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3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教案
生:節(jié)日的夢想劇場里,蕩漾著老師和孩子們美妙的歌聲。
師:用得多好!此時此刻,我們仿佛又聽到了這動聽的旋律。
生:春天到了,暖風熏得游人醉,公園里到處都蕩漾著人們的歡聲笑語。
師:孩子們,說得真好,老師被你們說得心都“蕩漾”起來啦!
如果細細剖析這一教學片斷,我們會看到,這個教學細節(jié)中,蘊含著“蕩漾”教學的“五步曲”:
首先,理解詞語的本義,即水波一起一伏的樣子;
其次,引導感知引申義,形容聲音的回蕩;
接著,指導學生在運用中體會辨析,意會“一般形容優(yōu)美聲音回蕩”;
然后,讓學生實現(xiàn)正確運用詞語;
最后老師運用評價語言巧妙地通過通感提升“蕩漾”的運用層次,引領學生一個更高的境界,悟性高的孩子自然能夠意會,對于一般的學生則只是一種暗示、一種趨勢而已,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也無妨。
課前分析:
寫好讀讀背背成語的教學設計: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題目的要求。
2、自由讀,要求能邊讀邊聯(lián)系課文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3、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體會每排的兩條成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4、小組學習:理解、交流自己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5、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1)在反復誦讀中感悟到:這些詞語表現(xiàn)少年王勃才氣橫溢、風華正茂、出類拔萃。當滕王閣整修一新時,王勃應邀參加都督在滕王閣舉行的宴會,在都督要求客人寫一篇慶賀文章卻無人敢答應的情況下,王勃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邊看邊想,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力透紙背,一氣呵成地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文《滕王閣序》。真可謂后生可畏!
(2)在學習中不能孤立地解釋每個詞語的意思,而要整體地誦讀理解,并結(jié)合課文《少年王勃》一文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
出類拔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很杰出,超出同類之上。
力透紙背:形容書法遒勁有力。
6、練習讀背:自由讀背,同座位互相練背。
7、反饋:指名試背、齊背。
8、說說你曾經(jīng)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成語。
課前思考:
口語交際:學會商量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可能會碰到做事拿不定主意,可能會碰到做事時與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那么怎樣才能拿定主意,怎樣才能與別人形成比較一致的意見呢?我想,最好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去跟別人商量。會不會商量可是一種本領教學中可以這樣做:1、自讀本次口語交際要求。2、引導學生看圖,弄清圖意。3、讓學生說說每幅圖的意思。4、引導學生想象一下每幅圖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課后反思:
今天的上課的內(nèi)容學生很感興趣,一聽是歌詞,大家頓時來了勁,詢問大家會不會唱,有幾只小手舉了起來,我想順理成章,可以讓大家邊學邊唱,令我哭笑不得的是,站起來唱的同學都把這首歌曲混到其他的歌曲中去了,一聽,倒也順口,真是群可愛的孩子。沒辦法,我只能硬著頭皮哼唱了兩句,孩子們一聽,老師唱歌了,個個豎起耳朵,專注地聽起來了。在教學這段歌詞的理解,我首先從整體入手,理解故鄉(xiāng)的美麗和孩子們(我們)在家鄉(xiāng)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以及戰(zhàn)士們對家長的熱愛。通過對比,再理解解放軍戰(zhàn)士為了保衛(wèi)美麗的故鄉(xiāng)而甘愿守衛(wèi)在風雪邊疆這種無私的情懷,特別是歌詞的最后一句,讓學生體會到解放軍戰(zhàn)士守衛(wèi)邊疆的決心異常堅定,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對解放軍戰(zhàn)士的崇敬和熱愛之情。當學生理解了歌詞的意境,對詞語自然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