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學設計2
一、談話導入1、板書:狼談談你對它的印象。兇殘的狼恨之入骨
板書:鹿 贊美之詞不絕于耳
2、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
3、小結過渡:對于同一種動物,可能有的喜愛有的討厭,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是鹿還是狼,雖然它們各有自己的品性,但它們都是生命,所以都應該得到尊重。
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狼和鹿的身上。先讓我們一起走進狼和鹿曾經生活過的凱巴伯森林。
二、研讀課文(感受森林變化)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寫森林的句子用直線畫下來,再讀一讀。
2、指名讀:“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師:“生機勃勃”什么意思?由“生機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師:讀書就要這樣,邊讀便想,把一個個詞語讀成一幅幅畫面一個個情景,感受才會更加真切!
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指名試讀,評價,齊讀。
3、這是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經過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再次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讀著這句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三、深入探究(感受狼與鹿的變化)
(一)狼的變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讀讀課文,找到原因。
點撥:原來,狼被大量捕殺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為什么要捕殺狼呢?誰能用書中的話回答?指名說。
點撥:當地居民是怎樣捕殺狼的?放聲讀讀第二小節,看看從這段文字里,你能讀懂什么?交流:捕殺數量之多情景殘忍。心情如何?重點指導朗讀。
3、鹿沒有了狼和其他天敵的威脅,凱巴伯森林一時間成了鹿的——自由王國。凱巴伯森林真的永遠成了人們心中鹿的自由王國了嗎?
(二)鹿的變化
1、鹿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讀第三節,思考:鹿在數量上有哪些變化?
(板書:四千 十萬 八千)
2、為什么在數量上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再放聲讀一讀想一想。
3、指名交流,齊讀感受鹿的變化。
四、對照感悟
1、課文讀到這里,想想狼被捕殺前后,凱巴伯森林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
師:狼一只跟著一只倒在血泊中,美麗的森林隨之被破壞,活潑可愛的鹿也陸續死去,留下一片蒼涼和慘淡。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劇!
2、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由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
點撥:可惡的狼怎么會成了“功臣”?可愛的鹿怎么倒成了“禍首”了呢?
點撥:理解引號的作用——說明狼功臣行為和鹿的禍首行為都不是人們事先的愿望,而是做夢也沒想到。
點撥: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彼此關系緊密。就像狼、鹿和凱巴伯森林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樣,它們之間構成了一條條互相依存的鏈條,人們把它叫做生物鏈。生物鏈一旦被破壞,后果就不堪設想,終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3、昔日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凱巴伯大森林鬧的如此悲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呢? 是狼?是鹿?不,是人類!
4、老師從網上的資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殺狼這一政策是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制定的。羅斯福當初做出決定,本意是想保護鹿,但事與愿違,結果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