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如果在教學中讓學生只是通過課本上的點滴動植物,而想形成廣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難度的,因此必須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研究”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廣博的海底世界。為此,我從開展一次語文實踐活動的整體著眼,在第一課時中,讓學生對海底世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能對課文中描寫的海底景色作簡單的介紹。所以,第一課時主要擔負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任務。在接下來的第二課時以及課外,我還要組織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廣泛收集關于海洋探秘的資料,進而進行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1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海參”的“參”),學會其中的17個。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寫得好的句子。
3.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激發熱愛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4.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方式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自學生字詞,讀課文,標注出疑難問題。通過讀書、上網、到海洋館參觀等,了解有關海洋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鏡,啟發談話
師:一說到海,我們就會很自然的想到那無邊無際、波瀾壯闊的蔚藍色海面,可是海底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第9課《海底世界》(出示課題)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受情境,初學課文
1、我們就帶上“海底探測儀”去找一找答案,請跟我來,(展示海底美麗的畫面)
2、海底真美!同學們看,有高聳的山崖,底陷的峽谷,最美麗的就是這五光十色的魚,那么課文又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的呢?請同學們按照要求輕聲的朗讀課文。
3、出示自學要求:你覺得大海深處是怎樣的?
4、生自瀆課文。
5、看了課文,你覺得大海深處是怎樣的?
6、課文哪個自然段概括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7、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課文是通過哪幾個自然段來具體寫這兩方面內容的?
8、哪幾段具體寫海底景色奇異?哪幾段具體寫物產豐富?
三、體驗情景,學習2、3自然段
1、海面和海底相比有什么特點?讓我們穿上“潛水衣”親自去走一趟,呆會兒,把你看到的景色告訴大家,小潛水員們,準備好了嗎?
2、課件顯示:海面上波浪及海水拍打巖石的聲音,鏡頭慢慢移下,到兩三百米處還有小小的波浪,到500米以下時,是風平浪靜,由亮到全黑的畫面。
3、同學們,剛才看了畫面,誰來說說,海面和海底有什么特點?
4、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風平浪靜,海面和海底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差呢?我們先看看這兩句話(出示錄音)“依然”哪個詞與它的意思相近?你能不能用“因為……所以……”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5、在這寧靜的深海是不是沒有一點聲音呢?到過海邊的同學請舉手,請你說說,你在海邊有沒有聽到海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