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
1. 根據語文學科特征,緊抓文本語言,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習得法,激活思,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學習課。
2. 根據“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一單元訓練重點,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導,學習他與人溝通的巧妙方法。
3. 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創設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使他們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了解蜻蜓,激發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幫助學生正確書寫11個生字,會認6個只識不寫的字,理解幾個相關詞語。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體會教育家陶行知對下一輩的關懷和高超的育人方法。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練習讀好人物間的對話,品味重點詞句,體會陶行知對孩子們的尊重、關愛。
2.了解蜻蜓,懂得它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細節描寫,體會陶行知對孩子們的關心愛護和與人溝通的巧妙方法。
課前準備:1、生字詞卡片;2、課件;
3、收集蜻蜓和陶行知先生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題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可愛的小動物,瞧它們來了(多媒體展示蜻蜓各種狀態下的圖片)! (二)揭示課題,學生字 1.學習“蜻蜓”兩個生字。 (1)師生寫課題,教師強調“蜓”的結構,兩個部分要緊湊,第八筆捺要長一些。 (2)讀生字,強調讀準后鼻音。 (3)從“蜻蜓”兩字的字形,你知道什么?(形聲字,蜻蜓是一種昆蟲(益蟲)等。 2.讀課題,理解“放飛”。
二、讀課文,學生字 (一)了解陶行知 通過課前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誰的事? (1)通過搜集資料,說說你印象中的陶行知。 (2)讀課文中的“學習鏈接”。(陶行知一生做的最大的事:投身人民教育事業)
(二)初讀課文 過渡:那么寫了陶行知的哪些事呢?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出示要求: (1)一讀,標自然段序號,讀準字音; (2)二讀,聯系上下文或者查
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三讀;把每個詞語句子讀正確、讀流利,然后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2、同桌互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字音:帶拼音讀、去拼音讀。 2.引導學生用形聲字特點來識記字形。 3.多形式讀詞語,注意糾正翹舌音。 (四)讀通課文 1.分段朗讀。 (1)指名讀、齊讀。 (2)生評議:是否讀正確,讀通順。 2.運用詞語復述課文。 3.按事情發展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