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2、我的自畫像
教學要求:一、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二、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并配上自己創作的畫像。
三、按習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
教學準備:
好詞語表、個人照片、個人小檔案、自畫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早上老師看到一張特殊的名片,是一個名叫杜小虎的同學的。這名片中有一篇文章,還有一幅畫。想看嗎?
(設計意圖:如此導入新課,學生好奇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奇趣的課堂基調。教學也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讀懂例文。
1、 指導看圖:
(1)出示兩幅插圖:這就是小虎。
這個呢?是小虎對著鏡子給自己畫的像。我們把一個人自己給自己畫的像叫作自畫像。
板書:自畫像
(2)看!畫得像嗎?
哪里畫得特別像?
(根據學生回答,可相機板書:…長相:腦袋、頭發、臉形、眉毛、眼睛…性格…愛好…)
(3)小結:剛才,大家說的不錯。這張畫畫得真的很像,因為他抓住了自己的特點。這是我們今天學到的第一個方法。
板書:一、抓住特點。
(設計意圖:從插圖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習方法,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開始作文課了,大部分學生只以為是一課好玩的美術課呢,學生學習興趣到達一個小高潮。)
2、 學習例文。
看完了小虎畫的畫,再來看看他的文章吧!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杜小虎寫的文章《我的自畫像》。
板書:我的
想想,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自己的?
(根據學生回答,可相機板書:…名字、年齡、性別…基本情況、性格喜好…)
(2)對比一下畫和文章,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學生并不缺少發現的眼睛,缺少的只是發現的意識以及讓他們發現的機會。教師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這種意識,給學生機會。直接問學生有什么發現、有什么疑問,雖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對于沒有發現習慣、提問習慣的學生來說,這又是一種鞭策。)
(根據學生發言,相機講解。)
同學們發現沒有:小虎的這篇文章并沒有把畫上所有的特點都寫出來。比如:對于長相,文章中就沒有寫。這告訴我們:寫文章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寫最有特點的、最主要的方面、寫你認為最需要寫的就行了。當然,你在寫文章時,如果你認為你的長相值得寫,你就可以寫長相。
此外,文章還寫了許多畫上看不到的東西,比如:年齡、身高、體重、性格喜好等方面。這告訴我們,寫文章不僅要寫眼睛看得到的東西,還可以寫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樣別人才能更具體更深入的了解你。
其實,寫這種自我介紹的文章,可寫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么多。想想,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自己?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總結)
板書:…整體形象、高矮、胖瘦…腦袋、頭發、臉形、眉毛、眼睛…
(設計意圖:例文僅僅只是一個例子,而不是模子。它給學生只是起參考作用,要啟發學生大膽的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
(3)既然小虎的文章寫得這么好。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篇文章吧。
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讀一下文章,其他同學邊聽邊感受文章描寫的真實、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