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本組課文語言樸實生動,含意深遠。學習本組課文,要以讀為本,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把課文讀通、讀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課文9、寓言10、驚弓之鳥11、畫楊桃12、想別人沒想到的語文園地三教學目的:1、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2、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3、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4、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5、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6、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老師說的話8、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9、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10、以介紹自己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11、能抓住自己的特點,寫寫自己。 教學重點、難點:1、學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2、聯系上文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3、理解老師和父親說的話。4、理解畫師最后所說的那段話5、能抓住自己的特點,寫寫自己。課題:9、寓言二則課時:2課時教學目的: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盤纏、硬要”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教學重點:學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教學難點:學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教學準備:掛圖和學習資料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
一、導入:1、請同學們讀這兩個成語。出示:亡羊補牢 南轅北轍2、誰能說說這兩個成語的意思。3、第一種情況:學生說不清楚那么,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兩個成語故事,了解它所包含的意思。 第二種情況:學生說得清楚 ①提問:你是怎么知道到它的意思的? ②評價:提前學習是個好方法,它可以讓你變得更博學。 ③希望了解這兩則成語故事的同學能成為小老師,幫助大家學會這兩則故事。學生自由讀、教師指讀。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回答。生:聽過這個故事。生:提前看書,學習過。通過要學習的成語,引出學生學習的需求。3分二、初讀1、第一遍閱讀課文。 要求:借助拼音注釋或字典,正確朗讀課文。比比誰最先達到要求。 檢查: (1)寓言二則 盤纏 硬 街坊 (2)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里鉆進來,把那只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 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評價。 2、第二遍閱讀課文。 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兩則寓言故事,比比誰讀得最好。 檢查:每人讀一句,讀得最 好,做到正確流利的學生免做當天的朗讀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