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蒲公英》(蘇教版第五冊)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蒲公英種子所作的不同選擇的不同結果,告誡人們,在選擇人選生道路的時候,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而應該聽從前輩的指導,腳踏實地地做人,這樣才不至于浪費自己的一生。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小降落傘們隨風飄蕩;第二自然段寫太陽公公對他們的親切囑咐,第三自然段寫種子們的不同選擇,第四自然段寫種子們的不同結局。
二、設計意圖:
蒲公英對于我們這里的孩子并不陌生,然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培養學會更加豐富的想象力,我打算讓蒲公英飄落的情景真實的再現。結合蒲公英隨風飄蕩的情景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由于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他們對于文中所含的寓意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我打算利用多媒體再現一些畫面,讓孩子理解表面上光鮮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
三、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
教學突破: 多讀,讓學生讀中理解,讀出感受,并創設情景讓學生敢想敢說。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
第二課時
一、實物展示,板書課題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神秘的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家還認識它嗎?(出示蒲公英圖片)
2、上節課我們已經對它有了初步的印象,這節課讓我們接著走進它。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放飛種子 自由暢想
1、請大家仔細欣賞一下這個蒲公英,我們稱這花托上毛茸茸的小球為(絨球)。你覺得這是怎樣的絨球?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它。
2、那這可愛的絨球,被風吹過后,會有什么變化呢?(用多媒體展示北風吹過的蒲公英的圖片)
3、出示句子:一陣陣風吹過,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
指生讀句。強調比喻句。(幾十個小降落傘)
4、齊讀句子。
5、師:每年到了秋天,這些蒲公英種子就要離開媽媽的懷抱,跟著風婆婆到外面的世界給自己找新家了。現在就讓我們送這些蒲公英出發吧!
6、針對飄遠的蒲公英談感受。(師:假如你就是一顆飄在空中的蒲公英種子,此刻你有這么感受?)
7、指生帶著感受讀句子。
8、齊讀句子。
9、暢想安家地點,練習說話。
飛過了草地、房屋、湖面的蒲公英種子想把家安在 。
過渡:慈祥的太陽公公看見了害怕蒲公英種子去錯了地方,特地給他們送來了叮囑。
[設計意圖:用真實的蒲公英目的是讓孩子更好的了解蒲公英的飄落的樣子。同時,結合多媒展現飛揚的種子,讓后面的同學也能看到它的樣子,激發想象。]
二、理解太陽公公的話
1、師: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很是高興。這時,太陽公公看見了,它對小降落傘們說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