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月潭的傳說(第二課時)
師:請再看這句話。(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惡龍。”)你分別讀這兩句話,體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個“挺身而出”。
師:多了個“挺身而出”讓你感覺怎樣?
生:多了“挺身而出”顯得大尖哥和水社姐很有決心,不怕困難,十分堅強,十分勇敢。
是的,你說得真好,請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吧!(生讀)
愿意讀的,請站起來!(部分生讀,再齊讀。)
師夸獎讀得好。
(4)故事最緊張的時刻就在下面一自然段,哪組小朋友來說說?
生:最緊張的要數大尖哥和水社姐千辛萬苦拿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后與惡龍激戰三天三夜,求出了太陽和月亮了。
師:好,就請你們小組一起來讀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內容 )
其他同學想不想讀這最激動人心的部分?(想!)
好,一起來!(齊讀)
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想說些什么嗎?你覺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怎么樣?(他們很不容易)
你從哪兒得出這個結論的啊?
生:“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
師:老師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當解說者,來敘述一下大尖哥和水社姐拿來金斧頭和金剪刀的不容易。
生讀
師:聽著你的朗讀,感覺他們可真不容易啊,真勇敢。誰也想讀的?(指名讀)
真難為他們了,我們一起來!(齊讀)
這兒還有句話呢,你讀讀比較看看,兩句有何不同?哪句好?(出示:他們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多了“翻山越嶺……萬苦。”)
哪句好?(第一句好)
為什么?(寫出了要拿到金斧頭和金剪刀的艱難,第2句就很淡了,看不出艱難)
是啊,多了這些(加點:翻山越嶺 披荊斬棘 吃盡了千辛萬苦 才)就把金斧頭和金剪刀的艱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老師也想讀,可以嗎?(可以)
師:范讀。
大家一起來試試!(生讀)
所以,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注意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使句子的意思表達更加清楚。
除了這一句外,你還在哪兒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從“回到潭邊……三天三夜”感覺出他們的勇敢和做這件事很危險。
師:是的,你很會讀書!就請你來讀這句話。(生讀)
他們可真是奮不顧身,舍生忘死啊。“回到潭邊”起!
(5)大尖哥和水社姐如此英勇,終于砍死了惡龍,救出了太陽和月亮,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這時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真累了,而且也非常的餓,便用龍肉……(引讀)
這就是故事的結果,哪個小組把你們概括的說一下?(指名說)
(6)從此大尖哥和水社姐就永遠守衛在潭的兩邊了。(板書:救出)
他們拯救日月,為民除害,人們沒有忘記他們,而且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看,“人們為了”起!(引讀)
現在你知道這兩座山和這個潭的名字的由來了嗎?(知道了)
你來說!(是用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名字取的,日月潭是因為太陽和月亮在這被救起的)
三、總結
嗯,看來,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多么英勇頑強,多么令人欽佩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多么動人的傳說啊!讓我們再次讀讀這個傳說。
生:齊讀全文,復述課文。
四、板書: 21、日月潭的傳說
大尖哥 拯救 水社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