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古詩二首(一)
教學目標:1、 帶領學生復習已經學過的一些基礎知識。(主要是文學體式、唐代詩人及其風格)
2、 掌握杜甫的生平及體會情感取向。
3、 學習并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要點,主要是學會從一首詩的動詞及形容詞中把握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創作意圖。
4、 理解“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教學難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
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一、 課前準備音樂誦古詩烘托氣氛(小組同學共同分享)二、 新授 (一) 師過度語:引出古詩1、介紹(絕句)2、介紹詩人杜甫(課件)(二)初讀古詩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2、把古詩讀給同桌同學聽。3、認讀詩中的生字(課件)4、指導斷句(1)第一句師指導標畫斷句(2)生獨立在書上標出斷句(3)根據你所標注的斷句再把詩讀兩遍(三)理解詩意1、讀第一句話,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兩個黃鸝鳴翠柳根據注釋教學生怎樣理解詩意生:邊讀邊思考 把你看到的景象與大家共同分享。(理解詩意)2、同樣方法學習其他幾句。生:邊讀邊思考 小組互相說說你所看到的景色。 每小組由一名代表描繪你所看到的美景(說出古詩大概意思)師過度:(詩文、景、配樂)剛才我們已經理解了這首詩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腦中,是一幅怎樣的畫呢?請同學們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話描繪出來,也可以閉上眼睛想象,擅長畫畫的同學也可以畫畫,還有什么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
3、展示學生作品、小結詩人不是畫家,但勝過畫家,僅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幅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美麗多彩的春景圖。
三、練習朗讀古詩
學生用朗讀的方式來表現這首詩。自由練習朗讀小組選出一名朗讀較好朗讀與大家共同分享。
師:是啊!船從萬里之遙的東吳而來,動亂之后,這條江的交通暢通無阻了,詩人可以乘舟返回故鄉與親人團聚,這又怎能不叫詩人喜上心頭呢?再讀這首詩,把詩人的這種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四、背誦、識字、默寫。
1、指導背誦
師:這么美的詩,不背下來多可惜啊!(學生自由讀,再同桌互背)
(指名背、齊背)
五、識字
師:懂得背誦還不夠,還要把它默寫下來。在默寫之前,我們先來識記詩中的三個生字,同學們先自己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生字的?1、 再次認讀生字并組詞2、書寫生字3、默寫古詩六、總結教師小結: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下面我們從遠處來看這幅景,(出示圖這幅圖畫展示了一派和平安靜的環境。為什么杜甫喜歡這個環境呢?那時,國家剛剛平息了安史之亂,人民要求過和平安寧生活的愿望實現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詠柳》中的生字新詞,會背誦和默寫全詩。2、使學生學生理解《詠柳》這首詩的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