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傳說第二課時
教材簡析:這是一篇關于中國臺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民間傳說,講述的是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經艱險,降伏了惡龍,最后又化作青山守衛在日月潭的故事。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感受大尖哥水社姐不怕犧牲,為民造福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能抓住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體會他們舍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
4、指導默讀的方法,能夠復述這篇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復述這個故事。
2、能抓住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體會他們舍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
教法、學法:
1、重朗讀重感悟,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情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情境教學,利用文中空白處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的,感受人物內心,豐富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讀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3課,引讀課題:日月潭的傳說。下面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
2、復習詞語
教師出示兩組詞語:手拿砍刀、高舉火把、翻山越嶺、披荊斬棘
挺身而出、回到潭邊、激戰惡龍、為民造福
1)、出示第一組,指名2個學生讀(指名讀讀)
2)、出示第二組,指名2個學生讀(指名讀讀)
教師評價以你讀正確了,你讀得真響亮,你讀得真有韻味。
3、提問:有沒有發現這些詞語的共同點,這兩組詞語都是寫誰的?(大尖哥和水社姐)
過渡語: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大尖和水社姐,去感受那動人的傳說吧!
二、突出重點,感受形象
(一)、教學第二段
1、師描述情景:在很久很久以前,兩條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天地間漆黑一團。 (聲情并貌的)
2、當時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指名說)
3、他們會做些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
(二)、教學第三段
1、誰知道什么是默讀。(指名說,教師點撥:默讀就是讀書不出聲音,邊讀邊想,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并且可以在書上圈圈畫畫。)
2、默讀第三段
邊讀邊思考:當時村民們想了什么辦法?可以用直線畫出來。
3、根據課文交流
1)、村民們想出了什么辦法?
a、指名學生說說
b、根據學生交流出示:有人說:“惡龍躲在……有人說:“……
c、他們想到了這兩個辦法(出示問句)可是水性特別好的人好找嗎?阿里山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容易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