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上飛機 教案
南京市高淳縣固城中心小學 楊建康
課文簡介:(國標版三年級下冊)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話,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紹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向學生展現了科技新成果。課文故事性強,情節饒有興趣,語言生動活潑,沒有高深的道理,沒有艱澀的術語,讀來情趣盎然,引人入勝,是加強語言訓練,激發科學興趣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趣。
第一課時
設計理念:
一篇課文兩課時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操作流程(第一課時)
1.創設情境,建構閱讀話題(此板塊可根據教材靈活運用);
2.放手試讀,整體感知(中高年段則要求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反復多次的朗讀練習,確保人人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中高年級逐步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變為自學的要求,逐漸增加默讀和略讀比重,逐漸提高把握課文層次與要點的要求);
4.強化對生字(詞)的認知(進入中高年段后,這一要求可通過自學解決,課堂上主要是通過教學反饋,對自學情況進行督查);
5.課堂練習(在低年級以有指導地練寫生字和寫話為主,中高年級則以構句和構段練習為主,適當開展搜集或閱讀與課文相關資料的活動)。
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課文生字,讀通讀順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寫作思路。我的設計原則就是重基礎,講效率,過程直接有效。
預設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訓練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二類字,認識一個多音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重點:
讀通讀順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課前準備:
制作ppt課件
要求預習課文:學生嘗試讀通課文,并自學課文生字詞,適當寫一寫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板書課題:15.水上飛機
指名讀-好的,字音讀準了,這種飛機和其他飛機一樣嗎?誰愿意再讀-齊讀
2.讀書真有意思,重音的變化、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都能表達不同的感情!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你們做了嗎?那老師現在就來檢查你們的預習情況,有沒有信心呢?
&出示:遇難 濺起了――指名讀――難的另一個讀音是什么?――組詞,齊讀
(把生字詞分類“送”給孩子們,每一組給孩子們有不同的要求,每一組有老師的有意安排,這樣的“送”一方面給孩子們有效接受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孩子們學習生字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出示: 救護機 救援 森林 談得高興 究竟 茫茫 輸送 遙遠 漸漸 汲水 兄弟
這些詞語朋友你會讀嗎?指名讀――能把你了解的詞語朋友介紹給大家嗎?――齊讀
&出示:海鷗 貨輪 喂 迅速 佩服
你了解這些詞語朋友嗎?不妨也向大家來作個介紹!――齊讀――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把這些詞語放在一起嗎?那是因為老師要提醒你們這些生字的書寫,你注意到了嗎?學生介紹――臨寫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