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通用13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抽出、欣賞、濃霧、獻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層層、嚴嚴實實、人參、又肥又厚、松鼠、飛舞、寶庫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課前,布置同學們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資料。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去領略一下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板書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初步感知課文
1.第一遍朗讀課文。要求: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2)給各自然段標明序號。
2.利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關詞語。
3.第二遍朗讀課文。讀前設問:
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
讀后明確:這篇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主要講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
4.把你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質疑
課文中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請同學提出來。
1.學生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有些問題在學生的幫助下和老師的引導下,當堂完成。
2.教師抓住實質性的問題歸納: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四)作業(yè)
根據歸納出的問題進行自學,思考下列問題: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來寫的?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你又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天繼續(xù)學習第9課《美麗的小興安嶺》。上節(jié)課我們自學了課文的生字新詞,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美麗、物產豐富。那么,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集體交流。
明確: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小興安嶺的樹木非常多,也非常美麗,然后抓住“數不清”“幾百里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等詞語來理解,突出小興安嶺森林廣闊無垠,一片綠色,非常美麗的特點。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①你覺得小興安嶺的春天怎么樣?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來寫的?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談談你的理解。
2.集體交流。
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并明確:小興安嶺的春天很美麗,作者抓住了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來寫,學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艦隊”等詞語來理解,突出春天剛剛到來時,小興安嶺景色美麗,生機勃勃的特點。
設問:“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這句話里“抽出”還可以換成哪些詞,比較哪個詞用的準確,為什么?
明確:“抽出”還可以換成“長出”,“抽出”準確,“抽出”雖然也是長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形象生動,枝條一般是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把枝條“長出”說成“抽出”非常貼切。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4.小結讀書方法。
(1)先讀課文,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春天很美麗。
(2)抓住了作者所描寫的詞句進行理解。
(3)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自己思考并理解下列問題:
(1)小興安嶺夏天的景色怎樣?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來寫的?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的?談談你的理解?
2.集體交流。
(1)小興安嶺的夏天很美麗,作者抓住樹木,晨霧,太陽,草地,野花這些景物來寫的。
(2)抓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封”“擋”“遮”等重點詞語理解小興安嶺夏天樹木蔥蘢,枝葉茂密,抓住了“浸、穿”來理解晨霧、陽光、野花的美麗。
設問:“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帶點的詞還可以換成哪些詞?哪個詞用的準確?為什么?
明確:“密密層層”可換成“密密麻麻”,“封”可換成“蓋”。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覺得小興安嶺的秋天怎么樣?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來寫的?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小組討論學習。
3.集體交流,明確:
(1)小興安嶺的秋天很美麗,很富饒,作者抓住了樹木、落葉、山葡萄、木耳、人參等景物來寫。
(2)抓住:“飛舞”“獻”等重點詞語來理解,突出了小興安嶺的秋天不但景色美麗,而且物產豐富。
設問:“落葉在林間飛舞。”,“飛舞”還可以換成哪個詞?比較用哪個詞更準確?
明確:“飛舞”還可換成“飄落”。用“飛舞”而不用“飄落”,表現了落葉隨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使我們體會到秋天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的用詞準確。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六)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按照上面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五自然段。
2.集體交流:
(1)小興安嶺的冬天美麗,富饒,作者抓住了樹木、積雪、西北風、紫貂、松鼠等來寫。
(2)學生們抓住“飛舞”“刮”“只好”“散步”等重點詞語來理解,使學生們體會到小興安嶺冬天的美麗和富饒。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自然段。
(七)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明確:寶庫,是指物產豐富。花園,是指一年四季美麗。因為小興安嶺物產豐富,其中還有很多珍貴的動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麗,所以說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八)總結
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優(yōu)美,物產豐富,我們還掌握了學習方法,并能運用這種方法自己學習,非常成功。
(九)布置作業(yè)
感情朗讀課文,注意體會小興安嶺的景色優(yōu)美和物產豐富。
(十)板書設計
(十一)隨堂練習
1.組詞
融( ) 匯( ) 獻( )脆( )肥( )
溪( ) 封( ) 酸( )靠( )庫( )
2.理解詞語
密密層層:
蒼翠:
3.抄寫喜歡的一個段落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為我們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在知識教學點上,注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能力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提高閱讀水平。方法主要以反復朗讀為主,通過朗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同時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探究活動
請同學們仿照課文的結構順序,以描寫一處景物或場面等為內容,練習說一段話。
一、總分式
總分式結構的段,是先總述,后全述。這種段的優(yōu)點是把要寫的事物先總括地說一下,先給人一個總的印象,然后再分述,使人讀了這樣的段,首先明確了這段要寫的是什么,而后在這個意思的引導下去讀分述部分,能很容易地明白這一段要寫的是什么意思。
例: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它四肢靈活,行動敏捷。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fā)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像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小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簡評:這段話先總述松鼠是美麗的,討人喜歡的小動物,然后分別從四肢、面孔、毛、尾巴四個方面把松鼠美麗、討人喜歡的外形特點寫出來了。
練習:
1、我們的校園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的小狗可逗人喜愛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總式
分總式結構的段,是先分述后總結。這種段式的優(yōu)點是先把要寫的事物分幾方面具體地描繪、介紹以后,再總的寫分述的幾個方面共同要說明的是一個什么意思,這樣也有利于清楚明白地表達作者的意思。
例:“啪”的一聲發(fā)令槍響,全場為之震動。頓時,“加油”聲此起彼伏。運動員像一群駿馬,昂首奔馳。果然不出人們所料,高明一路領先,且越跑越起勁,其他隊員卻都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剩下最后50米了,隊員們都已作好了沖刺的準備。這時,場上形勢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第六道的王彬突然加速,躍居第五、第四、第三……他的速度越來越快,和高明的距離也越來越小了。好!他已經和高明并駕齊驅了。這時,啦啦隊不喊了,同學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裁判也都瞪大了眼睛。
快到終點了,好!到了,沖刺!兩個人幾乎同時撞線,不過王彬的腳首先越過終點線,裁判與觀眾呆了半天才醒悟過來,頓時,觀眾席上爆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嘿!好一場激烈的八百米比賽。
簡評:這段話先寫了觀眾站角助威的熱烈場面,然后寫高明越跑越起勁,接著是王彬出人意料地超水平發(fā)揮,在緊張、實力相當的情況下終于獲勝。看來比賽真夠激烈的。文章結尾點明了這一點。
練習:
1、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歡圖書館,因為這里是知識的寶庫。
2、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就是這樣一位風趣幽默的老師。
三、總分總式
總分總式結構是先總述后分述再總結的段式。這種段式的總述部分與總分式的總述部分一樣,是對分述部分的概括。一般都用一句簡練的話,其中都有一個高度地概括本段內容或中心的中心詞語,可能使人很容易地掌握本段的基本內容。分述部分是圍繞總述句展開的,一般都是并列地從幾方面表述總述句的內容。結尾部分的總結句,一般是在前面總、分部分描寫的基礎上,對本段意思進行總結、深化、完善或補充。可以幫助讀者對本段敘述的事物本質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例: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頭,柳條嫩綠,桃花鮮艷。春在當空,和風送暖,燕子翻飛。春在水里,魚兒追逐,鴨子戲水。春在田間,麥苗青青。菜花金黃。到處都有春天,春滿人間。
簡評:這段總述以一個設問句的形式概括出春天要從大自然中去尋找。然后分別從枝頭、空中、水里、田間四方面展開了大自然的春色,最后強調:“到處都有春天,春滿人間。”既是對分述的總結,又對總述句的設問作了完善的回答。
練習:
1、足球比賽正在激烈地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班的足球隊員真棒!
2、第三展室是“菊花的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這些活靈活現的造型,游人無不交口稱贊。
提示:每種段式里都有兩個練習,同學們可任選一個,先練習說,然后作為小練筆把說的內容寫下來。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掌握抽出、嫩綠、宿舍、映在、濃霧、獻出、名貴、膝蓋、腳掌、來臨、嚴嚴實實、酸甜可口等詞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興安嶺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顯得特殊。
2、理解重點詞語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重點】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幻燈片、錄音機等。
【教學教程】
一、揭題、解題
1、導入:我們祖國有許多名山大川,“小興安嶺”就是我國著名的山脈之一。(板書課題)
2、誰知道小興安嶺在哪里?(出示地圖,簡介小興安嶺。)
二、新授
1、講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⑴ 默讀第一自然段。(出示幻燈)
思考:為什麼說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
⑵ 讀后討論。(分組進行)
① “數不清”一次說明什麼?(樹多)
② 省略號表示什麼?(樹的品種多)
③ “幾百里連成一片”又說明了什麼?(樹占據的面具很大)
⑶ 讀完第一段,你們的眼前會出現一副怎樣的畫面?(樹海)
⑷ 有感情的朗讀第一自然段。
⑸ 過渡:為什麼說小興安嶺的樹每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呢?
2、講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⑴ 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春天特征的景物。(播放課件)
⑵ 提問: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
描寫這些景物是為了表現什麼?
⑶ 學生分組討論,師生互相交流。
(小結:春天──大地解凍、生機勃勃)
⑷ 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
3、講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按以上兩段的講讀方法,學生自學)
⑴ 默讀課文。(播放課件)
⑵ 思考:課文寫了幾樣景物?然后給這段分層。
夏天的樹木有什麼特征?
作者是怎樣描寫樹木長得茂盛的?
當霧從山谷里升起來的時候,整個森林起了什麼變化?
林間的陽光有什麼特征?為什麼會有這些特征?
為什麼說林間的草地“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⑶ 概括小興安嶺夏天的特點。
(小結:夏天──花木繁茂)
⑷ 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這一段。
4、講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學生自學)
⑴ 小興安嶺的秋天有什麼特點?(播放課件)
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① 從“變黃”、“更蒼翠”兩個詞看秋季樹木色彩的變化和“落葉在林間飛舞”的情景,理解小興安嶺的秋天色彩斑斕,非常美麗。
② 從森林向人們獻出的野果、榛子、蘑菇、木耳、人參等小興安嶺特有的豐富物產,理解小興安嶺能造福于人類。
⑵ 概括出小興安嶺秋天的特點。
(小結:秋天──色彩斑斕、果實累累)
⑶ 有感情的朗讀這段。
5、講讀第五自然段:(學生自學)
⑴ (播放課件)提問:冬天,小興安嶺景色怎樣?(壯麗)
為什麼要寫動物?(寶貴的物產)
⑵ 概括小興安嶺冬天的特點。
(小結:冬天──景色壯麗)
⑶ 有感情的朗讀這段。
⑷ 小結:
① 第三~五自然段描繪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大家把四季景色聯系起來看一看,四季都寫到了什麼?(樹)
② 為什麼都寫到樹?(因為小興安嶺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6、講讀第六自然段:
⑴ 為什麼說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⑵ (學生討論自學)小結
三、總結
小興安嶺是一座遼闊無垠的森林,它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它向人們奉獻了豐富的木材,豐碩的果實,名貴的藥材,珍奇的動物。因此,它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3
【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了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興安嶺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有特點。作者按季節(jié)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具體描述。課文第一自然段概括敘述小興安嶺的特點——綠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別敘述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總結,首尾呼應,緊扣題目。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使語文章充滿感染力。
【設計理念】
1、以讀為本 品讀感悟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感知美麗,我安排了自由讀、比讀、齊讀、表演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讀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結合朗讀加強指導,提升朗讀水平,增強語感。
2、以學生為主體 注重能力訓練
整堂課我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課的開始引導學生聽去過小興安嶺的人是怎么介紹的,并反饋獲取的信息。欣賞圖片后、與文本初次接觸后,都讓學生談談對小興安嶺的感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知。體會到小鹿的可愛時,請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續(xù)寫。
3、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審美鑒賞的最佳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時是難以完全言傳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總伴隨著生動的形象出現。如果學生能看到小興安嶺的真實畫面,他們會驚訝,會陶醉,為親自體會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悅,而有所感慨,有所抒發(fā)。所以在學生與文本接觸前我以四季的圖片展現小興安嶺的美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學習,有所感悟。在講到春天的美景時,我隨機出示小鹿各種各樣可愛的形態(tài),為續(xù)寫作好準備。整體朗讀春景前,我播放淙淙的流水聲,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又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教學目標】
1.認識祖國東北的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特有的美,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2.學習本課生字15個;理解“蔥蔥籠籠、密密層層、嚴嚴實實”等迭詞以及“抽、封、浸、獻、刮”等動詞;理解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初步學習“是……也是……”句式;學習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特色進行觀察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的詞句;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走近小興安嶺
東北的黑龍江省境內有一片“綠色的海洋”,那里有數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樹木間時時可見梅花鹿、紫貂、東北虎等珍貴動物穿行的身影。林中生長著人參、烏拉草等珍貴的藥材。什么地方物產竟如此豐富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同游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板題)齊讀課題。讀完課題你能否說說作者寫的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激起學生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們體會到中國地大物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整體感知興安嶺的特點]
二、走進小興安嶺
1、小興安嶺到底美在哪里呢?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小興安嶺的美麗的呢?(板書:春、夏、秋、冬)
3、文中有一句話概括的寫出了小興安嶺的特點,找出這句話讀一讀。
4、小興安嶺到底是不是“大花園”“大寶庫”呢?讓我們看看小興安嶺不同季節(jié)里不同的景致吧。(課件演示春夏秋冬圖片,大約1分鐘,讓學生對小興安嶺四季有初步認知,形成表象)
5、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結合圖片與文中內容在小組內交流“你認為小興安嶺的哪個季節(jié)最美,為什么?”
6、匯報交流
(1)春天美:“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枝條,長出嫩綠
的葉子”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抽出”換成長出可以嗎?不可以。抽出寫出枝條快速生長,很形象、生動。“山上的積雪化了,匯成小溪”一定很美。(課件出示圖片2、3,大約30秒,讓學生體會到書中所寫的美。)“小鹿在散步,有不同的姿態(tài),很可愛”用了擬人的手法,很生動。(課件演示約一分鐘,看到小鹿不同的姿態(tài))“有的……有的”造句。適當指導朗讀。
過渡:一幅動態(tài)的春意圖我們欣賞完了,夏天的小興安嶺又是什么樣的呢?說說為什么喜愛夏天的小興安嶺。
(2)夏天美:樹木茂盛,“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寫出了樹木枝
葉繁茂的特點。一個“封”字又寫出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顯出了勃勃生機。將光比喻為利劍,更說明樹木茂盛。草地上五顏六色的花,自然天成未經雕琢,有一種自然美。適當知道朗讀。
過渡:轉眼間收獲的季節(jié)來臨了,這時的小興安嶺又美在哪里
呢?
(3)秋天美:
a、色彩美。黃中帶綠(課件演示約3秒,讓學生體會秋的色彩)
b、動態(tài)美。“落葉飛舞”(課件演示約30秒,讓學生體會動態(tài)美)體會為什么用“飛舞”而不用“飄落”。
c、物產多。(課件演示這些物產約10秒)適當指導朗讀。
過渡:秋天過了,冬的使者悄悄飛舞,這時的小興安嶺又別有一
番景致,讓我們穿上棉衣,同冬的使者一同走近小興安嶺。
(4)冬天美:“積滿”一詞可看出雪大。動物們各有各的可愛之
處(課件演示不同動物不同的姿態(tài)約30秒)適當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順序,抓住重點詞句品析,體會四季交替變化的美。中間穿插課件演示,讓學生在動態(tài)的畫面中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從而激發(fā)起熱愛祖國的熱忱,愛國主義教育不言而喻。]
三、走出小興安嶺
節(jié)課的時間我們共同經歷了四季的變化,領略了小興安嶺的美景,你能否用一句話概括出你心目中小興安嶺的樣子?希望同學們有機會真的去領略一下四季小興安嶺的美景,用你的眼睛,你的心靈去勾勒出一幅幅更加秀美的圖畫。
[設計意圖:跳出課文,跳出畫面,讓學生閉目冥想,相信這樣
留下的絕不僅僅是文字的刻畫,它將使學生的視角伸向更深更遠的地方。]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樹木、溪水、小鹿 大花園
夏:樹木、霧、陽光、草地
秋:樹木、果實 大寶庫
冬:樹木、雪、動物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景文章,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在知識教學點上,注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能力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提高閱讀水平。方法主要以反復朗讀為主,通過朗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同時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這節(jié)課雖然課堂容量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在寫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尊重大多數學生的意見選取其中一個季節(jié)細致地分析學習,如教師指導學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寫了那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讀出感受、積累語言等環(huán)節(jié),學完本段后及時與學生共同總結出學習的方法步驟;接著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剩余三個季節(jié)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剛才的學習步驟合作學習,教師適時地深入學生群體中進行指導,之后小組匯報學習結果,教師用課件輔助學生理解,并對重點詞句加以指導點撥;然后放手學生自學其余段落,在學生匯報交流時師生共同賞析;最后教師來個總結。先教后放環(huán)節(jié)清晰,學生學習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突出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循序漸進實現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和評價,實現了學生張揚個性的自我超越,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培養(yǎng)。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4
廣東 王建輝
------------------------------------------------------------
設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主體地位,體現教為學服務。
課前預習,讓學生質疑;課內學習,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讓學生自由品讀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暢談感想;課外延伸,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去探究。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思想。
2倡導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本設計要求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的疑問上網或到書中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收集和處理資料;課內同學們互相交流自己的資料,實現資源共享;課后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單獨或與人合作完成一份研究報告。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小興安嶺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
2通過學習課文,引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粗讀課文
1同桌互讀課文,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2同桌匯報互查情況,對同學們容易讀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3默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4交流:
①你知道了什么?(重點引導學生說課文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②你不明白什么?(同學之間相互解答,重點疑難問題可由小組討論后再作答。)
二、作業(yè)
抄生字新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感受景色美與文字美
1自讀課文,要求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想想喜歡的理由。反復朗讀,讀出感情。
2交流:
①你最喜歡哪些句子或段落?為什么喜歡?在朗讀中把你的感受表現出來。
②重點引導學生品味下列語句:
a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b夏天,樹木長的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c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d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e落葉在林間飛舞。
f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
二、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1背誦你最喜歡的句子。
2摘抄你最喜歡的詞語。
三、交流資料,延伸拓展
1指名匯報收集的小興安嶺的資料。
2四人小組交流資料,實現學習資源共享。
3就感興趣的問題,寫一份研究報告。
------------------------------------------------------------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華陽小學
最新文章:
買文具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語第三冊歸類識字(一)2教學設計
《學會解釋》教學設計
《學會勸阻》教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①認識“融、匯”等10個生字。會寫“匯、欣”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抽出、嫩綠、匯成”等15個詞語。
②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④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
課前準備
①組織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文字資料、圖片。
②制作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認識“融、匯”等10個生字。會寫“匯、欣”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抽出、嫩綠、匯成”等15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認讀生字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2、讓學生說畫面,從而導入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3、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①初步感知。
a.學生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b.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檢查交流。
a.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集體讀。
b.重點指導難讀的字。
c.指名學生讀課文,大家評價。
三、再讀感悟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并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②學生讀畫,教師觀察學情。
四、寫字寫詞
①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讓學生認讀,再組詞。
②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①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③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字詞
認讀詞語卡片。
二、感悟品味
①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引導誦讀品味。
a.根據學生朗讀,多媒體出示: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欣賞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學生說喜歡的原因,教師板書:抽出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春天的畫面。
◆體驗“抽出”的過程。體會“抽出”用得真好。
◆邊讀邊想春天的畫面,讀出自己喜愛的感情。
b.喜歡的語句。多媒體出示: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教師引導:讀了這段話,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封
◆學生朗讀體驗,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夏天的畫面。
◆學生再次感受夏日小興安嶺的美麗,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c.朗讀交流,多媒體出示: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學生讀課文,想像秋天的畫面。
◆多媒體演示“落葉在林間飛舞”的情景。
◆學生再次朗讀,加深感悟。
d.多媒體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看著春天是不是快要來臨。
◆學生交流喜歡的原因。教師反問:你能把自己的喜歡之情讀出來嗎?
◆指名讀,大家評價。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突出“積滿”“又松又軟”“舔著又肥又厚的腳掌。”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冬天的景色,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朗讀,深入體驗。
②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剛才大家欣賞了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時此刻,作為一名游客,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齊讀)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三、拓展活動
①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②當一次小導游,把感受到的小興安嶺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③選擇家鄉(xiāng)的一處景色,仔細觀察,再寫一寫。
板書設計
13 美麗的小興安嶺
綠色的海洋
春 抽出新枝 長出嫩葉
夏 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秋 落葉飛舞 果實累累
冬 樹上積雪 動物過冬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分析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過聯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俯下”“欣賞”“抽出”“封”“密密層層”“飛舞”等詞語,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3、學習作者按四季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探究并發(fā)現寫春夏段落的組段規(guī)律,學習和積累準確、生動的語言。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四、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進行觀察和具體描述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名勝古跡數不勝數。今天老師將帶領導同學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欣賞一番。
1、師板書23《美麗的小興安嶺》。
2、齊讀課題 《美麗的小興安嶺 》
二、緊扣中心,整體感知
1、你們想知道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嗎?我們一齊來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生讀)
2、你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說說小興安嶺留給你的總印象是什么嗎?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特點是——(景色誘人)什么叫 “誘人”呢? (非常吸引人)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是……也是……)
請同學們用橫線勾出“景色誘人”“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
3、你能找找嗎?課文哪里也概括地寫出了小興安嶺的美麗的呢?出示第一段
a、女同學讀第一自然段,男同學找一找,寫了哪些東西?并把它們圈出來。
b、你們覺得小興安嶺的什么多?(樹木)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了“樹木多”呢?(數不清、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綠色的海洋)
出示:( 樹木 )像( 綠色的海洋)。
小朋友一起來試試,讓我們感受這綠色的海洋、誘人的地方吧。全班齊讀第一、六自然段。
三、讀中感悟,積累語言(感受春天的活力之美,精講)
1、過渡:是啊,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真誘人啊,樹木像綠色的海洋,讓我們一起去小興安嶺的春天看看吧。
齊讀第二自然段,我們來看一看這一段藏著哪些景物呢?(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
(1)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a、枝條是怎樣的長出來的呢? “抽出”用得真好,把枝條快速而有力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寫得可真形象啊!(不知不覺間,突然長出新枝)
b、那如果換成“長出”好不好呢?為什么?(用“抽出”寫出了枝條的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很形象生動,也避免了語言的重復性)
是啊,一個“抽出”寫出了樹木的變化,多么有活力啊!多么的富有生命力啊!
我們把小興安嶺樹木的變化讀出來吧!指導讀句子(“抽出”讀得干脆有力;“新的枝條”“嫩綠的葉子”讀得親切、柔和些)
(2)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
a、齊讀這一句,透過這句子,(我們看到了雪水在慢慢地逐漸融化掉了,雪水叮叮咚咚地往下流,還唱著動聽的歌呢。)
b、這聲音大嗎?不大。你從哪兒知道的?淙淙。描寫流水聲的詞你還知道有哪些?如:潺潺 叮叮咚咚 嘩嘩
c、那積雪化成的水分別從不同地方,淙淙地流進小溪里了。“匯”字讓我們想到雪水從不同的地方細細地合成了小溪的樣子。
(3)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指名讀
a 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樣的小鹿? (可愛)男生讀
b是啊,多么可愛的小鹿啊,讓我們也來寫一寫,能像課文里一樣把小鹿的動作、神態(tài)寫出來,那就更了不起了。
出示:說話訓練:小鹿們在小溪邊快樂地嬉戲著,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3、是啊,春天真美!作者在這段中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
(不僅寫了樹木抽枝長葉,還寫了樹木周圍的美麗景象)。
師:(板書)先寫季節(jié),又寫了樹木,再寫其他景物。結合板書復述第二自然段:
樹木 抽出____ 長出____
積雪 匯成____ 流著____ ____漲滿____
小鹿 ____散步 俯下____ 側著____ 欣賞____
四、總結學法,引導講解夏天的小興安嶺
1、我們剛才回憶“春”的學習過程,我們先是
一、讀找景物
二、讀寫特點
三、讀悟其情
2、接著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學習步驟如下:
(1)齊讀夏段,自己劃出夏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2)自由讀:小組論一論這些景物怎么美?
(3)重點學習樹的句子,理解夏季小興安嶺樹木有什么特點:抓住“郁郁蔥蔥”“密密層層”“嚴嚴實實”,(說明樹木枝葉很茂盛)。“封”(說明樹木枝葉又密又厚)
(4)理解“浸”、(說明小興安嶺的霧很厚、很濃,就像把樹木放在水里一樣)“千百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等詞。
(5)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自由朗讀,讀中悟情
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略講秋冬(完成板書)
自學秋冬,議疑解疑:
運用第2、3段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秋冬”兩段。
1、學生自學,按上述學習步驟可提出哪些問題
2、小組交流,補充課外資料
3、小組匯報,(抓住樹葉、雪花“飛舞”[飄落的樣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刮”理解)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領略“秋冬”之美。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在小組中自由發(fā)言,取長補短,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六、課堂總結 :
我們大家在小興安嶺里一同度過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誘人)小興安嶺真是個?(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
七、 師生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3、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綠色的海洋 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美麗的大花園
(樹多) 秋:樹葉、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參 巨大的寶庫
冬: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7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俯下”“欣賞”“抽出”“封”“密密層層”“飛舞”等詞語,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3、有感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教具準備:錄像、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出示學習目標
同學們,我們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小興安嶺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欣賞一番,好嗎?(出示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
小興安嶺是個怎樣的地方?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一遍課文。(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來回答,也就是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片段欣賞
1、你認為小興安嶺哪個季節(jié)最美?為什么?(讓學生各抒己見)
2、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即“春季”這段)。
(1)指名讀這段話,其它學生邊聽邊用“△”劃出作者所描寫的景物。
(2)你認為作者描寫這些景物時哪些句子寫得很美?找出來讀一讀。假如學生找出以下的句子: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先讓學生說說“抽出”的意思,然后換詞,再體會用“抽出”一詞的好處,最后熟讀這句話。)
一根根原木隨著流水往前淌,像一支箭隊在前進。
(讓學生說出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再體會比喻句的好處。)
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師:你是怎樣理解“俯下”“欣賞”兩詞的?能表演給大家看看嗎?(讓學生出來表演)]
(3)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邊讀邊想象春天的畫面。
(4)看錄像:關于小興安嶺春季的錄像。
(5)小結學習方法:①讀文段,找出描寫的景物。
②欣賞好詞佳句。
③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3、學生根據前面的學習方法試學第三自然段:
(1)默讀文段,找出描寫的景物。
(2)欣賞好詞佳句:(提示學生遇到不理解的詞,如“浸”“蔥蔥蘢蘢”可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師:你認為哪些詞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重點理解“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封”等詞。
第三句:結合投影片理解。
(3)欣賞錄像:(關于小興安嶺夏季的錄像)
4、學生自學第四、五自然段:
(1)學生按方法自學。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①教師板書出秋、冬季作者描寫的景物,讓學生對照。
②欣賞好詞佳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說說好在哪里?
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
a、你認為哪個詞用得好?
b、說說詞語的意思。
c、可以用什么詞代替這個詞?
d、用這個詞好在哪里?
③看錄像:(關于小興安嶺秋冬季景色的錄像)
四、總結:
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大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1)理解: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時,教師引導:
小興安嶺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樹多)
哪些句子概括寫小興安嶺樹多?(學習第一自然段)
(2)讓學生發(fā)表意見。
(3)師小結:
板書:
13、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原木
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秋:樹葉、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參
冬: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8
知識與技能 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俯下”“欣賞”“抽出”“封”“密密層層”“飛舞”等詞語,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生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課文,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教學手段 圖片 多媒體
課前預習內容
1、 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2、相關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圖片介紹導入
師:同學們歡迎來到梅梅老師的閱讀課,我們的口號是:
生接:在快樂中閱讀,在閱讀中享受快樂。
師: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有氣勢磅礴的崇山峻嶺,有有曲折的黃河長江,還有風光旖旎的江南水鄉(xiāng)風光,現在,我要帶同學們去祖國的最北端,領略小興安嶺美麗誘人的風光,今天我們學習14課美麗的小興安嶺(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優(yōu)美的圖片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愿學,樂學。
2、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老師布置你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你的收獲。
生: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文字資料
生:( )
師評語:你說的以前老師都不知道。
生:( )
師評語:原來這樣呀。
生:( )
師評語:你讓同學們豐富了知識,謝謝你,快來屬于樂于分享的孩子。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聽了同學們的匯報我都有點迫不及待要去看看小興安嶺了,下面讓我們一起搭乘快樂列車向小興安嶺出發(fā)吧,我們現在就去透過書中的語言文字走進森林,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師:老師相信同學們通過預習,這些詞語一定一定掌握了。
指生領讀
2.師:沒一個詞語都是有感情的,如果把它放在文中課文這些詞語就有靈魂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讀課文
3.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我很夠享受你們讀書帶給我的快樂,下面老師找?guī)孜煌瑢W來朗讀課文,同學們聽清要求后在讀收獲會更大,聽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指生讀課文:
匯報
師評語:你的收獲真不小,這都被你發(fā)現了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的確如此,太棒了,比把文章的中心句都找到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檢查生字把預習落到實處。
三、精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看文章的最后一段,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請同學們齊讀一遍。
生齊讀
師板書(寶庫花園)
師:小興安嶺中什么最多?你們知道嗎?
生:樹多
2、師:現在你就到課文一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通過哪些地方體會到了樹多?畫出來
生回答(數不清 連成一片 林海 ……)
師:小興安嶺有這么多樹,為祖國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他可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3、 師:現在我們的快樂列車來到了小興安嶺的春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發(fā)現小興安嶺春天美在那?
師:那位同學愿意用你甜美的聲音把這一段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思考:作者都寫了那些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
指生讀課文
生匯報: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抽出很美
師:就像這樣先選句子,再說美在哪里,這樣交流起來就有理有據了。春姑娘給大森林穿上嫩綠的新裝,誰知道“抽出”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師:“長出”行不行?
生答
師:不好,因為抽出是很快的長出,這就是春天的腳步,文中還有那些像抽出這樣的詞那?
生答: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花匯成小溪,淙淙地留著。中的匯成,淙淙。
師:課件出示體會聲音,品讀這些詞你有什么感受?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閉上眼睛想一想,
生答
師:大家想象力真豐富,這就是恰當用詞的好處,能讓我們如見其景,如聞其聲,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再讓我們讀一遍吧!
生讀
師:小興安嶺的春天還沒在那?
生: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散步,欣賞這是擬人句
師:這是多么的令人心曠神怡,在讀你會更有收獲,愿意演小鹿的同學請起立,把課桌當成小溪,我們來一邊讀一邊演。
生讀
師:現在你就是真正的小鹿了,帶上動作我們再來讀一遍。
生讀
師:好極了,原來帶上想象,加上動作我們就可以把課文讀得繪聲繪色,現在我們的祖國正等著我們的艦隊去建設那,讓我們的艦隊走快一些好不好?
指生讀
師:小興安嶺美在樹,美在春水,美在小鹿,美在原木,因為有他們小興安嶺充滿了綠色,充滿了生機,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小興安嶺的春天的特點。
生:生機勃勃
師:板書(生機勃勃)
4.夏天:
師: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快樂列車來到了小興安嶺的夏天,請你按提示來讀這兩段的內容.出示課件
(1)學習提綱
a.小興安嶺夏天美在哪?
b.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我仿佛看見了( )
c.畫出比喻句填空并仿寫:
像 (2)學生同桌互讀課文
(3)學生匯報
師:總體上回答小興安嶺沒在那?
生:樹、霧、太陽、花草
師: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生答小興安嶺樹木特點蔥蔥蘢蘢
師:你能告訴我這是什么意思嗎
生答:樹木茂盛
師:你通過那體會到的
生:密密層層,嚴嚴實實
師:我也是不過是通過封遮擋體會到的,以為大家想呀,只有茂盛的樹木才有這樣的本領呀!
師:繼續(xù)說我仿佛看見了( )
生:霧在山谷里飄起,由于森林被葉子封得嚴嚴實實的,霧不易散去,整個森林就像泡在濃霧中
師:浸什么意思?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浸”。
生說
師:誰來說說比喻句看圖理解“縷”、“像利劍”
生說:太陽 野花
師:課件出示
生仿說例句
師:沒去過小興安嶺的同學 ,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也能領略的小興安嶺的風光,可謂是身臨其境,大飽眼福,我們用一個詞來形容下興安嶺的夏天有什么特點?
生答
師板書(枝繁葉茂)
師:同學們寫作文也可以向本篇文章這樣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用生動貼切的語言描繪景物的特點,這樣你的文章也會寫得有聲有色。
師:現在我們回憶一下學習的方法:
生答:先讀句子,再體會詞,最后聯想畫面 。
師:總結學習方法:課件出示
①讀句子找出所描寫的景物。
②體會用詞的生動。
③聯想美麗的畫面。
5、師:下面我們的快樂號列車要在小興安嶺的秋冬季節(jié)中停留一會,同學們可以自由活動,!請選擇你喜歡的季節(jié)來完成自學卡片。看看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讀懂一段寫景文章”的方法
師:出示自學卡片
自學卡片
季節(jié) 描寫的事物 寶藏 積累好詞好句
生自學
師引導匯報
生匯報:秋季說描寫的景物是……
寶藏有…… 好詞句有 飛舞 等
師:落葉飛舞,把秋天都寫動起來了
這里遍地是寶,真不愧為巨大的寶庫,老師也帶來一些大家看一看。
出示
師:哪一個詞能概括秋天的特點那
生答師板書(碩果累累)
生匯報冬天
師:動物過冬的方式真獨特,給小興安嶺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情趣。
用一個詞來概括小興安嶺大冬天的特點。
生:雪花紛飛
師 小結:秋天果實累累,遍地是名貴藥材,無邊的森林盡是寶藏,這多么令人驚喜!冬天,小興安嶺雪花紛飛,動物們獨特的過冬方式給文章增添了無窮的情趣。這兩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刻寫出來的。
設計意圖:主要是教學生體會用詞生動的寫法,和簡單的比喻句,擬人句,培養(yǎng)學生總結學法后自學,體會文章主要內容。
五、能力培養(yǎng)
如果你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著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
六、課堂總結 :
本文以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讓我們記住這生命的綠色吧!并讓他永恒的綠下去,我們要把這巨大的寶庫和美麗的大花園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板書設計
14.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后反思:如果有時間給學生觀看相關影片,比講課文體會要來的直觀些,但是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也達到了培養(yǎng)感情的目的。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特產,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感悟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三年級語文教材第四組的一篇課文。本課描寫的是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全文共6個自然段,先總的講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別講小興安嶺的景色;最后總結: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本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總述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這是全文的中心。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緊緊圍繞“美麗”進行具體介紹。作者從色彩、景物、物產幾個方面來寫的。第三段(第6自然段)在分述的基礎上,用“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一座巨大的寶庫”作總結。緊扣題目,洋溢著作者對小興安嶺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優(yōu)美景色,豐富物產。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以讀為本,緊扣課題中的“美麗”進行導讀,體現語文學習“以人為本,自主發(fā)展”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感悟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感情誦讀,激發(fā)情感;補充課外閱讀,拓展深化。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你們知道小興安嶺嗎?到過小興安嶺嗎?老師帶你們去小興安嶺,喜歡嗎?(板書:小興安嶺)
2、多媒體展示小興安嶺的畫面,看后談自己的感受。
3、在原板書前加上“美麗”,今天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空出重點:小興安嶺怎樣美麗。(由“美麗”切入帶動全文)
4、學生質疑
二、自主學習,感知“美麗”。
1、自讀課文。多媒體出示自讀提示:你覺得哪些景物是美麗的?這些景物怎樣美麗?用筆劃出有關重點詞句。
2、學生匯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這些景物怎樣美麗?把詞句寫在黑板上,愿意寫的就上來寫。(讓學生自己讀書獲取知識)
三、合作交流,感受“美麗”。
1、黑板上寫的景物及描寫景物的詞語,你們能把他們分成幾類嗎?為什么這樣分類?(引導學生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分類)
2、有什么疑難問題,需要討論的?著重引導學生理解“抽出——長出”“像一支艦隊”“像得劍”“浸”等詞語。
3、小興安嶺四個季節(jié),你最喜歡哪一季節(jié)?為什么?學生自由組成合作小組討論交流。
春天:萬物蘇醒,生機勃勃(課件1:春天的小興安嶺)
夏天:枝繁葉茂,絢麗多彩(課件2:夏天的小興安嶺)
秋天:森林獻寶,豐收景象(課件3:秋天的小興安嶺)
冬天:壯麗雄偉,北國風光(課件4:冬天的小興安嶺)
四、感情朗讀,感悟“美麗”。
1、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讀讀。
2、挑選一段自己覺得最喜歡的多練練。
3、指名學生分段讀,教師隨機指導。
4、愿意讀哪一段就站起來讀哪一段。
五、首尾對照,深化“美麗”。
1、多媒體出示首尾兩段,讀首尾兩段,想想為什么要寫小興安嶺是“寶庫”,“寶庫”與“美麗”有什么聯系。
“寶庫”:1)盛產木材;
2)名貴藥材,野果、木耳、蘑菇;
3)珍禽異獸,天然動物園。
小興安嶺景色優(yōu)美,物產豐富,對人類有貢獻,有價值,美得實在,“寶庫”使小興安嶺更美。
六、拓展活動,遷移學習
1、課件出示課外閱讀資料,讓學生閱讀。
2、憑自己的想象,畫一畫小興安嶺的美景。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在課文中把這一特點作為描述重點,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這是本篇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學情分析】
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篇與本課在結構、內容上極其相似的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因而在學習本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運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點詞句,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自主地投入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理解生詞的意思。
⑵ 了解有關小興安嶺的內容,自覺地進行語言積累。
⑶ 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和與人合作意識。
2、過程與方法:
⑴ 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景這一主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扎扎實實訓練學生的語感。
⑵ 領悟作者觀察與描寫景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⑶ 教師滲透學習方法與學生嘗試實踐相結合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⑴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⑵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欣賞自然美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和學習積累語言,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探究過程】
一、交流搜集的資料,揭題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地出示課件(中國政區(qū)圖,紅點閃爍顯示小興安嶺的位置),幫助學生了解小興安嶺的位置。
(讓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一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二則便于教師了解學情,靈活地處理教材,以學定教)。
二、初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讀,析文悟情
1、利用寫春、夏美景的段落,滲透學法:
(本文2~4自然段結構相似,是對學生進行學法滲透的典型篇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他們首先會對春、夏季節(jié)的景色感興趣,因而教師就順應學生的這一認知規(guī)律,通過2、3兩個段落進行學法指導。學生先談到哪段內容,教師就先講哪段。)
⑴ 默讀2~5自然段,想:在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中,你認為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最美?劃出有關的詞句。
⑵ 按照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重點指導(次序不定)。
夏天(當學生談到夏天時)
① 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學生說說為什么認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學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 學生自由讀寫野花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指導讀出野花的美。
·樹木 你從這句話知道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樹木長得這么密,怎么樣能把它讀出來,自己練習讀。指名讀,請小老師給他評一評。指名讀。
② 觀看展示夏天美景的錄相。提問:看了錄相,你想什么了?
(學生從文字中產生的認識往往是朦朧的、抽象的。此時讓學生觀看錄相,會使他們對小興安嶺的美產生切身的體驗,進一步深化認識。)
春天(當學生談到春天時)
① 示描寫春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這個學生談談為什么認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重點指導:
·寫小鹿的句子
自己讀寫小鹿的句子。你能讀懂了嗎?誰能加動作讀一讀?全體學生起立加動作讀寫小鹿的句子。
·比較句子 樹木抽出新的枝條。
樹木長出新的枝條。
把“抽出”換成長出行不行?為什么?可以做動作體會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通過比較,學生也容易感受到小興安嶺的春天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② 春天的這一段,老師也很喜歡,我想讀讀行嗎?教師看著屏幕配樂讀該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想: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這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想象畫面,他們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
③ 指名配樂讀該段。學生齊讀,能背過的站起來背。
2、總結學法,自主運用:
(在前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已經滲透了學習的方法,但是為了使它更條理化、系統(tǒng)化,教師有必要與學生進行回顧、總結。這樣便于學生順利地開展自學活動,也幫助他們積累了學習的方法。)
⑴ 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春、夏兩段的方法。課件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自學要求:① 看一看,4、5自然段描寫了秋、冬季節(jié)的哪些景物;
② 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劃出有關的詞。
③ 抓住劃“——”的詞反復讀句子,體會景色的美。
④ 讀不懂的詞句作上記號。
⑵ 學生自學。
⑶ 小組內交流自學情況。要求:有不同意見的,一起討論,看看哪種意見最好;在自學過程中讀不懂的詞句提出來,請小組內同學幫忙。
⑷ 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① 這兩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擇機請喜歡野果、小動物的同學站起來讀有關的句子,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② 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討論。
四、總結,深化認識
1、學完課文,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2、帶著贊美的感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yè),課后延伸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繼續(xù)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夏 秋 冬
美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11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第二稿)
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指著黑板說)小興安嶺,大家讀的真好,在平時我們這個字還讀什么?xing,能給他找找朋友嗎?
真好,那這個興字你還能給他找找朋友嗎?興奮,對,還有興國安邦,興安嶺就是取這個意思。
2、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小興安嶺,(出示地圖和資料),這就是小興安嶺所在的位置,在這只大公雞的最頂上,請大家讀讀下面的材料。
3、讀了這些資料,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4、相機出示: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有數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
6、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板書:美麗的 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請大家打開課文,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或喜歡的句子就停下來多讀幾遍。
三、檢查、交流
1、出示詞語
欣賞 誰來讀一讀這詞。
欣賞這個詞在書寫上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嗎?
現在就請同學們把欣賞兩個字描在田字格上。
剛才,我欣賞了同學們寫字的姿勢,也非常欣賞同學們寫的字,現在請同學們再看大屏幕的詞語,讀著讀著,你會欣賞到什么呢?
出示:密密層層 蔥蔥蘢蘢
淙淙地流著 呼呼地刮著
又松又軟 又香又脆 又肥又厚
師生交流
檢查課文:剛才你讀了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的小興安嶺,指名學生讀(注意長句子的處理)
四、精讀第二自然段
1、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美麗,讓我們先一起走進春天的小興安嶺,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把你看到的景物畫出來。
2、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樹木 積雪 小鹿
3、現在請大家再去讀一讀和這些景物有關的句子,邊讀邊試著把一個個句子變成一幅幅畫。
4、現在,誰來說說哪幅畫最吸引你?
隨機出示:句一: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師:在這個句子里有兩個表示動作的詞意思相近,你找到了嗎?抽和長
師:它們都表示樹木都…長出來
那老師這樣讀:春天,樹木長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你們覺得怎么樣?
師:那好,我們來讀讀課文中的句子,齊讀
師:同學們,你覺得抽是怎樣地長呢?
師:那就讓我們快快長吧。齊讀 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樹, 好一派生機勃勃的畫面
還有什么畫面也吸引了你?快說說。
句二:山頂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嘩嘩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
師:先讓我們來聽聽。(流水聲)
你聽到了什么?(小溪的流水聲……)
它們好象在……歌唱、
這么多美妙的聲音匯成了一個詞,那就是……淙淙,
來,讓我們把這美妙的聲音帶到朗讀聲中去吧
句三:幾只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師:還有你喜歡的畫面嗎?
學生讀
師:這是一群怎樣的小鹿? 快活的小鹿
是啊,能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真是一件快樂的事。
誰想成為它們中的一員。指名讀
讓我們都來做快樂的小鹿吧。
多么美麗的小興安嶺,多么快樂的小鹿,瞧,它們也來了,出示圖片:松鼠玩耍圖,黑熊出洞。
它們會在快活地做什么呢?請同學拿出筆寫一寫吧。
————-——,它們有的——————,有的——————。
學生交流
師:美麗的小興安嶺吸引了這么多的小動物,那也一定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來讓我們把這么美的句子牢牢地記在心里。自己來讀一讀,背一背吧。
誰愿意來試試。指名背 齊背
出示:樹木抽出( ),長出( )。山上的積雪( ),雪水( ),( )地流著。溪里( )春水。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 ),有的( )。
五、精讀第三小節(jié)
1、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讀文字想畫面,欣賞了春天生機勃勃的小興安嶺,接下來,我們要走入夏天,你們也學著讀文字想畫面的方法,欣賞夏天美麗的景色。
2、你透過文字,看到了什么?
句一: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師:讓我們也來讀讀這句話。
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樹木長得很茂盛,樹木很多……
你是從哪讀出來的?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能把藍天都遮住了,多么茂密的樹林,請男同學帶我們走進密密叢林吧。
句二: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師:你還看到了什么? 霧
這是怎樣的霧? 這就是濃霧籠罩下的小興安嶺,課文中有一個詞間接地告訴了我們霧很濃,很大,看看誰有一雙慧眼?浸
什么是浸?泡在
來,請女同學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森林的濃霧吧。
句三:。太陽出來了,千萬縷金光像利劍一樣,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師生交流
小結:讓我們和著音樂再來欣賞這蔥蔥蘢蘢多姿多彩的夏天吧。配樂朗讀。
六、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透過文字,欣賞了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蔥蔥蘢蘢的夏天,其實小興安嶺的秋天和冬天也別有一番滋味,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小興安嶺是一個一年四季景色都很美麗的,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重點理解“抽出、密密層層、飛舞、呼呼”等詞語,體會作者用語的準確。
了解有關小興安嶺的內容,自覺地進行語言積累。
3.自覺地進行語言積累,領悟作者觀察與描寫景物特點的表達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和與人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抓住關鍵詞語領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學習作者是怎樣準確地運用詞語描寫景物的。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2、看了課題我們可以知道課文寫什么?寫它怎么樣?
3、提出學習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可包含朗讀、心得、寫詩、續(xù)寫、片斷仿寫等)
(4)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會讀、寫生字新詞。
2、我會用“抽出、密密層層、嚴嚴實實”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等)
4、我會自主完成課后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等。
(二)學文悟情展示
1、我會讀。(讀重點句、段)
2、我會悟:
(1)小興安嶺的春天很美麗,作者抓住了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來寫,學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艦隊”等詞語來理解,突出春天剛剛到來時,小興安嶺景色美麗,生機勃勃的特點。
(2)小興安嶺的夏天很美麗,作者抓住樹木,晨霧,太陽,草地,野花這些景物來寫的。
(3)小興安嶺的秋天很美麗,很富饒,作者抓住了樹木、落葉、山葡萄、木耳、人參等景物來寫。
(4)小興安嶺的冬天美麗,富饒,作者抓住了樹木、積雪、西北風、紫貂、松鼠等來寫。
3、我知道:
(1)“抽出”還可以換成“長出”,但用“抽出”就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形象生動,枝條一般是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把枝條“長出”說成“抽出”非常貼切。
(2)“飛舞”還可換成“飄落”。用“飛舞”而不用“飄落”,表現了落葉隨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使我們體會到秋天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的用詞準確。
(三)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展示個性談感受。
2、展示續(xù)寫、仿寫片段。
3、展示創(chuàng)造性朗讀。
4、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
想一想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明確:寶庫,是指物產豐富。花園,是指一年四季美麗。因為小興安嶺物產豐富,其中還有很多珍貴的動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麗,所以說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四、知識拓展延伸
1、依據課文“總——分——總”的構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礎上,從文章最后的總結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色誘人”,“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逆推至前文的閱讀。引導學生在細讀課文時,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一年四季景物的特點。
2、選擇小興安嶺的一個季節(jié),為一幅風景圖配上介紹的文字。
3、我知道:
(1)“抽出”還可以換成“長出”,但用“抽出”就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形象生動,枝條一般是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把枝條“長出”說成“抽出”非常貼切。
(2)“飛舞”還可換成“飄落”。用“飛舞”而不用“飄落”,表現了落葉隨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使我們體會到秋天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的用詞準確。
(三)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展示個性談感受。
2、展示續(xù)寫、仿寫片段。
3、展示創(chuàng)造性朗讀。
4、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
想一想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明確:寶庫,是指物產豐富。花園,是指一年四季美麗。因為小興安嶺物產豐富,其中還有很多珍貴的動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麗,所以說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四、知識拓展延伸
1、依據課文“總——分——總”的構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礎上,從文章最后的總結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色誘人”,“美麗的大花園”,“巨大的寶庫”逆推至前文的閱讀。引導學生在細讀課文時,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一年四季景物的特點。
2、選擇小興安嶺的一個季節(jié),為一幅風景圖配上介紹的文字。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在課文中把這一特點作為描述重點,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這是本篇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學情分析】
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篇與本課在結構、內容上極其相似的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因而在學習本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運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點詞句,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自主地投入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理解生詞的意思。
⑵了解有關小興安嶺的內容,自覺地進行語言積累。
⑶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和與人合作意識。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景這一主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扎扎實實訓練學生的語感。
⑵領悟作者觀察與描寫景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⑶教師滲透學習方法與學生嘗試實踐相結合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⑴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⑵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欣賞自然美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和學習積累語言,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探究過程】
一、交流搜集的資料,揭題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地出示課件(中國政區(qū)圖,紅點閃爍顯示小興安嶺的位置),幫助學生了解小興安嶺的位置。
(讓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一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二則便于教師了解學情,靈活地處理教材,以學定教)。
二、初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讀,析文悟情
1、利用寫春、夏美景的段落,滲透學法:
(本文2~4自然段結構相似,是對學生進行學法滲透的典型篇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他們首先會對春、夏季節(jié)的景色感興趣,因而教師就順應學生的這一認知規(guī)律,通過2、3兩個段落進行學法指導。學生先談到哪段內容,教師就先講哪段。)
⑴默讀2~5自然段,想:在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中,你認為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最美?劃出有關的詞句。
⑵按照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重點指導(次序不定)。
夏天(當學生談到夏天時)
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學生說說為什么認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學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學生自由讀寫野花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指導讀出野花的美。
•樹木你從這句話知道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樹木長得這么密,怎么樣能把它讀出來,自己練習讀。指名讀,請小老師給他評一評。指名讀。
②觀看展示夏天美景的錄相。提問:看了錄相,你想什么了?
(學生從文字中產生的認識往往是朦朧的、抽象的。此時讓學生觀看錄相,會使他們對小興安嶺的美產生切身的體驗,進一步深化認識。)
春天(當學生談到春天時)
①示描寫春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這個學生談談為什么認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重點指導:
•寫小鹿的句子
自己讀寫小鹿的句子。你能讀懂了嗎?誰能加動作讀一讀?全體學生起立加動作讀寫小鹿的句子。
•比較句子 樹木抽出新的枝條。
樹木長出新的枝條。
把“抽出”換成長出行不行?為什么?可以做動作體會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通過比較,學生也容易感受到小興安嶺的春天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②春天的這一段,老師也很喜歡,我想讀讀行嗎?教師看著屏幕配樂讀該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想: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這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想象畫面,他們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
③指名配樂讀該段。學生齊讀,能背過的站起來背。
2、總結學法,自主運用:
(在前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已經滲透了學習的方法,但是為了使它更條理化、系統(tǒng)化,教師有必要與學生進行回顧、總結。這樣便于學生順利地開展自學活動,也幫助他們積累了學習的方法。)
⑴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春、夏兩段的方法。課件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自學要求: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寫了秋、冬季節(jié)的哪些景物;
②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劃出有關的詞。
③抓住劃“——”的詞反復讀句子,體會景色的美。
④讀不懂的詞句作上記號。
⑵學生自學。
⑶小組內交流自學情況。要求:有不同意見的,一起討論,看看哪種意見最好;在自學過程中讀不懂的詞句提出來,請小組內同學幫忙。
⑷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①這兩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擇機請喜歡野果、小動物的同學站起來讀有關的句子,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②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討論。
四、總結,深化認識
1、學完課文,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2、帶著贊美的感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yè),課后延伸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繼續(xù)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夏 秋 冬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