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通用13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會寫9個生字。
2、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麗的,物產是豐富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點把景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麗的,物產是豐富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解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
2、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麗的,物產是豐富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導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在我國東北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小興安嶺,今天,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那里的優美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學習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1、自瀆課文,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文中生字。
2、檢測字詞,分小組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句話最能概括全文,用筆畫出來。
2、細讀課文,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美麗的大花園”和“巨大的寶庫”?
學生:你從哪感受到了讀一讀,并說說理由。
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根據文中的描寫引導學生想象;
3、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引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4、整體感受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景物的?
你最喜歡讀哪部分,請讀給老師和同學聽。(并評價讀的怎樣)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再次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點把景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完成語文天地中的練習。
4、指導寫字。
導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景色誘人,物產豐富)
作者為什么能把小興安嶺寫的那么美呢?(寫的具體)
如何把景物寫具體呢?以夏天為例:抓住樹木、濃霧、太陽光、野花的特點來寫。
二、完成語文天地d3、d4。
1、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檢查。
3、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講解。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
2、區別“籠——蘢 舔——添 誘——繡
3、學生寫字,師巡視檢查。
四、布置作業: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在課文中把這一特點作為描述重點,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這是本篇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學情分析】
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篇與本課在結構、內容上極其相似的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因而在學習本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運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點詞句,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自主地投入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拍苷_認讀生字、新詞,理解生詞的意思。
、屏私庥嘘P小興安嶺的內容,自覺地進行語言積累。
、桥囵B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和與人合作意識。
2、過程與方法:
、磐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景這一主體教學環節,扎扎實實訓練學生的語感。
⑵領悟作者觀察與描寫景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⑶教師滲透學習方法與學生嘗試實踐相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婆囵B學生熱愛大自然和欣賞自然美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和學習積累語言,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探究過程】
一、交流搜集的資料,揭題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地出示課件(中國政區圖,紅點閃爍顯示小興安嶺的位置),幫助學生了解小興安嶺的位置。
。ㄗ寣W生課前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一則可以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二則便于教師了解學情,靈活地處理教材,以學定教)。
二、初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讀,析文悟情
1、利用寫春、夏美景的段落,滲透學法:
。ū疚2~4自然段結構相似,是對學生進行學法滲透的典型篇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他們首先會對春、夏季節的景色感興趣,因而教師就順應學生的這一認知規律,通過2、3兩個段落進行學法指導。學生先談到哪段內容,教師就先講哪段。)
、拍x2~5自然段,想:在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中,你認為哪個季節的景色最美?劃出有關的詞句。
、瓢凑諏W生的交流情況,進行重點指導(次序不定)。
夏天(當學生談到夏天時)
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學生說說為什么認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學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學生自由讀寫野花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指導讀出野花的美。
•樹木你從這句話知道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樹木長得這么密,怎么樣能把它讀出來,自己練習讀。指名讀,請小老師給他評一評。指名讀。
②觀看展示夏天美景的錄相。提問:看了錄相,你想什么了?
(學生從文字中產生的認識往往是朦朧的、抽象的。此時讓學生觀看錄相,會使他們對小興安嶺的美產生切身的體驗,進一步深化認識。)
春天(當學生談到春天時)
、偈久鑼懘禾煲欢蔚奈淖终n件。請這個學生談談為什么認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重點指導:
•寫小鹿的句子
自己讀寫小鹿的句子。你能讀懂了嗎?誰能加動作讀一讀?全體學生起立加動作讀寫小鹿的句子。
•比較句子 樹木抽出新的枝條。
樹木長出新的枝條。
把“抽出”換成長出行不行?為什么?可以做動作體會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通過比較,學生也容易感受到小興安嶺的春天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诖禾斓倪@一段,老師也很喜歡,我想讀讀行嗎?教師看著屏幕配樂讀該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想: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ㄟ@一環節,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想象畫面,他們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
、壑该錁纷x該段。學生齊讀,能背過的站起來背。
2、總結學法,自主運用:
。ㄔ谇懊娴慕虒W環節中,教師已經滲透了學習的方法,但是為了使它更條理化、系統化,教師有必要與學生進行回顧、總結。這樣便于學生順利地開展自學活動,也幫助他們積累了學習的方法。)
⑴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春、夏兩段的方法。課件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自學要求: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寫了秋、冬季節的哪些景物;
②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劃出有關的詞。
、圩プ潯啊钡脑~反復讀句子,體會景色的美。
、茏x不懂的詞句作上記號。
、茖W生自學。
、切〗M內交流自學情況。要求:有不同意見的,一起討論,看看哪種意見最好;在自學過程中讀不懂的詞句提出來,請小組內同學幫忙。
、热嘟涣鲗W習情況:
、龠@兩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擇機請喜歡野果、小動物的同學站起來讀有關的句子,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谔岢霾欢膯栴},全班討論。
四、總結,深化認識
1、學完課文,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2、帶著贊美的感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繼續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夏 秋 冬
美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美麗,物產豐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2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一、課前回顧
1、課文構段方法,課文敘述順序。
一(1)總
二(2—5)分春夏秋冬
三(6)總
2、回憶課文第一段完成下面的題,還能根據意思說詞語。
小興安嶺樹真多!多得——數不清(數不勝數)
小興安嶺的樹面積真大!大得——幾百里連成一片(,無邊無際)
小興安嶺的景色真美啊!美得——像綠色的海洋。(一碧千里)
上節課我們整體感受到小興安嶺美得就像綠色的海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看看小興安嶺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美。
5、出示學習目標
二、預習檢查自學探究
1、按照課文描寫的順序找景物:
2、請找出總結全文的句子(最后一段)
。1)、用“是……也是”仿寫
(2)、這句話把小興安嶺比作了什么?
。3)、根據這句話提出問題。
預設: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3、讓我們速讀文2—5自然段去尋找答案。
三、合作交流
1、小組按選好的季節,邊讀邊找重點詞填寫。
2、再美美地讀一讀,體會景物特點。
3、按填表的順序交流
四、展示自我——品讀感悟
1、要求:賞景、解說(說相對應的課文)體會用詞準確生動。
作者描寫冬天和秋天景物,在用詞方面你發現了什么?都有一個“飛舞”,體會“飛舞”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隨著學習,課件相應出示)
2、回答前面的問題,因為(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物產豐富)所以(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3、我是小小導游員。如果我選擇春天去小興安嶺有請導游員……
五、學習寫法
1、觀察發現。作者寫春、夏、秋、冬不僅抓住了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而且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特點——“樹木”來寫。請齊讀
春之聲抽出新枝葉子嫩綠夏之夢密密層層蔥蔥蘢蘢
秋之韻落葉飛舞松柏蒼翠冬之歌樹上積雪銀色世界
2、填空。作者用詞(準確生動)抓。ň拔锾攸c)觀察的方法。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變化,突出了它(美麗)的特點。所以課文以(《美麗的小興安嶺》)為課題。
3、小練筆:我的家鄉也很美!我要寫一寫家鄉的一處景物。
溫馨提示:
抓住景物特點仔細觀察,運用詞語準確,還會使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積累詞句,選擇景物,賞讀美文,準備練筆。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特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感悟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三年級語文教材第四組的一篇課文。本課描寫的是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全文共6個自然段,先總的講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別講小興安嶺的景色;最后總結: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本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總述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這是全文的中心。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緊緊圍繞“美麗”進行具體介紹。作者從色彩、景物、物產幾個方面來寫的。第三段(第6自然段)在分述的基礎上,用“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一座巨大的寶庫”作總結。緊扣題目,洋溢著作者對小興安嶺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優美景色,豐富物產。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以讀為本,緊扣課題中的“美麗”進行導讀,體現語文學習“以人為本,自主發展”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感悟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感情誦讀,激發情感;補充課外閱讀,拓展深化。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你們知道小興安嶺嗎?到過小興安嶺嗎?老師帶你們去小興安嶺,喜歡嗎?(板書:小興安嶺)
2、多媒體展示小興安嶺的畫面,看后談自己的感受。
3、在原板書前加上“美麗”,今天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空出重點:小興安嶺怎樣美麗。(由“美麗”切入帶動全文)
4、學生質疑
二、自主學習,感知“美麗”。
1、自讀課文。多媒體出示自讀提示:你覺得哪些景物是美麗的?這些景物怎樣美麗?用筆劃出有關重點詞句。
2、學生匯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這些景物怎樣美麗?把詞句寫在黑板上,愿意寫的就上來寫。(讓學生自己讀書獲取知識)
三、合作交流,感受“美麗”。
1、黑板上寫的景物及描寫景物的詞語,你們能把他們分成幾類嗎?為什么這樣分類?(引導學生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分類)
2、有什么疑難問題,需要討論的?著重引導學生理解“抽出——長出”“像一支艦隊”“像得劍”“浸”等詞語。
3、小興安嶺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一季節?為什么?學生自由組成合作小組討論交流。
春天:萬物蘇醒,生機勃勃(課件1:春天的小興安嶺)
夏天:枝繁葉茂,絢麗多彩(課件2:夏天的小興安嶺)
秋天:森林獻寶,豐收景象(課件3:秋天的小興安嶺)
冬天:壯麗雄偉,北國風光(課件4:冬天的小興安嶺)
四、感情朗讀,感悟“美麗”。
1、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讀讀。
2、挑選一段自己覺得最喜歡的多練練。
3、指名學生分段讀,教師隨機指導。
4、愿意讀哪一段就站起來讀哪一段。
五、首尾對照,深化“美麗”。
1、多媒體出示首尾兩段,讀首尾兩段,想想為什么要寫小興安嶺是“寶庫”,“寶庫”與“美麗”有什么聯系。
“寶庫”:1)盛產木材;
2)名貴藥材,野果、木耳、蘑菇;
3)珍禽異獸,天然動物園。
小興安嶺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對人類有貢獻,有價值,美得實在,“寶庫”使小興安嶺更美。
六、拓展活動,遷移學習
1、課件出示課外閱讀資料,讓學生閱讀。
2、憑自己的想象,畫一畫小興安嶺的美景。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組教材是圍繞著“壯麗的祖國山河”這個專題編寫的!睹馈愤@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學生分析】
由于我們漢語課文非常重視學生的預習,所以我班除個別學生外,大部分學生基本上養成了預習的好習慣,但是由于學生的智力與能力是不相同的。雖然有的學生已預習好課文,但仍然存在個別學生沒預習或沒預習好課文的現象。這樣,我們就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而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
【設計理念】
以新課程教學策略設計原則為準,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隨后讓學生提出問題走“出”教材,并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活動方式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感情讀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爬過黃山的天都峰,欣賞過它的秀麗與險峻;我們曾游覽過河北的趙州橋,驚嘆過它的堅固和美觀;我們曾看見過高山上的瀑布,感受過它的雄偉與壯麗。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東北的小興安嶺,領略一下它的美麗與富饒吧!
(這段話通過教師充滿感情的娓娓道出,學生自然會想起前面學過的課文,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求知欲望,使學生的思維馬上集中到課文中來,迫切想跟隨作者去游覽小興安嶺。)
二、新授知識
1、板書課題:23 美麗的小興安嶺(齊讀、點差)
換詞練習美麗的( 。
( 。┑男∨d安嶺
。康氖秦S富學生的詞語,及掌握助詞“的”的前面、后面詞語如何搭配,同時通過學生的說來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2、提示學習目標。
。ㄊ箤W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3、緊扣中心,整體感知:
⑴ 聽錄音,觀看小興安嶺四季風景圖,整體感知課文。
⑵ 找出課文的自然段,并說出哪個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內容。
。ㄒ孕〗M為單位,互相討論研究。目的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恰W生發表,師給予肯定。
。ㄒ髮W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無所顧及。讓他們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能力。)
⑷ 學習課文的最后一段:
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思考:哪個詞寫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特點?
生:景色誘人。
師:讀完了,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覺得這段話寫的很美。
生:這段話概括了全文。
生:這段話里有很多比喻句。
......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主要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
(師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發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習興趣。這時師及時表揚鼓勵,產生學習動力。)
4、學生通讀全文,去發現作者的寫作方法:
師:讀完全文,你發現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生:按“四季”順序寫的。
生:就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的。
師:如果你是作者的,你會這么寫嗎?說說原因。
生:我會的,因為這樣寫醒目,讀者明白。
生:我也會這么寫的。我覺得這樣寫比較容易些。
生:我不會這樣寫的。我覺得這樣寫很繁瑣,挑一兩個季節來來把小興安嶺的特點寫出來會更好的。
師:你們的想法新穎,都說的有理有據,老師建議課后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改寫小興安嶺一文來展示給大家好嗎?看誰的想法別具一格。
(讓學生成為寫作之人,而不是一個旁觀者,學生有了自己的創造空間,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豐富的探究創造經驗,成為主宰課堂的真正主人。)
5、感悟品味:
⑴ 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并引導誦讀品味。
根據學生朗讀,多媒體出示: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欣賞映在水中的影子。
學生說喜歡的原因,教師板書。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春天的畫面,邊讀邊想春天的畫面,讀出自己喜愛的感情。
。ㄗ寣W生學會讀書方法,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啤〗柚鷦偛诺膶W法,小組討論并感情讀夏、秋、冬的段落。
(運用學習春天段落的方法來自學,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⑶ 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感情讀。
......
交流你對這三個季節小興安嶺的體會。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康呐囵B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教師從中揣摩學生的心理,正面誘導受到思想教育。)
三、總結全文
四、展活動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寫在摘抄本上。
2、當小導游把感受到的小興安嶺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3、畫出琿春四季風景圖,并口述內容。(創造想象,勾勒圖畫。)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了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把發現問題的權利留給學生。再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探索學習狀態,另外以小組合作形式學習,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教學中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學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有法可循,學會讀書。利用媒體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想象能力。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6
一、教材簡說 1.教材分析:《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語第五冊(三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三年級的語文教學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語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春天,抓住“樹木”“積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來描寫;夏天,抓住“樹木” “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秋天,抓住“樹葉”“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來描寫;冬天,抓住“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興安嶺冬季的特點。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2.學生分析:學生在上一單元已經學習運用“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再加上課文里對小興安嶺美麗景色的描寫,更能使學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3.創新點: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創新人格。
4.空白點: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學習喜歡的內容。
二、方法設計
1、周目標導航
以課標為標準,逐一分解至學年、學期、每周,借周目標實現與課標的對接,學生分領任務進行充分的自主學習。本課由張冉小組認領。
2、授之以漁
面對七八十人的大班,教師想面向全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一遍遍不厭其煩的教,部分孩子仍是一臉的茫然,對小組進行全方位、無間歇的指導,前期規范,中期糾偏,后期升華,孩子會更快掌握“漁“的技術,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3、前置性學習
掌握方法之后,實現多元學習,整合教育資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解讀文本基于問題的研究,我們的課堂不會過分追求高度、深度,要的是寬度和厚度,正可謂方法之道在于回歸自然。
張冉小組認領本課,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交流,一次次發現問題,一次次交流研讀,對文本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4、合作學習
化大班為小班,分為16個四人小組,學習上有效合作,實施兵教兵、兵驗兵等等,學習、紀律、生活等等一一囊括其中,有統一的目標,互幫互助。旨在過程中構建學習型組織,培植健康向上的小組文化,是一種大合作觀,張冉小組利用周末聚在一起交流,并得到了家長的配合支持,增加了家長與家長的交流。
5、課堂展示
課堂以展示小組展示為主,交流互動為輔。課堂上雖然沒有老師的講解,但是老師參與整個課堂,對學生對學生的發言適時進行糾偏、總結、提升,調控課堂。
三、目標預設:
知識能力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嫩綠、匯成、欣賞、密密層層、擋住、視線、獻出、可口、鮮嫩、名貴、藥材。又松又軟”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在過程中培養孩子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教師指導下讀懂課文。
2)、通過自讀、朗讀、默讀等形式,讀中思,讀中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3、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前置性學習:
教師:
1、資料搜集 祖國地圖,小興安嶺四季景色圖或課件。
小興安嶺:小興安嶺林區位于我國北部邊陲,雄居“金雞之冠,天鵝之首”。她境內山巒疊嶂,林莽蒼蒼,被譽為“金雞冠上的綠寶石”。
春涌興安,沁人心脾的興安嶺杜鵑綴滿群山;夏日林莽飄香,濃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勝地;秋日層林盡染,山果飄香,紅、白、黃、褐、綠相間的“五花山”盡收眼底;冬到興安最富詩意,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襯著皎潔晶瑩的冰雪世界,是冰雪旅游的最佳場地!
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野雞、榛雞、天鵝、雪兔、原麝等各種珍禽異獸400 余種,是四季狩獵的天然獵場。在千山萬壑間縱橫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爾古納20多條大小河流,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江雪魚等珍貴冷水魚類,是垂釣的好場所。
猴頭是我國著名的食用菌,一向被認為是"山珍"。猴頭鮮品含有18種氨基酸,是名貴的保健食品,有治療消化道潰瘍和防癌癥等效果。猴頭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不僅是上等的佳肴和保健食品,也是防癌和抗癌藥物的原料。自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匯聚而成的黑龍江源頭開始,兩岸青松翠柏,激流險灘,風光秀麗,奇險無比。
沿途能參觀中俄雅克之戰古戰場遺址——古城島,還可領略對岸俄羅斯的異國風情。在聞名遐邇的中國“北極村”,游人可在“神洲北極”石碑下徜徉留影,領略夏至前后“北極村”的“白夜”景觀。還可在我國這個唯一能欣賞北極光的地方,一睹那光耀天地、奇異瑰麗的自然景色。
位于興安嶺最高峰的寒溫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中自然保護區,山巒競秀,古木參天,溝深谷幽,神秘莫測,其中珍禽在天,奇獸在山,錦鱗在淵呈現著大森林的原始風韻。
“林海之都”加格達奇以西45公里的“嘎仙洞”不僅有著美麗動人的傳說,而且是拓拔鮮卑祖最初居住的石室舊墟,洞內石壁上清晰可辯當年北魏皇帝拓拔燾勒石祭祖的碑文。從這里南遷建立北魏王朝的鮮卑人,為民族大融合與祖國統一作出了不朽的業績。嘎仙洞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致和深壑莫測的人文歷史吸引著海內外游人來此探古訪幽。能騎善射的鄂倫春族是鮮卑人沒有南遷的一支,他們的民族歌舞、民俗風情國內外聞名。在嗄仙洞下,在篝火旁,游人可以和鄂倫春人跳民族舞吃手把肉,住一宿“撮羅子”,盡情領略鄂倫春族純樸厚重的風情。
小興安嶺以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極光、冰雪、森林、大界河的自然景觀,便利的交通,暢達的通訊以及齊全的接待設施,熱情地歡迎中外賓朋旅游、觀光!
2、教材分析
3、問題預設
作者怎樣緊緊圍繞“美麗”“誘人”進行具體介紹四季的?
抽、浸、獻用的好在哪?
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小興安嶺的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4、話題梳理
5、作業設計
學生:
加強對學生前置性學習的指導,關注細節手把手的教,諸如:字詞環節的檢測方式預設等等,重在體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凸現語文課的“文”味!罢Z文教學的目標,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通過化文化人訓練寫作技能、達到育人目的!痹谡麄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在“聽、說、讀、寫”的活動中習得語文。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具體詞語的“畫外之音、言外之意”。
8.課后小練筆,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選擇家鄉的一處景物,學習課文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寫一段話。
小興安嶺:興安嶺山脈的東段,在我國東北黑龍江省的北部,是我國重要林區之一。長約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個山脈分布著溫帶針落葉和闊葉混合林。它與大興安嶺、長白山同是我國最大的林區,它們集中了全國木材儲積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針葉樹種以紅松、沙松為主,落葉闊葉樹種有白樺、水曲柳、色木等。植物種類超千種。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東北虎等珍貴的動物。林地上生長著人參、烏拉草及其他珍貴的藥材。
白樺:樺樹的一種,樹皮白色。
櫟樹:落葉喬木,通常稱作樹,葉子可喂樣蠶,樹皮可做染料。
榛子:落葉灌術,果仁可吃,也可榨泊。
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和葉都是名貴藥材,有滋補作用。
紫紹:哺乳動物,身體細長,四股較短,毛皮很珍貴。
抽出:就是長出的意思。
欣賞:觀賞美好的事物,感到愉快。
蒼翠:草木等深綠的顏色。
寶庫:儲藏珍貴物品的地方。課文中指的是物產豐富的地方。
蔥蔥蘢蘢: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嚴嚴實實:很嚴密很結實。
一、按課文內容填空。
春天,樹木-----------------,長出-------------山上的積雪-----------,雪水----------------,--------------地流著。小鹿在溪邊--------------。它們有的-------------,有的--------------自己映在------------的影子。
二、把下列的句子補充完整。
1、幾百里連成一片,--------------。
2、太陽出來了,千萬縷---------------,--------樹梢,---------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3、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是一座-----------,也是一座--------------。
教學流程:
一、品詞入境,對比激疑
1.揭題導入:(課件出示圣誕節的畫面)我們都知道,圣誕節是西方國家最隆重的節日。每當圣誕節即將來臨,人們都以興奮的心情期待她!督o予樹》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圣誕節前夕。指名讀課題,注意:給的讀音。
2.品讀第一個詞串:(課件出示詞串,紅色顯示)
熱烈地討論 誠摯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興高采烈
請學生用聲音和表情讀出對詞語的理解。
[設計意圖:圣誕節是快樂的,紅色是令人振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讀上述詞串,不僅有助于理解詞語本身,還烘托了圣誕節的熱鬧氛圍。]
3.品讀第二個詞串:(課件出示詞串,灰色顯示)
擔心 沉默不語 生氣
4.質疑:第二個詞串與圣誕節的氣氛是不是不相吻合?
[設計意圖:兩組詞串感情色彩對立,紅、灰色對比鮮明,促使學生產生閱讀期待。]
有請出展示組為大家講解:
自我介紹,我展示,我自豪。閱讀組學生喊:“加油!”下面進入第一關:
二、字詞訓練營,人人當英雄
先請4號領讀生字,然后檢測閱讀組學生的掌握情況,全員聽寫,由2號指導1號寫詞語解釋(課前板書)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漲”是翹舌音,“蔥”是平舌音,“融”“漲”“蔥”“擋”是后鼻音,“浸”“劍”“舔”是前鼻音,要注意讀準。認清字形:可用加偏旁的方法,如,“張--漲;忽--蔥;舌--刮”;可以用換偏旁的辦法,如,“亂--刮,樓--縷”;可以用猜謎語的辦法。“匯”--“一堵大圍墻,墻外水汪汪,水從左邊來,沖走右邊墻!
全部合格者獲過關獎勵分20分。一處失誤不得分,閱讀組過關加5分。
(設計理念:語文教學應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是為人文性服務的,但工具性是基礎是前提,字詞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元素,沒有字詞為基礎,人文性也失去了存在的物質外殼。)
三、我讀我入境,流利有感情。
展示組開火車讀文,然后由展示組抽取挑戰組,挑戰讀。讀錯就停下,哪組正確率高即為獲勝。讀的不行教師范讀。
獲勝組可得獎勵分五十分。
。ㄔO計理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沒有了讀,就沒有感悟,讀中感讀中悟。)
四、入情入境,品味人生。
展示組1號匯報,其他人補充、交流、記錄。
一句話要義(《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講了————,故事想告訴我們:-------------)
依次說說讀了每段你知道了什么? 老師作必要的提示
。ㄔO計理念:讀書就是為了讀人讀事讀生活,讀有字書是為讀無字書服務的;閱讀的過程就是把文本生活還原、再現的過程;文本解讀與生活積累有密切的關系,生活積累越豐富,對文本解讀越準確。)
五、得知得智,拓展人生。
展示組依次匯報。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抽出”是長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條快速而有力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很生動形象;枝條一般是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把枝條“長出”說成 “抽出”,非常貼切。這個詞可以用換詞法來理解,使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抽出”更準確,更形象!澳劬G”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或通過實物展示來理解。
“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側著腦袋”,寫小鹿欣賞水中影子的神態!靶蕾p”是講小鹿一邊喝水,一邊看著溪里流水的樣子,好像在欣賞自己的影子。可引導學生想象小鹿的可愛神態。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籠籠,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蔥蔥蘢蘢”是講樹木長得非常茂盛;“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寫出了夏天樹木枝繁葉茂的特點。這些都可以讓學生通過查字典及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一個 “封”字,既形象地表現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顯示出了樹木在夏天生長的勃勃生機?梢宰寣W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聯系上下文理解“封” 在課文中的意思。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浸”說明小興安嶺的霧很多很濃,水氣很大,范圍跟森林一樣廣,使整個森林都浸染在霧中。用“浸”字來形容霧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畫,畫面有一種朦朧美,非常生動?梢宰プ 吧焙汀敖眱蓚字,想象小興安嶺早晨的霧景,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小興安嶺霧多、霧濃的景象。
“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可通過多媒體或錄像把秋風吹來、樹葉飛落的樣子展示給學生,從而理解“飛舞”的意思,也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想象落葉的樣子,再通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為什么用“飛舞”而不用“飄落”!帮h落”只表示樹葉往下落的動態!帮w舞”,樹葉隨風飄落的樣子?吹綐淙~飄落,作者聯想到彩蝶飛舞的情景,既表現了落葉隨著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又表達了一種活潑、快樂的情緒。
“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
“刮”,用刀等貼著物體的表面移動。用“刮”而不用“吹”說明了小興安嶺的冬天很冷,風很大。可以讓學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聯系生活中的體會來理解在課文中的意思。
設計理念:把學習過程放大,放慢并加以回放,讓孩子在梳理的過程,體驗成長的快樂。
六、化文化人,學以致用。
(1)化人:小興安嶺四季表現出來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學生體會到了嗎?聯系自己的實際談做法、談感受。(2)化文:把這些所思所感寫下來,形成文字。(亦或寫寫自己的家鄉)
第二課時
課前各小組把問題上交,由老師篩選相關問題。
七、超越自我,百流歸宗。(我挑戰 我驕傲 準行。
閱讀組談收獲,通過展示組的展示,自己學到了什么?知道了哪些新知識?
展示組與其他組互動。其他組同學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展示組予以解答,不正確不準確不全面的其他組補充。每參與一人加10 分。
1、小興安嶺到底什么地方美麗?
2、為什么說它是個大花園,又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3、你最喜歡這個季節的什么?怎么讀?聯系文中你體會最深的詞或資料說說理由。
4、“綠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作業:
當一次小導游,把感受到的小興安嶺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仿寫《美麗的樂陵》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小語三年級上冊第八課《美麗的小興安嶺》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①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生談話,讓學生帶著自信走進課堂。
二、板書課題
師生共寫課題,共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并標出自然段。
2、看閱讀要求,再讀課文。
、 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寫小興安嶺四季的美 的?
② 你最喜歡小興安嶺的哪個季節的?為什么?
3、師生交流。
四、以讀代講,順學而導。
1、師生共同學習“春”。
① 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畫出來。
、 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讀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小組讀,個人讀,同桌讀。
、壑R訓練:
有的……有的……
——————————,像————————。
2、小組學習“夏”“秋”“冬”
閱讀要求:
我讀書,我快樂。
、俑鶕d趣自由選擇季節學習。
、诮涣餍牡,享受讀書快樂。
、鄹鶕约合矚g的方式匯報。
3、教師總結。
美麗的小興安嶺四季都是誘人的,春有樹,夏有花, 秋有果,冬有雪。此時此刻,你想說些為什么?
4、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像小興安嶺這么美麗的風 景區還有很多,你們能說出一些風景區的名字嗎?雖然我們不能去看一看,但我們可以去閱讀關于這些風景區的文章去感受,去體會。例如:《桂林山水》《錫林郭勒草原》《葡萄溝》《五彩池》。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 : 樹
夏 : 花
秋 : 果
冬 : 雪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8
[設計理念]
讓朗讀成為語文課的主旋律,既培養學生敏銳的語音感,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議老師:“你們要培養兒童對詞的感彩的敏感性。你們要使學生像對待音樂那樣對待詞的音響,形象地說,學生應該成為“詞的音樂家”,診視詞的正確、純潔和優美。”因此,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想象的翅膀展開以后,還要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某些詞句作一番細致的咀嚼、推敲,去體悟言語表達之美!昂⒕兹A品真味,吟詠體悟吸精髓!敝挥型ㄟ^朗讀細細品味過的句子,才能成為學生內化的語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理解幾個重點詞,書寫14個生字。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激發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段落。
4、體會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描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激發自豪感。
[課前準備]
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我國東北有一個綠色的寶庫,那就是著名的小興安嶺,它是紅松、白樺的故鄉,是動物們的樂園。林中還有許許多多珍貴的藥材和美味可口的山菜野果。它幾乎不加任何修飾,就是一個美麗的天然大公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寶庫,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2、齊讀課題,正音“興”,給“興”的兩種讀音組詞。
[設計意圖]
談話導入,拉近了學生與小興安嶺的距離,使學生對小興安嶺有個大致的了解。另外不出示任何畫面來束縛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留下廣闊的思維空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課文。
2、出示詞語,自由讀。
哪個詞不好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齊讀詞語。
3、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并讀讀相關的句子。
4、作者向我們介紹這些景物的時候,是按一定的順序寫的,你發現了沒有?從哪兒看出?
(按春、夏、秋、冬的順序)
下面就讓我們按作者的寫作思路,一起走進春天的小興安嶺。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教學主要是落實學生自主讀書,一讀讀通順,二讀讀懂內容,三讀讀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三、精讀課文第2小節
1、自由讀第2小節,想想:作者是怎樣寫春天的小興安嶺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樹木 積雪 小溪 小鹿
2、再讀課文,邊讀邊把課文中的一個個句子在腦中轉換成一幅幅畫面。
3、交流:哪一幅畫面最吸引你?根據學生回答的順序出示句子。
句一: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1)“抽出”能換個詞嗎?(長出)怎樣的長出才叫抽出呢?同學們想想樹木蓄積了一個冬天的力量、一個冬天的精神,一到冬天怎樣地長出來?(奮力、興致勃勃、使勁、生機勃勃……)
(2)是啊,作者用詞多準確,一個“抽”字把春天的活力、春天的氣息全都寫出來了。讓我們做春天的樹枝,生機勃勃地長出來吧——生讀。更有精神地長出來吧——生讀。
句二: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張滿了春水。
。1)自由讀句子,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丁丁冬冬、小溪在唱歌的聲音、潺潺、小溪在彈奏樂曲的聲音、小溪的歡笑聲……)這么多美妙的聲音都融合在一個詞里——淙淙。
。2)誰能給我們帶來這美妙的聲音?指名讀,多美的“淙淙”聲啊,齊讀。
句三: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讓我們一起做快樂的小鹿,讀讀這個句子吧。小鹿,小鹿,你們在干什么?(俯下身子喝水、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請生做動作理解、體會小鹿的可愛。
。2)多么可愛的小鹿啊,誰能讀出這種可愛?指名讀,生評,齊讀。
4、同學們,有人說讀書的最高境界是能把一句話,讀成一幅畫,我們做到了。但我認為讀書還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不僅能把一句話讀成一幅畫,還能適當地增添畫面。那么春天的小興安嶺除了這些美景,還有什么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
5、交流,春天的小興安嶺在你們的眼中到處一片生機勃勃,那么在攝影師的眼中是怎么樣的呢?一起來欣賞錄象。
6、看了這美景,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贊美的話想說,就讓我們把所有的贊美都融入朗讀之中吧。齊讀。
[設計意圖]
課文的言語與大自然的聲、色交相輝映,定能引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學生的想象各具特色,無不帶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又是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鑰匙。每一位學生的想象不同,感受就不同,課堂的預設與生成在此得到了巧妙的結合。在充分想象、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補充美景,自然水到渠成。
四、精讀第3小節。
1、小興安嶺的春天還沒欣賞夠,夏天又來了,讓我們迎著燦爛的陽光,一起走進夏天的小興安嶺吧。學習第二小節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第二段的學習方法。
。1)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景物。
(2)再讀課文,想象畫面。
。3)感情朗讀課文。
2、生自學第2小節后,交流。
3、這一段主要寫了小興安嶺的什么景物?
板書:樹木 濃霧 陽光 野花
4、哪些畫面使你更加喜歡小興安嶺了?
根據學生回答,先后出示句子。
句一: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1)聽師讀句子,你覺得夏天的樹木怎么樣?(茂盛、郁郁蔥蔥、蒼翠)用書上的一個詞就叫——蔥蔥蘢蘢。
。2)我們可以把信封起來,可以把窗戶封起來。是什么把整個森林封起來了?(枝葉)引讀:這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因此,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面對這樣能遮天蔽日的樹木,你想說寫什么?
(3)生朗讀展示。
句二: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1)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出示課件欣賞。(朦朧、人間仙境、隱隱約約、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2)男女分別感情朗讀。
句三: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1)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美?出示課件欣賞。(絢麗多彩、金光燦爛、光彩奪目……)
(2)指導朗讀。
句四: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1)看圖體會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2)感情朗讀。
5、小結:
這一段,作者抓住夏天枝繁葉茂的特點,通過乳白色的濃霧、像利劍一樣的金光、五顏六色的野花,寫出了夏天的絢麗多彩。這怎么不使我們更喜愛小興安嶺呢?齊讀第3小節。
[設計意圖]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币虼耍经h節一開始就小結上一段的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這方法半獨立自學這相似的段。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領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展示,揣摩文本語言所渲染的情境;教師精心制作課件,再現文章情境,畫面有‘形、有“聲”,還有“境”;學生描述有“形”,也有 “情”,“情動而辭發”,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創造力,激活學生的創新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五、總結:小興安嶺的春天生機勃勃,夏天郁郁蔥蔥,秋冬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下節課再來學習。
六、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匯 欣 賞 映 擋 視 線 浸
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信心寫好哪個字?給大家介紹你的寫字經驗。
2、范寫:欣 線
3、生書寫,交流。
[設計意圖]
寫字教學仍然是中年級的重點。在教學時,老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特點,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的寫字經驗,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自主學習。
第二課時(簡)
1、學習秋冬兩段。
2、比較四個季節小興安嶺的景色。(最大特點:樹木)
3、學習第1小節、最后一節,總結全文。
4、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為什么?
5、生字書寫指導:獻、藥、材、軟、刮、舌
5、小練筆:介紹家鄉的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美 春天:樹木 積雪 小溪 小鹿
麗
的 夏天:樹木 濃霧 陽光 野花花園
小
興 秋天:樹木 山菜 野果 藥材寶庫
安
嶺 冬天:樹木 積雪 西北風 動物
[特別建議]
本課教學設計,應努力做到“四個一”:
1、體現一種教學理念——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抓語言文字,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從而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進而激發熱愛小興安嶺之情。像“抽出、淙淙、蔥蔥蘢蘢”等詞語的教學。
2、教給一種學習方法。由于課文的段落在結構上非常相似,因此,在學習春天這一段時,教給他們讀書方法,到夏天這一段時,讓他們運用這種方法半獨立自學。
3、滲透一種寫作思路。在教學中讓學生想想:介紹景物時,作者是按什么順序的?怎樣寫小興安嶺的春天、夏天的?從而使學生明白作者的寫作思路與方法,為后面的小練筆寫一處家鄉的景物設下鋪墊。
4、追求一種讀書境界,使學生做到邊讀邊把一個個句子讀成一幅幅畫,并于文章的空缺或空白處補充進自己的合理想象。這樣課文能讀到心里去,并培養了學生想象力與創新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還應給足時間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再出示課件。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9
廣東 王建輝
------------------------------------------------------------
。牐犜O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主體地位,體現教為學服務。
。牐犝n前預習,讓學生質疑;課內學習,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讓學生自由品讀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暢談感想;課外延伸,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去探究。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思想。
。牐2倡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牐牨驹O計要求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的疑問上網或到書中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收集和處理資料;課內同學們互相交流自己的資料,實現資源共享;課后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單獨或與人合作完成一份研究報告。
。牐牻虒W目標
。牐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小興安嶺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
。牐2通過學習課文,引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
。牐牻虒W過程
。牐牭谝徽n時
。牐犚、檢查預習情況,粗讀課文
。牐1同桌互讀課文,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牐2同桌匯報互查情況,對同學們容易讀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牐3默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4交流:
。牐牏倌阒懒耸裁矗浚ㄖ攸c引導學生說課文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牐牏谀悴幻靼资裁?(同學之間相互解答,重點疑難問題可由小組討論后再作答。)
。牐牰、作業
。牐牫中略~,讀課文。
。牐牭诙n時
一、細讀課文,感受景色美與文字美
1自讀課文,要求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想想喜歡的理由。反復朗讀,讀出感情。
。牐2交流:
①你最喜歡哪些句子或段落?為什么喜歡?在朗讀中把你的感受表現出來。
。牐牏谥攸c引導學生品味下列語句:
a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b夏天,樹木長的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牐燾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牐燿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
。牐爀落葉在林間飛舞。
。牐爁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
。牐牰、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牐1背誦你最喜歡的句子。
2摘抄你最喜歡的詞語。
。牐犎、交流資料,延伸拓展
。牐1指名匯報收集的小興安嶺的資料。
。牐2四人小組交流資料,實現學習資源共享。
。牐3就感興趣的問題,寫一份研究報告。
------------------------------------------------------------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
最新文章:
買文具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語第三冊歸類識字(一)2教學設計
《學會解釋》教學設計
《學會勸阻》教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0
知識與技能 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語言環境,理解“俯下”“欣賞”“抽出”“封”“密密層層”“飛舞”等詞語,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過程與方法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生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課文,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教學手段 圖片 多媒體
課前預習內容
1、 收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2、相關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圖片介紹導入
師:同學們歡迎來到梅梅老師的閱讀課,我們的口號是:
生接:在快樂中閱讀,在閱讀中享受快樂。
師: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有氣勢磅礴的崇山峻嶺,有有曲折的黃河長江,還有風光旖旎的江南水鄉風光,現在,我要帶同學們去祖國的最北端,領略小興安嶺美麗誘人的風光,今天我們學習14課美麗的小興安嶺(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優美的圖片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愿學,樂學。
2、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老師布置你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你的收獲。
生: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小興安嶺文字資料
生:( )
師評語:你說的以前老師都不知道。
生:( )
師評語:原來這樣呀。
生:( )
師評語:你讓同學們豐富了知識,謝謝你,快來屬于樂于分享的孩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聽了同學們的匯報我都有點迫不及待要去看看小興安嶺了,下面讓我們一起搭乘快樂列車向小興安嶺出發吧,我們現在就去透過書中的語言文字走進森林,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師:老師相信同學們通過預習,這些詞語一定一定掌握了。
指生領讀
2.師:沒一個詞語都是有感情的,如果把它放在文中課文這些詞語就有靈魂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讀課文
3.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我很夠享受你們讀書帶給我的快樂,下面老師找幾位同學來朗讀課文,同學們聽清要求后在讀收獲會更大,聽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指生讀課文:
匯報
師評語:你的收獲真不小,這都被你發現了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的確如此,太棒了,比把文章的中心句都找到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檢查生字把預習落到實處。
三、精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同學們看文章的最后一段,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請同學們齊讀一遍。
生齊讀
師板書(寶庫花園)
師:小興安嶺中什么最多?你們知道嗎?
生:樹多
2、師:現在你就到課文一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通過哪些地方體會到了樹多?畫出來
生回答(數不清 連成一片 林海 ……)
師:小興安嶺有這么多樹,為祖國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他可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3、 師:現在我們的快樂列車來到了小興安嶺的春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小興安嶺春天美在那?
師:那位同學愿意用你甜美的聲音把這一段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思考:作者都寫了那些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
指生讀課文
生匯報: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抽出很美
師:就像這樣先選句子,再說美在哪里,這樣交流起來就有理有據了。春姑娘給大森林穿上嫩綠的新裝,誰知道“抽出”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師:“長出”行不行?
生答
師:不好,因為抽出是很快的長出,這就是春天的腳步,文中還有那些像抽出這樣的詞那?
生答: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花匯成小溪,淙淙地留著。中的匯成,淙淙。
師:課件出示體會聲音,品讀這些詞你有什么感受?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閉上眼睛想一想,
生答
師:大家想象力真豐富,這就是恰當用詞的好處,能讓我們如見其景,如聞其聲,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再讓我們讀一遍吧!
生讀
師:小興安嶺的春天還沒在那?
生: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散步,欣賞這是擬人句
師:這是多么的令人心曠神怡,在讀你會更有收獲,愿意演小鹿的同學請起立,把課桌當成小溪,我們來一邊讀一邊演。
生讀
師:現在你就是真正的小鹿了,帶上動作我們再來讀一遍。
生讀
師:好極了,原來帶上想象,加上動作我們就可以把課文讀得繪聲繪色,現在我們的祖國正等著我們的艦隊去建設那,讓我們的艦隊走快一些好不好?
指生讀
師:小興安嶺美在樹,美在春水,美在小鹿,美在原木,因為有他們小興安嶺充滿了綠色,充滿了生機,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小興安嶺的春天的特點。
生:生機勃勃
師:板書(生機勃勃)
4.夏天:
師: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快樂列車來到了小興安嶺的夏天,請你按提示來讀這兩段的內容.出示課件
。1)學習提綱
a.小興安嶺夏天美在哪?
b.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我仿佛看見了( )
c.畫出比喻句填空并仿寫:
像 (2)學生同桌互讀課文
(3)學生匯報
師:總體上回答小興安嶺沒在那?
生:樹、霧、太陽、花草
師: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生答小興安嶺樹木特點蔥蔥蘢蘢
師:你能告訴我這是什么意思嗎
生答:樹木茂盛
師:你通過那體會到的
生:密密層層,嚴嚴實實
師:我也是不過是通過封遮擋體會到的,以為大家想呀,只有茂盛的樹木才有這樣的本領呀!
師:繼續說我仿佛看見了( )
生:霧在山谷里飄起,由于森林被葉子封得嚴嚴實實的,霧不易散去,整個森林就像泡在濃霧中
師:浸什么意思?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浸”。
生說
師:誰來說說比喻句看圖理解“縷”、“像利劍”
生說:太陽 野花
師:課件出示
生仿說例句
師:沒去過小興安嶺的同學 ,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也能領略的小興安嶺的風光,可謂是身臨其境,大飽眼福,我們用一個詞來形容下興安嶺的夏天有什么特點?
生答
師板書(枝繁葉茂)
師:同學們寫作文也可以向本篇文章這樣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用生動貼切的語言描繪景物的特點,這樣你的文章也會寫得有聲有色。
師:現在我們回憶一下學習的方法:
生答:先讀句子,再體會詞,最后聯想畫面 。
師:總結學習方法:課件出示
①讀句子找出所描寫的景物。
②體會用詞的生動。
③聯想美麗的畫面。
5、師:下面我們的快樂號列車要在小興安嶺的秋冬季節中停留一會,同學們可以自由活動,!請選擇你喜歡的季節來完成自學卡片?纯词遣皇钦娴恼莆樟“讀懂一段寫景文章”的方法
師:出示自學卡片
自學卡片
季節 描寫的事物 寶藏 積累好詞好句
生自學
師引導匯報
生匯報:秋季說描寫的景物是……
寶藏有…… 好詞句有 飛舞 等
師:落葉飛舞,把秋天都寫動起來了
這里遍地是寶,真不愧為巨大的寶庫,老師也帶來一些大家看一看。
出示
師:哪一個詞能概括秋天的特點那
生答師板書(碩果累累)
生匯報冬天
師:動物過冬的方式真獨特,給小興安嶺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情趣。
用一個詞來概括小興安嶺大冬天的特點。
生:雪花紛飛
師 小結:秋天果實累累,遍地是名貴藥材,無邊的森林盡是寶藏,這多么令人驚喜!冬天,小興安嶺雪花紛飛,動物們獨特的過冬方式給文章增添了無窮的情趣。這兩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刻寫出來的。
設計意圖:主要是教學生體會用詞生動的寫法,和簡單的比喻句,擬人句,培養學生總結學法后自學,體會文章主要內容。
五、能力培養
如果你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著什么季節?為什么?
六、課堂總結 :
本文以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讓我們記住這生命的綠色吧!并讓他永恒的綠下去,我們要把這巨大的寶庫和美麗的大花園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板書設計
14.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后反思:如果有時間給學生觀看相關影片,比講課文體會要來的直觀些,但是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也達到了培養感情的目的。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美麗,物產的豐富,激發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選擇背誦“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學習作者按四季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準備
1.課件
2.生字卡片
3.師生搜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能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初步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1.導入:我們的祖國有許多名山大川,“小興安嶺”就是我國著名的山脈之一、(出示課件,介紹小興安嶺的地理位置及美麗風光)
2.學生交流查找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3.揭示課題:讓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小興安嶺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特別注意以下詞語的讀音:
“融化 獻出 人參 酸甜可口”等。
(2) (指導記憶難寫的字:浸獻 賞 映 軟
。3)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理解下列詞語:
浸在 抽出 欣賞 蒼翠 寶庫 蔥蔥蘢蘢 嚴嚴實實
三、細讀課文,思考:小興安嶺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讀后匯報交流。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自由練習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2.理解“景色誘人”、“巨大的寶庫”等詞語的意思。
3.齊讀。
【設計理念:從課文最后一段總結性的段落入手教學,旨在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清晰的寫作思路,初步理解課文先分后總的寫作手法】
五、布置作業
將課文有感情朗讀或背誦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美麗,物產的豐富,激發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選擇背誦“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3.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學習作者按四季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 質疑導入
1、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2、過渡:下面,我們來繼續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綠色的海洋?
2.讀后討論交流,聯系下列重點詞語來理解:
。1)“數不清”一詞說明什么?(樹多)
。2)省略號表示什么?(樹的品種多)你能再說出幾種樹的名字嗎?
。3)“幾百里連成一片”又說明什么?(樹占據的面積很大)
3.讀后,我們的眼前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樹海)
4.出示課件:小興安嶺幾百里連成一片的林海。
三、學習課文第2至5自然段,體會四季美。
1.學生交流:你認為小興安嶺哪個季節最美?
2.指導學習“春天美”。
。1)自由讀第2自然段。
。2)邊讀邊畫出:“美”表現在什么地方?
。3)找出你認為用詞準確、生動的句子,體會體會。
。ㄈ纾骸按禾欤瑯淠境槌鲂碌闹l……”這句話,“抽出”比“長出”好,從中體會枝條快速地長出來,很生動形象。同時也避免了和下一分句語言的重復。學生可體會“匯成”、“淙淙”等詞語。)
(4)隨機出示課件:播放淙淙的流水聲和小鹿各種各樣可愛的形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5)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6)引導學生說一說:小鹿跑出來看見了什么呀?
。7)小結并板書本段學習方法:讀──畫──找──體會
【設計理念:本課佳詞妙句隨處可見。重點訓練學生體會“用詞準確”的好處,用“學法指導”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主動參與的意識。】
3.運用上段學法分組選學自己認為最美的季節。
4.集體匯報時,相機出示課件:大興安嶺各個季節美麗的景色。
指導學生重點體會。
(1)“夏天美”: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保ㄍㄟ^換詞的方法體會“封”字用得準確。形象地表現了樹木枝葉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顯示出樹木在夏天生長的勃勃生機。)
。2)“秋天美”:
“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保ㄍㄟ^換詞的方法體會用“飛舞”比“飄落”好。表現了落葉隨著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又表達了一種活潑、快樂的情緒。)
。3)“冬天美”: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積滿”,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興安嶺森林是密密層層的。)
5.選讀你認為最美的季節,要求讀出它的美,可以試著背誦。(指名讀、比賽讀、齊讀、表演讀、配樂朗誦)
【設計理念: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結合朗讀加強指導,提升朗讀水平,增強語感!
6.達標測試: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2)說一說:本文是按___ 、 ___、___、___的季節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美麗的_______和豐富的_______。
7.再次回到最后一段:
(1)體會“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從四季景物的不同特點中,看出什么?(雖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樹木,以此為中心來寫,美得真是生機勃勃、實實在在,小興安嶺是美麗的,誘人的。)
(2)體會“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有價值、有貢獻)
四、總結全文:小興安嶺景色誘人,物產豐富,的確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個寶庫有待于我們不斷地利用和開發。希望你們長大以后能夠去建設它。為我國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小練筆:(任選一題)
★寫一寫小鹿看到的美麗景色(黑熊、松鼠的心里話)。
★我的家鄉也很美,我要寫一寫家鄉的一處景物。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它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抓住各個季節的不同特點,介紹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稱得上是一篇語言美、情感美的好作品。由于它文質兼美,所以本文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還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剖析,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美,贊嘆祖國河山美,陶冶思想感情美。
1、感受語言文字美:
課文采用了近乎詩化的語言,運用了許多擬人句和比喻句,以及“抽”、“封”、“獻”、“等待”這樣一批活化詞語,把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極有韻味,要結合課文具體內容引導學生仔細品味。
2、贊嘆祖國河山美:
由于種種條件所限,學生不可能親臨小興安嶺觀賞四季景色。學生感性認識的缺乏勢必會影響到理性認識的升華,擬用電教手段,以縮短時空,創設情境,促進理解。根據課文內容,根據教學時間,從第八冊語文電教包《美麗的小興安嶺》錄像中截取七、八分鐘的片斷,按“整體到部分”的順序插播,使學生在圖文并茂中,既贊嘆祖國河山美,又感受語言文字美。
3、陶冶思想感情美: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學生理解內容的重要途徑,又是學生抒發情感的重要手段,而思想感情的陶冶在語文課上也多依賴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隨著理解課文的過程安排不同形式的讀。如:課始,師生合讀;課中,學生默讀理解,品讀欣賞;課尾,據課文結構安排學生齊讀、分讀,以升華感情,強化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1、教學重點及處理方法:
“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這是文章的中心句,又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句中既包蘊著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相同美,又暗示了四季景色的各異美。引導學生理解的途徑是:
⑴ 理解四季景色的各異美。讀懂每個季節中,樹木與其它景物美的特點。
、啤±斫馑募揪吧南嗤馈<矗簩崒嵲谠、生機勃勃的美是四季景色中相同的。
⑶ 運用電教手段優化組合。放錄像感知,點批畫自學,用投影指導學法,討論、朗讀相結合,使學生做到多種器官協同活動,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
2、教學難點及處理方法:
“綠色的海洋”、“寶庫”、“花園”等詞語的內涵,不是一下子就容易理解透的,引導學生理解的途徑是:
、拧∠壤斫庠~語的表面意思,知道這些詞語在課文中指什么而言。
、啤≡俳Y合語言文字的剖析,深究為什么用這些詞語,使學生有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進而理解美。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本文教學要使學生了解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川的思想感情,提高審美能力。
2、知道文中三個總述句的作用,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理解課文抓住景物季節變化的特點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寫法。
4、運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40分鐘。
【教學媒體】
1、《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錄像片(8分鐘)
2、投影片:為審美學法指導所用(1張)
【主要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特點,引導學生在審美方法的指導下,讀一讀語言文字,看一看教學錄像,談一談學習體會,感受自然景色美,語言表達美,作者情感美。
【主要教學過程】
1、導評談話:
目的:引趣。
教學手段:教師敘述。
步驟、方法:板書課題、讀題,引出談話。
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在語文課上,我們曾經觀賞景色奇麗的五彩池,游覽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今天,我們再一起到小興安嶺欣賞那里一年四季美麗的風光。
2、初讀全文:
目的:了解學生初讀的印象。
教學手段:師生合讀。
步驟、方法:先讀課文,然后了解你對小興安嶺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討論明確:小興安嶺很美麗,有許許多多寶物。
3、尋整體美:
目的:從整體認識感受小興安嶺的美,初讀“寶庫”、“花園”的意思。
教學內容:結尾和開頭。
步驟:⑴ 學習結尾,討論明確:“寶庫”和“花園”的表面意思,在課文中指小興安嶺。
、啤W習開頭:
① 看錄像(文章開頭部分)。
、凇∮懻撁鞔_:開頭告訴我們小興安嶺的樹木數量多,面積大,像海洋。把樹比作海洋,是從形、色、聲等方面看,樹海與海洋有相似點。
、邸∮懈星槔首x。
4、尋各異美:
目的:知道小興安嶺的美是有季節特色的。
教學方法:以“春天美”為例,教給學生審美方法。然后,學生自學,討論啟發,讀懂其它三個季節的美。
教學手段:采用放錄像直觀,投影片指導學法,放開討論的方法。
步驟:⑴ 看錄像:春天美。
、啤∧x畫批:春天什么景物美?分析這些景物怎么美,是通過哪些詞語表達的?思考景物美與樹木美有什么聯系?
⑶ 引導學生讀講義,相機引導。
、取⌒〗Y審美學法,用投影片出示:
什么美 標劃景物
怎么美 分析語句
整體美 聯系樹木
⑸ 運用以上學法自學“夏天──冬天”幾節,先看有關錄像,再各自學習自己喜歡的季節景色描寫。
⑹ 全班交流學習體會。
、恕⌒〗Y四季美景的特點。
5、尋相同美:
目的:通過異中求同,同中尋異的思維過程,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討論明確:盡管各季不同美,但都美得實實在在,美得生機勃勃,因而小興安嶺是美麗的,誘人的。
6、尋奉獻美:
目的:引導學生挖掘深層次的美,更加熱愛小興安嶺這個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
討論明確:是“寶庫”的地方,不一定是“花園”,反之如是。小興安嶺不但景色美,而且物產美,美得有價值,有奉獻,不空洞,實實在在,因之,它是寶庫,是花園。
7、尋結構美:
目的:引導學生理解美的內容也要有美的形式表達,形式美與內容美的統一才是完美的。
內容:課文第一、二、七節在文中的作用。
討論明確:第一節:總述,第二節:過渡、總述,第七節:總結。課文由此分為三段。
8、升華美:
目的:使學生知道美也是不斷發展、充實的,美是有強大的生命力的。
教學手段:學生朗讀感受,教師總結升華。
步驟、方法:⑴ 朗讀形式:
全班齊讀開頭與結尾,四人分讀“春、夏、秋、冬”,四人合讀第二小節。
⑵ 教師總結:
小興安嶺這個寶庫還有待于我們繼續開發利用它,并且不斷地建設,充實它,使這個大花園隨著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更加美麗。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認識“融、匯”等10個生字。會寫“匯、欣”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抽出、嫩綠、匯成”等15個詞語。
2、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1、組織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文字資料、圖片。
2、制作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課件。
2、讓學生說畫面,從而導入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引導質疑
1、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ㄈ,小興安嶺在什么地方?課文是怎樣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的?)
2、你找算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三、初讀課文
1、初步感知:
、拧W生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啤≡谖闹姓页鲆髸J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檢查交流:
⑴ 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集體讀。
⑵ 重點指導難讀的字。
難讀的字,抽chōu 賞shǎng 浸jìn 縷lǔ 獻xiàn 軟ruǎn
、恰≈该麑W生讀課文,大家評價。
四、再讀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并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2、學生讀畫,教師觀察學情。
五、寫字寫詞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讓學生認讀,再組詞。
2、寫生字一遍,再抄寫詞語一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字詞
聽寫生字詞。聽寫后同座互相批改。
二、感悟品味
1、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引導誦讀品味:
⑴ 根據學生朗讀,多媒體出示: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欣賞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學生說喜歡的原因,教師板書:抽出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春天的畫面。
體驗“抽出”的過程。體會“抽出”用得真好。
邊讀邊想春天的畫面,讀出自己喜愛的感情。
、啤g的語句。多媒體出示: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教師引導:讀了這段話,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封
學生朗讀體驗,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夏天的畫面。
學生再次感受夏日小興安嶺的美麗,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⑶ 朗讀交流,多媒體出示: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學生讀課文,想像秋天的畫面。
多媒體演示“落葉在林間飛舞”的情景。
學生再次朗讀,加深感悟。
、取《嗝襟w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看著春天是不是快要來臨。
學生交流喜歡的原因。教師反問:你能把自己的喜歡之情讀出來嗎?
指名讀,大家評價。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突出“積滿”“又松又軟”“舔著又肥又厚的腳掌!
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冬天的景色,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朗讀,深入體驗。
2、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剛才大家欣賞了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時此刻,作為一名游客,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齊讀)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三、拓展活動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當一次小導游,把感受到的小興安嶺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3、選擇家鄉的一處景色,仔細觀察,再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