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閱讀課文,體會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白為什么狼少了,鹿卻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
教學難點:由狼和鹿之間的聯系知道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及環保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預習課文
一、讀課文
二、查字典、詞典,處理生字詞
1、指導朗讀
捕殺 蔥綠 特意 消退 提防 傳染 居然 血泊
嬉戲 貪婪 狩獵 兇殘 哀嚎 繁殖 饑荒 蔓延
妖魔 游蕩 糟蹋 威脅 功臣 禍首 青煙裊裊 災難降臨
2、指導多音字
提防
血泊
注意“捕殺”和“居然”的讀音。
3、給詞語分類
三、再讀課文,弄清課文大意
四、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寫會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文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狼和鹿》。
2、出示狼和鹿的圖片。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說說你讀過的童話故事中狼和鹿的形象。
(狼:貪婪、兇殘、自私、冷酷、殘忍、狡猾、*詐、殘暴)
(鹿:活潑、美麗、溫順、善良、優雅、可愛、漂亮、乖巧)
3、小結:看來,人們總是喜愛鹿,對狼卻非常痛恨。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們也和你們一樣的看法,可是經過了一場滅頂之災以后,他們對狼和鹿的認識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凱巴伯森林中究竟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情?人們最后又是怎樣評價狼和鹿的?
2、指名概括課文內容
和諧相處
狼遭捕殺
鹿遇災難
誰是禍首
最后,狼成了“功臣”,而鹿卻成了“禍首”。
3、理解“功臣”和“禍首”
功臣:舊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現指對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禍首:引起禍患的主要人物。
三、探究原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查個究竟吧!
(一)探究狼的變化
1、凱巴伯森林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先遭到不幸的是什么?
狼
2、是啊,當時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們一樣恨透了狼。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恨透了狼?
狩獵隊 捕殺 槍聲打破了森林的寧靜
描寫狼的詞句:哀嚎 倒在血泊中 25年,六千多只
3、感情朗讀(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說說你的感想
讀了這段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齊讀課文,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二)探究鹿和森林的變化
1、探究鹿的變化: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的鹿生活得怎樣?
(1)讀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鹿的詞語。
狀態:活潑 美麗 嬉戲 提防
數量:四千只
(2)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那時的鹿怎樣?
快樂中存在著危險,嬉戲時也要時刻提防(警惕、防備)。
(3)時刻提防,說明了那時的鹿怎樣?
聰明,健康,機警,反應敏捷。
(4)后來鹿群又發生什么變化?
①課文哪一自然段描寫了鹿的變化?
②同桌討論,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
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