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查“無字詞典”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課文通過爸爸和聰聰暑假旅游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說明了學習語文不僅要從詞典中、語文課文中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習。
這篇課文采用先敘述具體事實,后引出結論,揭示題旨的方法,思路清晰,層次清楚。我們在進行低年級字詞教學時,十分注重通過和生活的聯系,通過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或表象積累來豐富字詞的意義表象。但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較為“被動”的理解字詞的方法。而這篇文章就是通過作者精心創設的故事情景,讓學生在接觸一個生活氣息濃郁的故事的同時,慢慢地掌握理解字詞的一個重要方法——聯系生活體驗,并學會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慢慢地感受到將語文學習、語文課堂與生活大舞臺相聯系是學好語文、理解字詞的最好辦法,同時也為學生能夠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奠定“意義”基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查、詞、典、聰、突、烈、濤、岸、巖、音”10個生字,并能書寫正確,美觀。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詞語“驕陽似火、驚濤拍岸、一蹦一跳、曬蔫、意味深長、山崩地裂”,并能用“不僅……還……”造句。
4、繼續鞏固觀察畫面的方法,并能將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用較為準確的語言描述出來。
5、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學語文不僅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詞典)問:你用過詞典嗎?詞典有什么作用?
2、(板書:無字)“無字詞典”是什么呢?爸爸是怎樣引導聰聰運用“無字詞典”來理解詞語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認真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
1、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你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作上記號。
2、檢查自讀效果(隨文學字)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誰?(爸爸和聰聰,出示“聰聰“,指名讀)
(2)作者描寫聰聰很細致,特別是動詞運用,你能找出來嗎?(相機出示:一蹦一跳,指名讀,讓學生理解。)
(3)誰能模仿這一段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爸爸是怎樣的?(爸爸脖子掛著照相機,手上拎著旅行包,大步大步地向前走著。)
(4)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季節?(夏天)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是夏天?(相機出示:暑假,驕陽似火,烈日當空,蔫了。注意“假”“似”“當”是多音字;選擇其中的詞語說話。)
(5)不知不覺他們就來到了海邊,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相機出示:波濤,巖石,山崩地裂的聲音,驚濤拍岸)自己試著說說對“驚濤拍岸”的理解。
(6)齊讀所有詞語。
三、理清文章脈絡
1、這篇課文爸爸指導聰聰理解了兩個詞語,哪兩個?(驕陽似火,驚濤拍岸)
2、課文哪幾小節理解了“驕陽似火”?(1-5)哪幾小節理解了“驚濤拍岸”?(6-8)
3、分角色朗讀這兩部分,相機問: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這部分的內容?(爸爸指導聰聰理解……)
4、第9小節就是一部分,請你再認真讀一讀,這小節寫了什么?(爸爸告訴聰聰要學會運用身邊的“無字詞典”。)
5、讀了這個故事后你覺得什么是“無字詞典”?(學會觀察,學會從身邊的事物,生活中的現象來理解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