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從更羸善于觀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啟發。
3、通過理解更羸說的一段話,進行讀懂自然段意思的訓練,并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4、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更羸說的話;繼續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難點
理解更羸觀察、思維的過程及判斷的正確。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拓展習題
一、選詞填空。
悲慘 悲痛
1、周總理去世的時候,全國人民( )。
2、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十分( )。
怎么 這么
1、魏王不相信更羸有( )大的本領。
2、更羸( )會有這樣大的本領呢?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本事( ) 悲慘( ) 勸告( )
發覺( ) 孤單( ) 鮮艷( )
三、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有趣的成語故事,你還知道哪些?選一個講給你的同伴聽。
(一)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請學生回憶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更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讓大雁從天上掉下來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從中找到答案。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二、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㈠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讓學生讀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更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用簡短的話回答。
2.從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個射箭能手呢?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課文。
㈡學習2至7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2至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上述問題。
2.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體會更羸是如何讓大雁從天上掉下來的。
(1)請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課件出示: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
(3)請學生邊讀句子邊做動作。
3.讓學生從第4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樣從天上掉下來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句中兩個“直”的不同含義。
4.讓學生分角色朗讀2至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魏王看到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變化?
5.引導學生討論魏王說的“本事”指什么?
6.談話導入:更羸的本事就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來嗎?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解開這個謎團。
㈢學習第8自然段。
1.默讀第8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題自學。
(1)更羸說了幾句話?
(2)每句話說了什么內容?
(3)用“______”標出更羸看到聽到的,用“……”標出更羸的分析。
(4)每句話之間有什么關系?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
多媒體顯示:
a、出示第1題:“因為大雁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所以 。”指生填寫。(多媒體顯示:飛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