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體會廬山云霧的姿態美。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通過反復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廬山云霧的姿態美,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廬山的云霧》,美麗神奇的廬山云霧是多么令人心醉,現在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上節課學過的生字。
生:學生齊讀。(出示生字詞卡片)
二、 談話導入
老師發現我們班里,有好幾個遠道而來的同學,你們能跟我們大家說說,你們家鄉有哪些美麗的景點嗎?
生:說說自己家鄉美麗的風景。
師:在你們的介紹中老師仿佛也游歷了這些美麗的風景,那么這一節課老師也要帶大家一起去旅行,不是一般的旅行,是在語言文字中旅行。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廬山的云霧》,那么誰知道這一課講的是什么內容?
生:這篇課文寫的是廬山的優美景色。
師:對啦!那就讓咱們一起走進廬山來欣賞云霧。請大家閉上眼睛,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往秀麗的廬山。——此時,漫步于山道上,你眼前漂浮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身邊流淌的是云霧,伸手摸摸,在你身邊摸到是什么?
生:云霧。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在哪兒呀?
生:廬山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請大家睜開明亮的大眼睛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在廬山都看到了什么?
師:同學們你在廬山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廬山的云霧有很多不同的姿態。
生:我看到廬山的云霧有的像帽子,有的像玉帶,有的像大海,有的像天幕
師:好,明白了你們看到了不同姿態的云霧。會讀書的孩子,他能文字變成腦海中的畫面,再來讀讀這一段,這一次要邊讀邊想象,看看你的腦海中能出幾幅畫。明白了嗎?
生:自己讀課文。
師:你們眼前出現畫了沒?腦海中出現畫面了嗎?幾幅畫?什么樣的?
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師:第一幅畫,畫的是什么?是什么姿態的云霧?
生:白色絨帽的云霧。
師:第二幅畫,畫的是什么樣的云霧?
生:玉帶般的云霧。
師:第三幅畫,畫的是什么樣的云霧?
生:是像茫茫的大海。
師:第四幅畫,畫的是什么樣的云霧?
生:是像巨大的天幕。
師:這么美好的畫面,咱們一起合作把它們畫下來好嗎?要畫云先得畫什么?有了山的襯托云霧才顯得更加的潔白。(師在黑板上畫出大山,選四位同學上臺畫)
師:其他同學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請你們對照課文的內容,看看他們畫的怎么樣, 待會老師要請大家來評畫。瞧,四幅美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
師:先來看看第一幅畫跟書上的文字對照一下,你發現的什么?看看他畫的位置對不對?
生:說說自己的看法。
師:哦!我明白那個云是漂浮不定的樣子。再看看位置對不對?書上有一個詞寫了云霧的樣子。(“籠罩”)
生:說說對籠罩的理解。
師:就是一圈圈地圍住,看看第二幅圖,你知道這個同學他讀懂那些詞語?
生:說說自己的理解與評價。(讀懂了云像一條條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