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3、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描寫人物對話、神態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導入課文。
直接出示題目,簡介課文的起因:1916年,劉伯承率領的東護國軍攻占四川豐都城時,他為了救一位戰士,猛撲過去,敵人的一顆飛彈打中了他的太陽穴,又從右眼飛出,劉伯承當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他后來又奇跡般地活了過來,來到外國人的診所醫治。師問:為什么要稱他為“軍神”?他“神”在哪里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解決。
(二)、出示學習目標。
指名讀學習目標,讓學生知道這節課的任務。
(三)、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畫出文后的生字查一查有幾個自然段。
2、再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默讀課文后,說說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4、讀本課的重點詞。
(四).深入讀文,感悟課文內容。
1、畫出文中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說說讀后的感受,為什么使你印象深刻。你能讀出你的這種感受嗎?教師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孩子們讀好課文。
(1)文章1—12自然段,劉伯承將軍的語氣始終是平靜、和緩的,而沃克醫生的語氣則由冷淡轉而堅定。
朗讀時先由教師范讀,然后由學生結組訓練,再指名讀。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14、18自然段注意讀出語氣。文章第23自然段,沃克醫生用敬佩、贊揚的語氣給予了劉伯承將軍高度的評價。可教師范讀與指名讀、齊讀相結合。
2、分組討論:
(1)劃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及情緒變化的句子,說一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劉伯承將軍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是什么?他知道不使用麻醉劑的痛苦嗎?他心里是怎樣想的呢?
(3)在手術過程中,劉伯承將軍的表現如何?想象一下他和沃克醫生的心理活動。
(4)為什么要稱劉伯承將軍為“軍神”?
3、教師充分傾聽學生的意見,隨機板書。
(五)、點撥方法,總結升華。
1、文中主要寫了兩個人物,即劉伯承將軍和沃克醫生,然而作者寫本文的意圖是想贊揚劉伯承將軍的精神,課文通過沃克醫生給劉伯承將軍在做手術前后的神態、語言、情緒變化的描寫,襯托出劉伯承將軍為了革命忍受巨痛的崇高精神。
2、小結:學了本文,劉伯承將軍成了我們心目中一個神話般的傳奇式人物。其實,他并非神,而是一個不平常的人。他有著軍人特有的鎮定和勇敢,有著超乎常人的堅強意志,他是軍人的驕傲,是真正的男子漢!千言萬語也無從表達我們心中的感受,那么,就讓我們齊聲說一聲:“劉伯承將軍,你堪稱軍神!”
附板書設計: 3軍神
求治,鎮定自若
手術前,不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