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會認10個生字和1 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刻苦學習的情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教學難點:
引導讀懂重點句,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及在極差的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
1.發動并具體指導學生搜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圖片及資料。可以去學校圖書室查找資料后摘抄下來,可以向家長請教,上網搜索,查到相關資料打印出來。在網上查資料從搜索關鍵詞入手,如“我的弟弟‘小蘿卜頭’”《紅巖》等。
2.課文朗讀錄音。
3.準備幾張自己的照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交流資料。
1.同學們,你們每天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多么幸福啊!可是在六十多年前,有個和你們一般大的孩子,從小被關進了監獄,他和你們一樣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可是卻在牢房里受盡了折磨,在他9歲時就被殘暴的敵人殺害了。他的姐姐為了紀念弟弟寫下了——我的弟弟“小蘿卜頭”。板書后齊讀課題:23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2.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我的弟弟是誰?他為什么叫“小蘿卜頭”?弟弟是個怎樣的孩子?文中寫了他什么事?……)
3.課前你找到了哪些相關的資料?學生介紹。教師適當補充:
“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他是我國最小的烈士。1949年9月6日,和媽媽徐林俠、爸爸宋綺云一起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于戴公祠,當時,“小蘿卜頭”宋振中才9歲。我們這篇課文是“小蘿卜頭”的姐姐宋振蘇寫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錄音。邊聽邊思考大家質疑的問題。
2.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及詞語。不明白的字詞可以查查字典。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互相評價,糾正字音。
4.說說課文寫了小蘿卜頭的哪些事?(生活苦、愛學習、有禮貌。)文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