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三害教學設計(精選5篇)
除三害教學設計 篇1
一、談話引入:
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我們今天學的就是一則民間故事。大家已經預習過了,老師看看大家書讀得怎樣?請四位同學分讀1-4自然段,男孩子齊讀第五自然段,女孩子齊讀第六自然段,全班齊讀7、8段。
二、認讀詞語:
學生朗讀時,教師隨機把讀錯的詞寫在黑板上,再指讀,齊讀。
三、課題入手探究全文
1、文章題目是“除三害”,那你知道“三害”指的是什么?(板書:三害)
你從哪里知道的?(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板書:惡龍、猛虎、周處)惡龍、猛虎害人不淺,這周處為什么也是一害呢?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
2、力氣大,武藝強,這本是好事呀,為什么反倒成禍害了呢?(他仗著力氣大橫行霸道)
什么叫橫行霸道呀?你想想看,周處會怎樣橫行霸道?現在你明白橫行霸道的意思了嗎?(不講理,胡作非為)
3、是呀,自己擁有的長處不用在正道上,就會成為禍害。當時有民謠這樣唱:小周處,體力強,日弄刀弓夜弄槍。拳打李,腳踢張,好象猛虎撲群羊,無人敢與論短長。人們不敢與周處當面論理,只敢在背后抱怨:(出示第二段指名讀)我聽出了你的憤怒,再指名讀(我聽出了你的怨恨)咱們一起來抱怨:唉,猛虎、惡龍、周處呀,這三害害得百姓好苦啊。
4、質疑除三害
(1)這三害最后除了嗎?誰除的?(周處)(指板書)周處把猛虎——
把惡龍——(殺、剁)周處把周處除了?這怎么理解?(周處把身上的缺點改掉了)你怎么知道?(出示:從此以后,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什么叫痛改前非?(板書:痛改前非)(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
(2)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我覺得周處腦子里產生的疑問是問題的關鍵,你知道是什么疑問嗎?(出示: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5、探究疑問:
(1)周處認為自己除害有功,你認為呢?文章哪幾個自然段寫他除兩害了,哪一段詳細,讀一讀第五段,看看有什么感受。
(2)(課件出示第五段)請一生讀,說感受。大家交流。
點撥:從惡龍忽爾……忽爾……看出它的兇猛、狡猾。
三天三夜說明了搏斗時間長,難斗。
攪得大河驚濤拍岸,濁浪滔天,這一場惡戰驚心動魄,周處是死里逃生呀。
讀出搏斗的激烈來。
3、明白除三害
(3)周處出生入死,除了兩害,他有功嗎?如果你是周處,此時心里會怎么想?
(4)事實如周處所想嗎?人們怎么樣?(出示相關的話)讀著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周處也看到了,也聽到了。他想不通呀,為什么——(課件出示句子接讀)他想去問問人們,可是——(課件出示句子接讀)
(5)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他想啊想,終于想明白了,聰明的你知道他想明白什么了嗎?現在你就是周處,請你把想明白的道理寫在預習本上。
是的,真如你們所說,周處終于明白自己以前錯了,也和惡龍、猛虎一樣成禍害了。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出示接讀)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4、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對周處的看法嗎?(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知錯就改,照樣能成為一個好人。)
四、課末拓展
想知道周處的后來嗎?后來呀,周處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直至戰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課外可以去買來看看。
除三害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⒈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⒉能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⒊學習生字、新詞。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⒈師: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方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一則民間故事。這則故事叫《周處除三害》。
⒉揭示課題:*8、周處除三害
學習生字“除”,讀準翹舌音,注意多音字“處”的讀音。
⒊審題,根據課題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內容?
小xue教師之jia
質疑:
①周處是怎樣一個人?
②課題中的“三害”是哪“三害”?它們為什么是“禍害”?
③周處除掉了“三害”沒有?他又是怎樣除“三害”的?
過渡:今天我們要用小組學習的形式來學習課文,解決這些問題。
二、課堂自學
⒈四步自學法:①讀生字;②劃詞語;③標序號;④讀課文。
⒉出示練習:
⑴辨字組詞:
涂( ) 欺( ) 劍( ) 濤( ) 悟( )
除( ) 期( ) 箭( ) 淘( ) 語( )
⑵點出詞中多音字,并說出另一讀音:
強悍暴烈 降龍伏虎 拍手稱快
勉強 惡龍 重見天日
⑶查字典,說說帶點字的意思。
強悍暴烈 悍:勇猛。
降龍伏虎 降:降伏,使馴服;伏:使屈服,降伏。
悟出道理 悟:了解,領會,覺醒。
痛改前非 非:錯誤,不對。
⑷通過自學和小組討論解決疑問,在自學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碰到問題可作記錄,集體交流時再提出。
⒉集體交流:
⑴交流題目
⑵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不添字、漏字,不讀破句。
解決問題:“三害”是指哪三害?為什么把周處也稱之為一“害”,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說明。
(注意:這第三害,不是指周處這個人,二而是指他的個性強悍暴烈、行兇斗毆的惡習。)
⑶哪個小組有什么疑問嗎?(隨時板書)
三、再讀課文,指導分段,理請文章脈絡
⑴本文是寫什么的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⑵前兩課我們已經學會了哪兩種分段方法?
回憶:第六課――時間推移順序
第七課――事物的幾個方面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分段方法。
出示: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事序)
⑶這種分段的方法,常用的又有三種方法,出示:
一、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或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尾分段;
二、用抓住文章重點段的方法分段;
三、把同一內容或聯系很緊密的幾個自然段合并成一段。
第三種方法適用于本課。
⒋分段,并用“誰干什么”的句式概括段意。
①1-2:周處是三害之一;
②3-9:周處殺了猛虎,剁了惡龍,除了兩害;
③10-12:周處痛改前非,受人敬慕。
四、熟讀課文,小結
五、布置作業
抄詞、家默、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詞。
2.指名分節讀文。
二、深入討論,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1.過渡:當周處把猛虎和惡龍殺死后,人們是怎樣的表現呢?
出示:人們奔走相告,個個喜氣洋洋。
人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請同學用朗讀告訴老師――猛虎死了,惡龍死了,連周處也同歸于盡了!
讀好第九節,要讀出喜氣洋洋的語氣。
2.師:“猛虎死了,惡龍死了,連周處也同歸于盡了!”這句話道出了人們心中的愿望,文中還有哪些內容也說明了人們的這一心理?(小組討論)
交流:2、3節(讀好這兩節)
3.還有哪里節也說明了“人們希望三害同歸于盡”的心理?
交流:第4節和第6節最后一句――人們兩次夸周處的原因。
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4、6節。
4.出示:人們的話語和神情引起了周處的沉思。
師點出“話語,神情”。
人們的話語和神情分別是哪些話語和神情?請你在書上圈出有關詞句。
交流:
話語:這下可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連周處也同歸于盡了!
神情:喜氣洋洋,歡呼,勉強,沉著臉。
師點出“沉思”。
“沉思”是什么意思?他會想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三、朗讀課文
思考:周處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說說你從哪里看出?
(個性強悍暴烈,有行兇斗毆的惡習,勇敢,有正義感,知錯就改。)
四、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1.周處“痛改前非”成為一個受人敬慕的人,“痛改前非”是什么意思?他將會怎么做呢?請同學根據第1節所提供的內容,學習這一節的寫法,說一段話。
2.這篇課文給了你哪些啟示?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課外閱讀
除三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2、能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3、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具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則民間故事《除三害》。師板書,生齊讀。
3、讀著這個“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壞、害人、禍害、不好……
4、對呀,正是因為著害是壞的,不好的,甚至會害人,所以我們要堅決地——除三害。
5、讀著課題,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交流:三害是哪三害?誰除三害?……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讀課文。在讀時要注意把帶拼音的字讀準確了,句子讀通了。
2、讀得真投入。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詞語你們會讀了嗎?
橫行霸道 欺侮百姓 抱怨
上山殺虎 下河剁龍 潛入
自由讀——指名讀——指名帶感情讀第一行——全班帶感情齊讀
3、剛才讀了課文后,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師板書)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
地上的周處
4、這三害是誰除掉的呢?(板書:除掉)
生答:周處。 (板書:周處)
5、讓我們看著板書一起來讀讀。(生齊讀)
周處除掉山間的猛虎。用上課文中的一個詞。(生答)上山殺虎。
周處除掉河里的惡龍。課文中的哪個詞?(生答)下河剁龍。
師板書:殺虎剁龍
6、周處除掉地上的周處?這又該怎么理解?(板書:?)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讓課文幫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處除了周處,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處把身上的缺點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什么叫“痛改前非”?(把自己以前的錯誤都改正)(板書:痛改前非)
4、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我覺得周處腦中產生的疑問就是問題的關鍵。請快速找出周處腦中疑問的句子,劃上“ ”。
生交流句子。
5、周處他認為自己“除害有功”,你們認為呢?文章哪兩個自然段寫他除害了?那一段詳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1)一生讀。
(2)周處下河剁龍,聽著聽著,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答案:a、不容易對付b、搏斗的時間長c、驚心動魄
(3)把搏斗的激烈讀出來。(師生合作讀)
6、周處出生入死,上山殺虎,下河剁龍,除了兩害,立了大功,應該說周處是一位大英雄了。面對英雄,我們想象一下,人們會用哪些方式迎接他的到來?
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7、遠的不說,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航天英雄回來時,大家歡迎他們的場面。(課件)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8、英雄回歸是多么榮耀的事啊!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用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當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從河里爬上岸來時,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讀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1)點點頭,躲得遠遠的
(2)人們以為他死了,在喜氣洋洋地奔走相告
9、迎接他的有鑼聲嗎?有鼓聲嗎?鑼聲沒有、鼓聲沒有、鮮花沒有、美酒沒有,什么也沒有!
他想找個人問一問,人們都遠遠地躲開了,甚至人們以為他死了,都在歡呼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
他呆住了,他想不通: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那邊的人們還在奔走相告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他呆如木雞,一動也不能動,他還是想不通: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看著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地喊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實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什么鄉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10、想不通可以不想嗎?不可能不想啊!人們的舉動引起周處深深地思考、他想起 ,想起 ,想起 ……他終于明白了 。
學生說話訓練。
11、根據上面內容,進行小練筆。
12、交流小練筆。師小結: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周處終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錯了。也和猛虎、惡龍一樣成了禍害。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四、點題升華
1、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對周處的看法嗎?
修改板書“地上的周處”為“自己的惡習”
2、是啊,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佛家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在這里老師根據大家所說,編成這兩句話:
殺虎剁龍顯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
1、想知道周處的后來嗎?后來呀,周處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直至戰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
2、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件)如《牛郎織女》、《孟家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個民間故事并成為中國古代四大傳說。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看看。
板書:
除 三 害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 殺虎剁龍顯神通
周處 除掉
地上的周處 痛改前非受敬重
自己的惡習
除三害教學設計 篇4
一、談話引入:
我們國家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我們今天學的就是一則民間故事。大家已經預習過了,老師看看大家書讀得怎樣?請四位同學分讀1-4自然段,男孩子齊讀第五自然段,女孩子齊讀第六自然段,全班齊讀7、8段。
二、認讀詞語:
學生朗讀時,教師隨機把讀錯的詞寫在黑板上,再指讀,齊讀。
三、課題入手探究全文
1、文章題目是“除三害”,那你知道“三害”指的是什么?(板書:三害)
你從哪里知道的?(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板書:惡龍、猛虎、周處)惡龍、猛虎害人不淺,這周處為什么也是一害呢?用書上的話來回答
2、學習第一段:體會“橫行霸道 欺侮百姓”
師:力氣大,武藝強,這本是好事呀,為什么反倒成禍害了呢?(他仗著力氣大橫行霸道)
師:什么叫橫行霸道呀?你想想看,周處會怎樣橫行霸道?
(出示:周處大搖大擺的走在大街上,他看見有人在賣香噴噴的包子,就---------------------。賣包子的人------------------。他看見那邊的水果非常新鮮,就------------------------,賣水果的人---------。他還看見----------就-----------,------------------------。)現在你明白橫行霸道的意思了嗎?(不講理,胡作非為)
3、理解朗讀第二段:
師:是呀,自己擁有的長處不用在正道上,就會成為禍害。當時有民謠這樣唱:小周處,體力強,日弄刀弓夜弄槍。拳打李,腳踢張,好象猛虎撲群羊,無人敢與論短長。人們不敢與周處當面論理,只敢在背后抱怨:(出示第二段指名讀)我聽出了你的憤怒,再指名讀(我聽出了你的怨恨)咱們一起來抱怨:唉,猛虎、惡龍、周處呀,這三害害得百姓好苦啊。
4、質疑除三害
(1) 這三害最后除了嗎?誰除的?(周處)(指板書)周處把猛虎——
把惡龍——(殺、剁)周處把周處除了?這怎么理解?(周處把身上的缺點改掉了)你怎么知道?(出示:從此以后,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什么叫痛改前非?(板書:痛改前非)(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
(2)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師: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我覺得是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產生了疑問,你知道是什么疑問嗎?(出示: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師: 周處出生入死,除了兩害,他有功嗎?(有功)師:那人們為什么不歡呼著迎接我,是因為周處除掉那兩害很容易嗎?(不是)從哪里看出來不容易?學習第五段和第六段:交流: (課件出示殺惡龍的句子)請一生讀,說感受。大家交流。點撥:從惡龍忽爾……忽爾……看出它的兇猛、狡猾。三天三夜說明了搏斗時間長,難斗。攪得大河驚濤拍岸,濁浪滔天,這一場惡戰驚心動魄,周處是死里逃生呀。讀出搏斗的激烈來。如果你是周處,此時心里會怎么想?(人們看到我回來,應該歡呼才對)
(4)事實如周處所想嗎?人們怎么樣?(出示相關的話課文第七段前半部分)讀著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周處也看到了,也聽到了。他想不通呀,為什么——(課件出示句子接讀)他想去問問人們,可是——(課件出示句子接讀)
(5) 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他想呀想,終于想明白了,聰明的你知道他想明白什么了嗎?現在你就是周處,請你把想明白的道理寫在語文書160空白的地方。
師:是的,正如你們所說,周處終于明白自己以前錯了,也和惡龍、猛虎一樣成禍害了。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出示接讀)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4、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對周處的看法嗎?(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知錯就改,照樣能成為一個好人。)
四、課末拓展
想知道周處的后來嗎?后來呀,周處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直至戰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課外可以去買來看看。
除三害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認讀和理解“性格暴烈、橫行霸道、欺侮百姓”等詞語。
2、想象感悟“三害”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感受周處除三害的過程。
3、懂得犯了錯誤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學重點】想象感悟“三害”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感受周處除三害的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具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課前欣賞音樂及圖片
1、同學們,你們剛才唱的是什么歌呀?(少年英雄小哪吒)唱得多好聽呀!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像這樣的民間故事的圖片,你們想看嗎?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1、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則民間故事,題目是《除三害》。師板書,生齊讀。讀著這個“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對呀,正是因為害是壞的,不好的,甚至會害人,所以我們要堅決地除掉禍害。生再讀題(快、緊湊)
2、質疑:讀了題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預設:“三害”是哪“三害”? 誰去除害?結果怎樣?)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了解故事主要內容,解決所提問題。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上自然段序號。
(1)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出示:性格暴烈 橫行霸道 欺侮百姓 下河剁龍
潛入水底 驚濤拍岸 濁浪沖天 拍手稱快
同歸于盡 奔走相告 喜氣洋洋 痛改前非
水淋淋 抱怨 東奔西突
①自由練習讀。
②賽讀,看看哪個小老師最厲害。如果小老師讀對了,同學跟著讀,讀錯了做手勢舉手糾正,然后換下一個小老師。
③齊讀
(2)梳理問題
除 山間的猛虎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周處 河中的惡龍
掉 地上的周處
(3)同學們真會思考,這幾個主要問題的答案都揭曉了。如果你能將這些答案連起來說一說,其實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自己試一試。(學生練習說)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學會說,教師給予提示:
是天下三害,百姓都很 。周處除掉了 和 這兩害,可是百姓 。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從此以后,周處 ,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三、研讀語段,感受畫面
1、那么周處是怎樣除掉山間的猛虎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第4自然段。
①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周處?
②街坊們會怎樣拍手稱快呢?
2、被夸的滋味很好,第二天周處就提著寶劍下河了。誰愿意來讀一讀第5自然段?
①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搏斗。
②自由讀,邊讀邊想象,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場搏斗的可怕、激烈、緊張,把它劃出來。
③交流
句1:周處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攪得大河驚濤拍岸,濁浪沖天。
句2:它忽而浮出水面,躍到半空;忽而潛入水底,東奔西突。
④這是一個怎樣的周處。(勇敢,堅強不屈……)
⑤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靜了,沒有浪涌,沒有濤聲。惡龍不見了,周處也不見了。感受這一份遺憾。
3、周處出生入死,上山殺虎,下河剁龍,除了兩害,立了大功,應該說周處是一位大英雄了。面對英雄,我們想象一下,人們一般會用哪些方式迎接英雄的到來?
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英雄回歸是多么榮耀的事啊!那么,當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從河里爬上岸來時,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請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人人奔走相告,個個喜氣洋洋。”
4、學生齊讀這句話。人們會怎樣奔走相告呢?
師隨機采訪學生:“請問,你為什么這么高興啊?”
“周處殺虎剁龍,除害有功,你們怎么反倒希望他死呢?”誰能用書上的話來回答(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周處年輕時,性格暴烈,仗著自己力氣大、武藝強,橫行霸道,欺侮百姓。”
力氣大,武藝強,這本是好事呀,為什么反倒成禍害了呢?(預設:他仗著力氣大橫行霸道)
什么叫橫行霸道呀?你想想看,周處會怎樣橫行霸道?你腦子里出現了一幅幅怎樣的畫面?伴隨音樂想象
周處上街的時候,有個人不小心碰到他,他就把那個人摁倒在地狠狠地打,那個人被打得頭破血流,爬都爬不起來。
又有一次,他看到阿明手上拿著好玩的東西他就
還有一次他去店里吃了一碗面卻
引導學生想象其他場景
這么橫行霸道的周處和惡龍同歸于盡了,我們再一起來喜氣洋洋的讀一讀這句話!
5、周處呆住了,人們的舉動引起了他的深思,他終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慚愧。(他明白了什么道理呀?)
從此以后,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四、復述課文
同學們都非常喜歡聽故事,今天老師想考一考你們!你們能看著這些詞語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嗎?(課件出示關鍵詞語)
學生自由練說
交流反饋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看看。
六、板書設計
除三害
除 山間的猛虎
周處 河中的惡龍
掉 地上的周處(痛改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