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能參照課文中的圖畫,運用課后練習4提供的詞語寫話。
4、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民的偉大創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在朗讀、背誦訓練中,抓住關鍵詞語了解景物特征,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能參照課文中的圖畫,根據提供的詞語進行寫話練習。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完成練習4。
二、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片,生字卡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同學們,通過二年級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古代三個偉大的工程:故宮、長城、大運河。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二課就是《長城和運河》,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城或運河的情況呢?
二、初讀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創: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內容?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
讓我們一起跟著文中的“我”先去看看長城吧。ǔ鍪緢D片)
誰來結合課文講講你對長城的印象。
“蜿蜒”和“曲折”有什么區別?
2、指導學生讀“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眼前。”
(注意要突出景象的奇異)
3、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里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你覺得長城怎樣?(奇異、了不起、罕見……)
5、引讀“東起山海關……不朽的詩篇。”
“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為什么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指名讀最后兩行,這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導朗讀。(一開始是驚喜,接著是贊美,最后是敬佩和自豪)
(1)、自由讀。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評議。
(3)、齊讀。
四、作業設計: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二、教具準備: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2、誰來說說這又是一番怎樣的奇異景象?
3、觀察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音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 )比成( ),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 )之處,你能說說嗎?
4、引讀“北起首都北京……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這些“奇跡”是誰創造的呢?
5、指導朗讀。
誰來說說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區別?
同座位互讀,互相糾正。
指名讀,評議。
(三、)總結課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搭奇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