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麥子 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認識生字,讀通讀順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 揭題讀題:三袋麥子
2、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指導
1、 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看清字形,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嘗試解決。
2、 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詞語
(2)指名分節讀課文,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并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3)齊讀課文
三、理清脈絡: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說每部分講什么?
四、寫字指導
五、作業
1、 抄寫詞語
2、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特別要注意讀出對話的語氣,學會講述故事。
2、 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二、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 小豬、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一袋麥子后是怎樣做的?它們的做法不同在哪里?畫出有關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
2、 討論并理解關鍵詞語:開心 迫不及待 捧起 慢慢吃 全種(板書:吃光了 保存 全種下了地)
3、 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1、 聽錄音,完成練習: 土地爺爺夸誰怎么樣?
2、 討論并理解有關語句:“添了添舌頭”、“節儉”、“滿滿的”等(板書:憨厚 節儉 聰明能干)
3、 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語氣
四、總結課文
1、 討論: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得到的三袋麥子上,誰的做法好?為什么?
2、 小結:課文給我們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節儉,什么叫聰明能干,受到了教育。小猴富有創造性的做法,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我們啟發很大,今后我們要向小猴學習。
3、 練習講故事
五、作業:回家把故事講給家人或其他小朋友聽
板書: 三袋麥子
小豬 —————— 吃光了 —————— 憨厚
小牛 —————— 保存 —————— 節儉
小猴 —————— 全種下了地 ———— 聰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