲的加深理解。但是,學生的想象力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和發掘,學生的聲音和行為的表現了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趕!,真美! 篇8
一、說教材:
《小蝦》通過對小蝦的細致描寫,寫出了小蝦的可愛,表現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課文比較淺顯易懂,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為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體會小蝦的特點,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的認讀、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
三、說教學重點:
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四、說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
五、說學生: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并能聯系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六、說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同時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5分鐘)
1、出示課件小蝦圖片,談話導入新課。(直觀導入,激發興趣)
2、板書課題《小蝦》。
3、質疑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關于小蝦的什么呢?
。ǘ┳宰x識字(6分鐘)(掃清閱讀障礙,對課文內容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先畫下來。
2、出示詞語,檢查生字掌握情況:(1)同桌二人開火車讀(2)全班開火車讀(3)指名部分同學讀詞語。
。ㄈ⿲W習課文(28分鐘)
1、梳理課文內容:3分鐘(提高閱讀能力和歸納能力)
。1)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們讀過課文后獲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內容: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小蝦的什么知識?
2、了解小蝦的外形:6分鐘
。1)快速默讀1、2自然段,畫出描寫小蝦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個同學讀句子
。3)用自己的話說說兩種小蝦的樣子。
(4)男女生分組讀句。
。5)出示課件,口頭填空檢查學習效果。
。6)出示兩種小蝦的圖片,分辨。
3、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蝦的有趣。19分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體現小蝦有趣的句子。
。2)指名讀體現蝦有趣的句子。
(3)畫出動作的詞、板書。
。4)四人小組學習,模仿體會小蝦吃東西時的小心和吃飽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組活動要求。b、交流感受。
。5)齊讀這一自然段,體會小蝦的可愛。
(6)找出表示順序的詞,用表示順序的詞說一句話。(備用環節)
(7)出示課件,小結,點名中心句并進行課堂小練筆。
(四)小結:(1分鐘)
出示各種小蝦圖片,激發學生后續學習的興趣。
《趕!,真美! 篇9
一、欣賞歌曲,導入課文
1、我們來聽一首歌,播放“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
2、這是一首贊美大海的歌,這動聽的歌仿佛把我們帶到了海邊。那藍藍的海水,潔白的浪花,金色的沙灘,五彩的貝殼……多么令人向往呀!上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初步學習了這一課,誰來說說趕海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書:趣
二、感受趣味,體會寫法
師:輕輕打開課本,想一想作者給我們仔細介紹了哪些趣事。
板書:追浪花 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師:這節課我們體會作者怎樣把這些事寫具體,寫有趣的。選自己喜歡的事,找一找從哪些詞語里看出“趣”的。小聲讀一讀。
片段1“追浪花”
你喜歡這里的哪個地方?這是寫浪花樣子的句子。如果這樣寫:只有浪花還翻卷著,然后慢慢退去。怎樣?老師告訴你這是一個擬人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
片段2 “抓海星”
出示描寫“抓海星”的句子,
生:(讀)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你從哪兒看出有趣?板書:摸呀摸呀 這個同學會從動詞中體會里面的趣味。把這個詞語畫上。你覺得抓海星容易嗎?
師:摸海星不容易,所以要專心地摸。你再讀一讀這句話。
師:哪個字最能表現“我”摸到海星之后的心情?別人都沒有耐心,只有你有耐心摸到了,并且還是一個五顏六色的海星,此時你的心情怎樣?你要是笑著讀這個“嘿”字,會讀得很好。你試試。
師:這只小海星很狡猾,趁你不注意,它突然身子一扭,從你手里滑落了,又鉆進海水里了。誰再來抓一次?
師:這次捉住了嗎?
生:捉住了。
師:這次可要抓牢了。
師:分男女生讀。
片段3:“捏大蝦”
生:(讀)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聽清要求:把這只大蝦讀進你的腦海里。
師:這是一只 和 的大蝦。
師:你從哪個字中體會出這是一只頑皮的大蝦?板書:逗 一個“逗”字把大蝦的頑皮寫出來了。讀一遍。
師:哪句話寫出了大蝦神氣的樣子?這是一個比喻句。
生:(讀)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
師:板書:搖擺……活像……
師:為什么說它活像一員武將?看多媒體演示古裝戲里的武生形象
師:此時,這只大蝦好像在說什么?
師:這只大蝦怎么又成了神氣不起來的大蝦的呢?有一個字寫的很好。板書:捏 把這個字放在句子里,看誰能讀好。
師:假如是你捏到了這只大蝦會對它說些什么?
師:齊讀 這正是蚊子找蜘蛛——自投羅網。
片斷4:“捉螃蟹”
師:你覺得哪個地方寫出了趣味?“束手就擒”這個詞本來是用在誰身上?假如這個句子這樣寫:螃蟹不想被抓住,跑到這兒,跑到那兒,還有趣嗎?
師:這只螃蟹真太膽大,太猖狂了。
總結:盡管小海星那么狡猾,螃蟹那么猖狂,大蝦那么威風凜凜,可是最后它們還是成了小伙伴的“戰利品”,趕海實在太有趣了!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這么快,不知不覺中,夕陽已經西下,他們披著晚霞的余暉,迎著涼爽的海風,聽著海鷗的鳴叫,背著大海送給我們的禮物,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大海。
結尾:再次欣賞《大海啊,故鄉》,回味趕海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三、讀寫結合,訓練寫作
學完課文,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在這篇課文里作者用了很多動詞,抓海星的時候用了“摸呀摸呀”,捉大蝦時用了“捏”,寫浪花,螃蟹、大蝦時用了比喻句和擬人句,這不僅讓語言活潑了,還讓這些事更有趣味性。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們不妨學一學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寫我們自己的生活,把快樂與大家分享。
師:同學們都喜歡玩溜溜球,這是一位同學寫的一個玩溜溜球的片斷:
玩溜溜球真有趣。把食指套在繩子的圓環上,將溜溜球用力往下甩,“嗖”的一聲,溜溜球就出發了。到了最底端就開始轉圈圈。隨著手在空中一起一落,溜溜球就像雜技演員跳蹦極,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向下。
師:瞧,小作者正是用了一些動詞和比喻句,如“甩”“出發”“轉圈圈”“一起一落”,“溜溜球就像雜技演員跳蹦極,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向下。”把玩溜溜球寫得生動又活潑,叫人讀了之后就想趕快玩玩溜溜球。
出示:真有趣。請同學們說一說干什么真有趣。
生:拍皮球 捉泥鰍 吹泡泡 滑旱冰 游泳 ……
出示:吹氣球真有趣。
。
大家都吹過氣球,每人試著給同桌說一說。然后找兩個同學練說。
作業:圍繞“做什么真有趣。”這個句子寫一段話。
板書: 趕海
追浪花:回過頭來
有趣 摸海星: 摸呀摸呀
捉螃蟹: 東逃西竄
捏大蝦: 逗 搖擺……活像……
《趕!芬徽n教學反思
3月20日(星期五)我參加金水區名師教研活動,上了《趕!愤@節探索課,課后和金東片區各校老師參加的議課,感觸很多,收獲不少。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趕!肥翘K教版第六冊第11課,敘述了作者童年時代跟著舅舅趕海的一些趣事,抒發了熱愛大海,難忘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全文的內容緊緊圍繞“趣”和“樂”來展開,重點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蝦”等有趣的場景。課文行文流暢,內涵淺顯明朗,字里行間充滿活潑和真摯,很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和情感實際。分析通篇課文,寓意簡明,可深挖的“點”不多,教學回旋余地相對較小,故采用抓朗讀訓練學生語感,引導學生領會課文生動活潑的寫作特點,以讀寫結合的方法訓練學生寫作結束的教學方式。
二、做得還比較滿意的方面
1、在執教這篇課文時,我首先立足于本課的“趣”,開動腦筋,設計多個環節,千方百計引導學生們讀趣、找趣、說趣、品趣、因此,本節課課堂聽講、課堂討論的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高漲,整節課充滿活力,令講者和聽著有回味之感。
2、先把學生導入意境。開始上課,首先播放《大海啊,故鄉》這首旋律優美,意境深長的歌曲,動人的旋律回蕩在教室,接著我用優美的語言對大海的美景進行描述,喚起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和無限向往。在課文結束時,《大海啊,故鄉》的旋律又一次響起,讓學生隨著美妙音樂進入意境,再次回味趕海的樂趣。
3、創設閱讀場境,體味趕?鞓。文中描寫了追趕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蝦幾件趣事,我采用“有扶有放”的教學方法,巧妙設計教學情景,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摸海星”、“捏大蝦”兩個片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開動腦筋,讓身心沉浸在作者文字所呈現的意境之中。在這節課的學習中,設計了兩個情景,一是“摸海星”,為了讓學生讀出“摸呀摸呀”的動作感覺和過程感覺,特意設計這樣的問題:“你從哪個詞語中體會到了摸海星的‘趣’?”,“你從‘摸呀摸呀’這個動詞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在思考中找到了“動作感覺”和“過程感覺”,再讀時效果就明顯不一樣。還有,創設了抓到海星之后,海星滑落到水里,讓學生反復閱讀此句,體會摸海星的不容易,這樣才能感受抓到海星后的喜悅和興奮之情。這樣的閱讀過程不僅充滿趣味,而且層層遞進,感情充沛,效果出奇,把學生引進了文本內核,最終的閱讀效果是比較精彩的。
在片段“捏大蝦”中,我又設計了“讓大蝦讀進了你的腦海里”為閱讀重點,同學們一聽說讓大蝦讀進了你的腦海里,自然會激起閱讀興趣,無限想象,結果不僅讀得專心,而且體會得也有深度,心生意境。
4、讀寫結合,培育寫作能力。創新是課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目標,小學生模仿能力強,課文中的某個詞語,某個句子,或者寫作技巧都是學生模仿、提高寫作技能的對象和樣板。在這篇課文里,值得學生學習借鑒的地方也不少,如課文起頭部分和結尾部分的“首尾呼應”,課文中許多動詞用得也非常好,例如:“抓”“摸”“捏”等,還有描寫事物時運用的比喻句、擬人句等。根據三年級寫作教學的重點和任務,采用讀寫結合方法,設計了圍繞“做什么真有趣。……”說一段話的訓練。由于設計精心,學生思維活躍,僅用幾分鐘練習,都能準確運用動詞以及擬人句、比喻句說出一百字左右,語言活潑,生動有趣的片段,令在場聽課老師為之感到滿意。
三、需要改進的方面:
1、語文課上要有瑯瑯讀書聲。這里說的“充分地讀”,并非是無目的、無要求的泛讀,我們提倡的朗讀是一個要求逐漸提高,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是指有理解、有體驗、有感受、能傳情達意,包含著讀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對文本的思索與體驗的朗讀。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根據對文本的理解大膽朗讀。
2.我再一次體會到了教學機智,感受到了教師備課、精心設計各種有新意的教學思路的重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生的“學”“悟”服務,讓學生更有興趣、更輕松地學習,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讀寫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這節課學習“追浪花”和“捉螃蟹”時,沒有徹底放手讓學生品讀和感悟,多少有點牽著學生鼻子走過場的痕跡,令人遺憾。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深鉆教材,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最后,借此機會感謝各位領導、同仁給予的指導和支持。
《趕!,真美! 篇10
《趕!芬徽n是蘇教版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敘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應著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幫助學生領會思想感情,訓練學生的語感。其中捉蟹、擺蝦是課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生動。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采用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復誦讀等教學方法,具體設置如下程序教學:
一、引出“趣”,切入重點.
回憶:趕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怎樣的事?引導學生帶著迫切的心情去海邊趕海。通過描寫浪花的句子去品讀“追浪花”的場景,快讀全文,找出具體寫趕海趣事的自然段。
二、緊扣“趣”,輻射全篇。
1、仔細讀第三,找出趕海的有趣場景,分別加上小標題,理清脈絡。
2、自由讀第三,思考,哪個場景最有趣?從那些地方看出這個場景的有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瀆感悟能力。
3、導讀重點場景,捉螃蟹部分先讓學生試讀,通句子比較。從“摸呀摸呀”,“嘿…!中體會到抓小蟹給我帶來的樂趣。抓住兩個“原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幼感畫面。通過第一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的專注神情與“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鮮明對照,通過第二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螃蟹作最后掙扎令人忽俊不禁的情形導讀“捏大蝦”時學生品味比喻句的精當,通過朗讀想象大蝦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樣子,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只一捏”便俘虜了“武將”的那種得勝時的喜悅心情。
4、自讀感悟這兩個場景的“趣”。
5、多媒體出示趕海畫面,學生想象趕海還有那些趣事,引出文中“有的……有的……”句式。
6、學生自由讀4、5節。結合前文,插圖,理解“滿載而歸”和“戰利品”的意思。
三、再品“趣”,整體回歸。
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我”提著“戰利品”,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夕陽的余揮,踩著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四、圍繞“趣”,課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語氣:“戰利品、武將”借代詞,“束手就情、東逃西竄、滿載而歸”成語。這些詞語的恰當運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盡管全文場景描寫沒出現一個“趣”字。但我們讀后卻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讓我們學習這種寫法,寫一寫自己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活動。
《趕海》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著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抒發了“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主要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領會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感。下面就針對第一教時的教學談談我的設計意圖。
一、激qing入境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著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課題“趕!,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以讀感知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復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閱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洞缶V》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淀,并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qing朗讀表達出來。
三、重視字詞教學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識字、寫字還十分重要。這堂課,我充分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豐富識字教學,并留有時間讓學生當堂寫字,對于寫字姿勢正確的同學給予表揚,不正確的及時糾正,這樣做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整堂課我就是從以上幾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
《趕!罚婷!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課文,寫一次有趣的活動。
教學內容
分析《趕!愤@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著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抒發了“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課文內容淺顯,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尤其第三自然段,寫的很具體,是一篇深受學生喜愛的課文。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初步領會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歌曲《大海啊,故鄉》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看圖導入。
1、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賞歌曲的時候,能夠仔細的觀察畫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úシ拧洞蠛0。」枢l》,出示課文插圖)
。ㄏ鄼C板書:海)
2、海水退潮時,人們到海邊去捕捉拾海魚、海蟹之類的.東西,人們稱之為“趕海”(板書課題)用歌聲、海浪聲及大海的美麗畫面,在有效的時間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直奔課文中心
二、初讀課文
1、初讀課文:請大家打開書,聽老師讀文,(師配音朗讀)
2、解決字音:要讀好課文,必須先掃清生字,大家看看這幾個詞你會讀嗎?
3、文中還有幾個多音字,你能讀準嗎?出示興假似將
4、自讀課文了,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5、誰愿意向同學們展示一下自己優美的朗讀?
6、解決字形:你覺得哪幾個生字特別難寫,能想個辦法記住它嗎?
7、解決字義:哪些詞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的呢?扎根字詞,把文章讀通順,試理解本課生字詞。
三、理清脈絡
1、你能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事?課文寫的是哪時發生的事?從哪里看出的?(每當……便想起……)你能用“每當……便想起……”說句話嗎?
2、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輸理文章脈絡,初步了解文章寫法,為下文“寫”作準備。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引導初讀,感受其“趣”1、輕輕打開課文,讀讀2—4自然段,你覺得什么很有趣,動動筆,在旁邊作上記號。
2、交流。出示句子和插圖
句子:“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有的撿貝殼……”
。1)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2)還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號里,我們來邊看圖邊想像,把它們找出來。
。3)趣事真多。≌l來在橫線上填上你最感興趣的。
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有的,有的……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既認識了省略號的作用,又利用插圖,發揮想像,練習了說話。
二、精讀課文,體驗其“趣”2、引導學生交流。
。1)樂趣一:引導學生讀出“我”興奮的語氣。小結:浪花回頭,有趣;追趕浪花,更有趣。(板書:追浪花)
。2)樂趣二:引導學生抓住“咦”、“哦”來體會作者的心情;通過“武將”和“俘虜”的對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來體會作者的成就感。
。4)樂趣四:小伙伴捉螃蟹。交流、示句:“那邊一個小伙伴――夾住了他的手!”想一想、說一說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有趣的,最后一起通過朗讀把這件事的有趣表達出來。
。5)樂趣五:滿載而歸。把句中的“戰利品”換成其他內容,不改變句子的原意,可以怎么說?
3、讓我們閉上眼睛,一同來感受清涼的海風、一同來回味趕海的無窮樂趣吧。(《大海啊,故鄉》、海浪聲)創設情境,抓住關鍵段落,通過品讀字詞深入體驗小作者趕海之趣,多角度把握,感受到文章是如何把這趕海之趣寫活的
《趕!,真美! 篇12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趕!肥翘K教版第六冊第11課,敘述了作者童年時代跟著舅舅趕海的一些趣事,抒發了熱愛大海,難忘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全文的內容緊緊圍繞“趣”和“樂”來展開,重點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蝦”等有趣的場景。課文行文流暢,內涵淺顯明朗,字里行間充滿活潑和真摯,很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和情感實際。分析通篇課文,寓意簡明,可深挖的“點”不多,教學回旋余地相對較小,故采用抓朗讀訓練學生語感,引導學生領會課文生動活潑的寫作特點的教學方式。
二、做得還比較滿意的方面
1、上課時,我首先立足于本課的“趣”,開動腦筋,設計多個環節,千方百計引導學生們讀趣、找趣、說趣、品趣。
2、先把學生導入意境。開始上課,首先播放《大海啊,故鄉》這首旋律優美,意境深長的歌曲,動人的旋律回蕩在教室,接著我用優美的語言對大海的美景進行描述,喚起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和無限向往。在課文結束時,《大海啊,故鄉》的旋律又一次響起,讓學生隨著美妙音樂進入意境,再次回味趕海的樂趣。
3、培養學生的語感。要培養語感,就要增強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真切感受,鏈接生活是一種好方法,因為鏈接生活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驗。有了體驗,學生的情感就更投入,朗讀的效果自然就會更好。我在教學學生朗讀《趕!分小澳鞘鞘罴倮锏囊惶,我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海,舅舅答應了。”時,是這樣進行的。
師:你們在家里要長輩答應做某件事,“鬧”過嗎?
生(齊):鬧過!
師:現在我就考考你們。我現在就是文中的舅舅,你們就是文中的“我”。誰來和我“鬧一鬧”?
。ɡ蠋熯x了一名學生,自己坐在桌子旁,手里捧著一本書看著。)
生(走到老師面前):舅舅你帶我去趕海吧!
師:我今天沒空,我正在看書呢,下次再去吧!
生(搖了搖在看書的老師):舅舅,舅舅,你就帶我去嘛,你早就答應過我了。(說著從老師手中“搶”下書放到桌上。)
師:趕海有什么意思呀!你不是很愛看電視嗎?今天,我就特許你看一個下午的電視。
生:我不,我不!我就要去趕海嘛。ㄕf著就拖起老師來。同學們都笑起來。)
師:好吧,我就依你去趕海吧,你這個鬼丫頭!(同學們鼓起掌來。)
師:誰來把這句話讀一讀,要讀出“鬧”的感覺。
我為了引導學生讀出“鬧”的語感,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師生合作將“鬧”的.過程充分地展示了出來。其實,師生合演的過程,就是學生體驗“鬧”豐富內含的過程。學生增強了“鬧”的感受,讀出語感就不難了。
4、創設閱讀場境,體味趕海快樂。文中描寫了追趕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蝦幾件趣事,我采用“有扶有放”的教學方法,巧妙設計教學情景,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摸海星”、“捏大蝦”兩個片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開動腦筋,讓身心沉浸在作者文字所呈現的意境之中。在這節課的學習中,設計了兩個情景,一是“摸海星”,為了讓學生讀出“摸呀摸呀”的動作感覺和過程感覺,特意設計這樣的問題:“你從哪個詞語中體會到了摸海星的‘趣’?”,“你從‘摸呀摸呀’這個動詞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在思考中找到了“動作感覺”和“過程感覺”,再讀時效果就明顯不一樣。
三、需要改進的方面:
1、語文課上要有瑯瑯讀書聲。這里說的“充分地讀”,并非是無目的、無要求的泛讀,我們提倡的朗讀是一個要求逐漸提高,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是指有理解、有體驗、有感受、能傳情達意,包含著讀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對文本的思索與體驗的朗讀。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根據對文本的理解大膽朗讀。
2、我再一次體會到了教學機智,感受到了教師備課、精心設計各種有新意的教學思路的重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生的“學”“悟”服務,讓學生更有興趣、更輕松地學習,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讀寫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3、這節課學習“追浪花”和“捉螃蟹”時,沒有徹底放手讓學生品讀和感悟,多少有點牽著學生鼻子走過場的痕跡,令人遺憾。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深鉆教材,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