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紅旗》說課稿
《一面五星紅旗》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三年級下冊的一篇新教材。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國留學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動中發生了事故。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下,“我”拒絕了面包店老板用國旗換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尊敬。課文從三個方面敘述事件的經過,第一部分寫“我”在一次漂流活動中失事,處境非常艱難;第二部分寫“我”與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過程,“我”斷然拒絕了他提出的用面包換國旗的要求;第三部分寫“我”的行為感動了面包店老板,“我”也得到了救助。本課的重點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態度的變化,難點是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法,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這一寫法。我適時進行教師示范,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抒發對祖國的熱愛。整節課緊緊抓住以五星紅旗為線索手舉五星紅旗、脖系五星紅旗、拒換五星紅旗、花擁五星紅旗最后體會一位中國留學生愛國情意得到外國友人的尊敬。從而在“讀文”與“悟道”中搭起一座橋。1、以生為本、朗讀感悟:
采用聽讀、范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選擇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勾出作者“愛紅旗”的句子自讀,這樣不但能展示學生的個性,而且能為突破重點而鋪路,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感悟:
在品讀的教學環節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描寫作者動作、神態的詞、句”進行體會,然后重點指導朗讀。如“猶豫”“展開”“凝視”“搖搖頭”“向外走去”等詞語和短語。俗話說,“行動勝過千言萬語”,這些動作實際上更有力地表現了“我”的愛國熱情。又如“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和“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抓住描寫作者動作、神態的句子,通過自讀,特別注意讀好“猶豫”“展開”“凝視”這些重點詞,讀好語氣,讀出感情,再讓學生評議,找出輕讀重讀的字詞,在這里巧妙地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動作示意讀、自由讀、指名讀、集體讀,讓學生評價,老師在評價中稱贊和表揚學生,會給學生帶來了好心情,師生起到互動的作用,也為培養學生的朗讀開了綠燈。這一步教學環節為培養朗讀能力而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接著,培養學生從朗讀到感悟。如:“想一想,這位留學生,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你可能會想些什么呢?”學生思維十分活躍,有的說:“我三天沒有吃飯了,我多想得到面包啊。這老板也太講公平交易了!”有的則認為:“鮮艷的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我不能用國旗換面包!”激發學生對國旗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根據課文有利于培養朗讀的優勢,抓住讀好“愛紅旗”的詞語、句子訓練為突破口,采用了自讀、默讀、理解讀等多種形式品讀和評評議議,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新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句子蘊含的真諦,用內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