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在不同的語境中識字,誦讀古詩。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能夠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了解詩句所蘊含的情感。
課前難點:運用工具書獨立完成預習。
課前準備:對聯積累,能夠誦讀對聯。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嗎?
3.回憶春節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 屠 童 換 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張老師第一次 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罚暇W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罚 皶訒尤铡保撼鍪緢D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精讀古詩、領悟詩情、想象意境。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指導書寫:
新:注意左半部的下半部是“小”上有一橫。
換:注意右半部的下半部不是“央”。
六、趣味作業,拓展延伸。
采訪爺爺奶奶等長輩,了解他們小的時候是怎樣過年的,與自己相比有哪些不同,寫成采訪日記。
七、板書設計:
元日
。ㄋ危┩醢彩
送舊迎新 爆竹聲中一歲除, 元旦:公歷一月一日